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b站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平台,b站算不算短视频平台

  

  本文由鸟哥笔记春羽计划出品   

  

     

  

  本文共3204字。   

  

     

  

  品牌对在知乎做内容营销有疑虑,因为数据不能马上看到,很难和销售建立明确的关系。   

  

  但是当我们在哔哩哔哩做内容营销时,我们不需要问为什么,我们只需要行动。   

  

  哔哩哔哩的数据反馈非常丰富,很快,发射带来的效果将主要在第一周确定。方便向老板汇报。而且更容易联想到销售。比知乎和小红书更有把握。一方面,哔哩哔哩的内容营销可以直接带来销量的转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潜在买家的参考。   

  

     

  

  B站的流量在哪里?   

  

  主要流量是打开APP看到的第一页:首页-推荐页.   

  

  直播页面也有一些流量。   

  

  哔哩哔哩和知乎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在百度搜索结果中,但小红书不会。   

  

  这方面的逻辑比知乎、小红书更清晰,就不讨论了。   

  

     

  

  搜索也会带来一部分流量。   

  

  在过去的两年里,当哔哩哔哩的代码泄露时,许多人解释了怀疑是哔哩哔哩推荐的核心算法。   

  

  B站推荐内容的核心逻辑   

  

  一天新发布视频推荐指数提升1.5倍。   

  

  该列的推荐索引类似。   

  

     

  

  看到网友已经验证了这个推荐指标,但是数据量很小,我也会验证一下。   

  

  (以下数据采集于2021年8月18日)   

  

  视频的推荐指数=硬币0.4+收藏0.3+弹幕0.4+评论0.4+播放0.25+点赞0.4+分享0.6   

  

  在下面的所有数据中,因为注释数据是ajax动态加载的数据,所以有点麻烦,所以没有抓取。我的推荐指数不包含评论因素。这种缺失不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散点图的关系相当漂亮,严格来说在对角线附近,首先,我爬取了B站科技区头部默认的160个热门视频的数据。画出了散点图,横轴代表播放量,纵轴代表推荐总数。.   

  

     

  

  热门视频的数据是视频最后的稳定数据。那么,对于数据增长中较新的视频,它们是否也要遵守这一规则呢?   

  

  由于较新视频的数据较低,我选择了最近两天发布的1000个新发布的数据。得到下图。说明热门视频的播放量与推荐指数的关系非常明确。   

  

     

  

  但是上图大部分数据都在5000读数以下,不清楚,所以我剔除了5000读数以上的数据。   

  

  因为网络传播的推荐指数包含了对24小时内发布的视频加权1.5倍的影响。所以我把这1000条数据分成两组。前500条数据多为24小时内发布的视频,后500条数据多为24-48小时内发布的视频。   

下图为后500条数据。

  

  

下图为前500条数据。 两图斜率几乎一致,且散点和斜线都非常接近。 各幅图的斜率基本都在0.29,预计如果添加上评论因素,斜率会在0.30。

  

  

得出这样的数据还不能使我放心,因为在推荐指数中,播放量与推荐指数的单独关系中,斜率是0.25,这些互动动作的权重只占20%呀。于是我测算了推荐指数中剔除播放量因素的数据。得到以下图。当推荐指数不包含播放量因素时,推荐指数和播放量的关系并不是一条直线。

  

  

通过以上数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 B站视频的播放量与推荐指数严格相关, 播放量=10/3推荐指数

  

* 推荐指数= 硬币×0.4+收藏×0.3+弹幕×0.4+评论×0.4+播放×0.25+点赞×0.4+分享×0.6。

  

* 推荐指数对新老视频一视