方力钧在20世纪60年代后塑造的光头形象,早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经典符号,即使是不知道他名字的普通人,也大概率看过他的“光头画”。在Tik Tok,名叫丹尼尔的艺术家方力钧,他的单幅作品卖出了5948万港元,发布了217个视频,喜欢了850多个视频,关注了2090个Tik Tok网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件事:让艺术接近大众。
日前,方力军受邀在Tik Tok担任艺术顾问,号召艺术爱好者发布视频参与# Tik Tok Tik Tok艺术推广官评选。未来的艺术家应该来自他长长的关注名单。
光头“野狗”
方力钧被视为少年时的名气。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很快就以其光头青年形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993年,他的《秃头画》登上纽约《时代周刊》封面,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自此,“风格光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经典符号,也受到了艺术市场的追捧。2010年,他的个人艺术生活感悟书《像野狗一样生存》出版,让洛阳一时贵了起来,成为三联书店社会人文类销量第一名。
但是方力军自己却不认为其他人都了解自己。他在Tik Tok的账户上郑重地做了三次自我介绍。
写中国书法?玩泥巴?玩锯刀?疯狂?喝醉了?波比。野狗?画家?市场宠儿?艺术领袖?
他以提问的形式一个个抛出关于自己的关键词,用短视频一一解答:
绘画、陶瓷创作、版画;策划、安排和参加展览;玩,喝,看小动物.
他给自己、朋友和孩子拍照;他拍摄了自己制作陶瓷和版画的过程。他还将饶有兴趣地分享他改进创作工具和材料的过程。
作为宋庄美术馆的馆长,策展人、安排和参与展览也是他非常重要的工作。宋庄美术馆,其他美术馆,自己的,别人的,他的Tik Tok基本都是一个展览索引库。
作为一名艺术家,方力钧会大方地分享一些属于艺术家的“奇怪”日常生活:他不厌其烦地观察和拍摄地面上、草丛里、森林里的各种昆虫、青蛙、鸟类等小动物,还以系列的形式记录了蚂蚁搬东西的全过程,说是“看一点知识”。
思考生命
毫不在意地用“野狗”“泼皮”“疯子”这样的字眼问候自己,Tik Tok网友直接打电话,方力军浩浩荡荡。
很多网友都觉得不可思议,能这么直接的看大咖艺人中大咖的创作。
日常工作繁忙,但面对Tik Tok网友的提问,方力钧有空会及时回复。展览在哪里,你在做什么,用什么材料,想表达什么……很多被他退回的网友都会兴奋地分享,邀请朋友一起关注他。
他最近在宋庄美术馆做了一个陶瓷作品展览。这是他运用油画、水墨画等绘画媒介创作光头形象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后的又一次尝试和突破。
与追求完美无瑕的传统陶瓷艺术不同,他用薄而易碎的小瓷盒反复堆叠,呈现出摇摇欲坠、变形或坍塌的景象。
其实稍微细心一点的网友,通过梳理方力钧在Tik Tok的作品视频,就能看到“艺术家独有的线索”。
无论是早期的光头,还是未来具有生命意蕴的昆虫、陶瓷,其实都是在勾勒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语境下的生命状态。这些流行的形象传达了他对生活和当下的思考。
方力钧的形象世界奇特怪诞。这是不人道的,像鸟,像鱼,像鱼。有成群结队的光头男孩,有纷飞的气氛和云朵,也有长出翅膀陶醉飞翔的孩子。这种不切实际的空间,超自然的想象,承载着某种精神理想,包含着各种自由和梦想。正如他所说,“真正的艺术是拓宽世界与生活的边界,独立思考,进行前卫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