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尚未纳入专业学科的新兴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只是通过培训或自学进入运营圈,大多没有建立起知识体系,对“什么是运营”没有清晰的认识。
想知道“运营”是什么的人只有两种,即刚入行的新人和处于迷茫期的运营。
新人想知道“什么是运营”的定义,常见的运营岗位有哪些。
从业者可能对操作知之甚少,想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操作。
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和大家谈谈“什么是运营,运营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运营,有哪些类型的运营?
作为一个正计划从事运营但尚未入行的新人,他通常是从书本或培训机构了解运营的意义。我们先来看看书中对操作的定义。
肖恩老师在 《运营笔记》 说,:,一切推广产品、促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
韩旭老师在《超级运营术》中说,:运营就是为产品传递价值,创造生态,创造玩法。
黄灿老师说:在《运营之光》。
运营是围绕具体的用户使用场景或转型场景,构建“用户、产品、运营”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与用户沟通互动,控制用户的预期、构成甚至体验,从而实现“用户得到用户付费”和“更好地维护现有用户”的工作。
新阶段的学生看到这些概念,可能会有“操作优秀,操作好”的感觉,对从事这样的“高级”工作充满期待和自豪。
但实际上,现实工作中的“运营”是广泛而复杂的,从写文案、发文章、做活动、和用户聊天、做广告、做推广,各种与带动用户增长相关的杂事都可以抛到“运营工作”的范围内,以至于。
行业里大家都在说,运营就是个打杂的.
那么手术有多复杂呢?
#常见的运营工作。
1.:.产品运营部
根据公司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内容构建、规则制定、用户维护、活动策划、产品迭代、功能需求集成等。从而提高产品流量、用户留存和转化。(
一个早中期的互联网公司,不需要把运营分成那么复杂的,也就是需要一个至少什么都能订,什么都能做,能支持自己产品的人,这样他就变成了一个产品运营。)
2.用户操作:对用户进行分层,并创建新的用户(找到用户)并将他们分散到特定用户(
借助用户的力量扩大用户)、留住(通过运营手段减少损失)、变得活跃(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度)、转化为有偿工作。
3.活动在:.开展
有计划地根据产品或业务线的目标开展活动策划、推广沟通、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活动,根据用户活动、平台相关数据、策划活动规模、难度等进行差异化的项目进度管理和实施,增加用户积极性和参与度。
4.内容运营:围绕内容生产和消费构建良性循环,不断完善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内容传播等与内容相关的各项数据。
5.网站运营:通过sem、seo等网站引流的方式增加平台或产品的曝光度,鼓励用户认可、关注或参与,从而提升平台流量和用户注册。
6.:.社区行动
围绕用户更好地使用产品的目标,规划引流、转化、实现等一系列行为,深入发掘用户需求,根据目标制定社区运营策略,定期规划活动,激发用户参与,最终实现转化和实现。
7.新媒体运营:.
通过微信官方账号、头条号、搜狐、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产品宣传、推广和产品营销等一系列运营手段,包括内容创作、发布制造话题、策划活动等手段。
8.科尔经营着:.
负责平台KOL签约、合作、社区运营及内容规划方向制定和内容管控;根据KOL自身特点,引导人员的塑造,挖掘和培养KOL,提高KOL的合作性和梳理或KOL的稳定性,定期与KOL合作策划线上线下活动,扩大KOL的影响力。
9.:.短视频行动
了解各大短视频平台的运营模式,针对短视频平台的特点,策划视频选题、剧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一系列创意内容制作,以此来控制短视频内容的方向和质量;跟踪每个平台的热门视频,每天捕捉它们的亮点。
,总结技巧;主动挖掘用户兴趣点和粉丝增长推广渠道。10、 数据运营:
根据平台或渠道的现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把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信息提炼出来,作为商品或未来战略发展的依据,以合规化的形式发布出去,供数据消费者使用。
还有太多运营细分岗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 为什么运营岗位这么多?
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其概念的广义化:“ 一切 能够进行产品推广、促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
因为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感知有延迟效应,所以仍然将新媒体运营、网站运营、活动运营等岗位划分在市场部,而非运营部门。
但是互联网公司一般会将驱动用户增长的工作岗位,都放在运营部,如市场部的网络推广、品牌推广放在运营部,简称网站运营、品牌运营,甚至有不少公司还会把市场部的BD商务放在运营部门,简称商务运营。
也就是说不少运营岗位是市场+营销+运营从业人员组合而成,再加上规模较大的公司,工作量多,一个岗位忙不过来,会将运营继续细分,如新媒体运营岗位可拆成内容运营、数据运营、活动运营等岗位。但在中小企业,新媒体岗位是需要懂内容、懂数据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运营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除了大公司专人专岗例外。
所以不用太在意运营岗位的概念,你只需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是使公司产生用户增长。
如公司规模小,只打算招一个运营,那老板基本是期望你一人能把常见的几个运营工作都能落实下去,所以你主攻一个运营领域的同时,还要学习其他相关运营手段。
到了这个阶段的运营,工作几年后也会陷入迷茫期。
# 为什么做运营很迷茫?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也就是说大部分运营都在经历一人身兼多份运营工作内容的情况――他们不清楚自己属于哪种运营、不确定正经运营、成为资深运营到底应该做哪些事,不知道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赛道。
虽然现在有各类运营专家、老师为大家讲解运营的概念和方式,但
依然有很多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迷茫失措。为什么这些人在工作中反而更迷茫呢?我觉得原因也无非两点。
1、互联网公司内的运营岗位和运营工作的职责是高度不匹配的,有工作经验的运营发现实际工作与书中定义的不一样,或者公司要求的工作更多,从而迷失于自己到底属于什么运营,应该怎么成长的怪圈。
2、那些正在从事运营工作的人,已经通过几年工作逐渐明白了自己主要负责公司的用户增长,但遇到瓶颈了,想寻找更加有效的运营手段。
由于运营岗位细分种类较多,他们对运营的具体内涵产生了好奇心,比如从事新媒体运营的,会对专业的内容运营产生兴趣,专业的数据运营是怎么分析数据的,他需要精通内容运营、数据运营知识吗?再比如从事产品运营,想了解什么是活动运营,想利用活动运营手段增加新用户。他们可能在疑惑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运营,或者需要怎么学习才能在运营界更上一层楼。
当这些人抱着寻求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再去看书中概念或定义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心声:
> 能别成天扯些高大上的概念术语吗?我不知道要开源、要节流、要裂变?你说的那些东西不错,但能落地执行?说了跟没说一样,都是正确的废话。
> 能整点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一句话的干货,让爷看完就知道该怎么执行落地,ok?
# 谈谈我理解的运营
那到底什么是运营?首先我们来看看运营岗位是基于什么样的环境诞生的。
运营的发展历程
在21世纪初期,互联网发展阶段还没有运营的概念,当时在很火的博客、论坛上制造口碑传播、内容运营(软文)的网站编辑,其实就属于运营做的事。
再后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贴吧、微博、淘宝、公众号、抖音等各种软件平台被越来越多人使用,涉及的引流手段也因此逐渐增多,其岗位职责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化。
以前互联网PC端盛行的时候,运营就是网站编辑打打杂就可以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对运营岗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比如只有公众号的时候,一个人就能做好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但现在抖音火了,企业想获取到抖音的流量,就得找一个会短视频的去做抖音运营,甚至期望新媒体运营能有独立做视频的能力。(有多少人又要写文章又要做视频的,让我看看有哪些小伙伴这么惨。。)
根据运营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运营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主流获客技术的多样化,以及企业对用户增长需求的强烈渴望不断演变而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运营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的原因。
我理解的运营
这里我就不扯那些大家老生常谈的,开源节流、促活转化、创新等高大上的名字了。作为想看什么是运营的各位客官,我想大家更喜欢听些通俗易懂,而非高大上让人混淆的专业术语,所以想给各位“爷”整点实在的。
我觉得新人对运营的概念简单理解这两点就差不多懂了,运营以用户为基础,以结果为导向。
运营虽然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但其核心都是以用户为基础。你可以不清楚整个运营体系和工作范畴,但你要知道运营的本质:通过一系列手段让用户了解产品、信任产品、选择产品、喜欢产品并愿意向朋友推荐产品。
运营都是以结果为导向,新媒体运营发文章、抖音做视频、拉用户进社群,这些岗位存在意义不在于一天发多少篇文章、拉多少个人进群,而是为了让潜在客户能通过这些运营手段,在有业务需求时第一时间想起并联系上我们。
# 总结
运营是什么确实需要了解,但更要明白我们作为运营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工作”。
1、如果你对运营感到迷茫,不用一直追求“运营是什么”的最终答案,运营是建立在被公司需要的基础上而诞生的岗位。每家公司的运营工作内容可能不一定相同,
但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为公司带来用户增长、创造价值。
> 道听途说的不一定靠谱,别人的建议只能是参考或者让你受到启发,成功与否关键还得靠自己思考并执行把事情做下去。
2、 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是什么运营岗位,岗位是死的,人是活的
,尤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时代变革和公司发展需求的变更、运营始终是一份充满不确定性的岗位。
那些抱怨“我是做新媒体运营的凭什么让我做活动策划”,“我只负责社群、其他我不管”的人,很容易被内卷和边缘化。
运营是什么不重要,前提是你为了把运营做好愿意付出多少精力? 就算我们厌恶内卷,有自己的个性,但有一说一,你想提升就得去学习那些能带来用户增长的常用技术手段。
3、 知道运营的各类概念术语,你可能是一名运营理论大师,但不一定是一名好的运营从业者。
运营都是实干派,不能落地执行的运营理论都是耍流氓。做运营如果是为了当一名老师可以沉迷于理论研究,但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操盘手。
你更多的是需要坚持学习,不断执行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方案,通过一步步试错,优化出真正能为公司带来增长的解决方案。
4、你要知道运营是一个需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岗位,如果你幻想脚踩筋斗云,就能一蹴而就,度过这九九八十一难的坎,
那你不是在走错方向的路上,就是在被割韭菜的途中 。
> 作为运营你要有经历用了各种方法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觉悟,要有不怕面对问题,勇于寻找下一个解决方案直到成功为止的决心。
# 最后
关于各类运营,在这一篇文章里我也许道不尽说不全。
但我想尽我所能地说出我对运营的看法和见解,让那些正在迷茫或被坑的人少走弯路。
关于用户增长,或许我也没有一个绝对答案。
但我会不遗余力地分享自己在学习、实战摸索过程中的思考和观点,致力于研究那些能撬动某个增长点的解决方案。
本篇文章主要在于启发迷茫的运营新人和初级运营,对于细分岗位运营、营销和增长方法论,后面我会在公众号:“小姚的增长笔记(id:gh_0aa936fae067)”不定期更新,欢迎关注。
这里没有利益相关套路,没有正确的废话, 只有“干货” 。也期望你能第一时间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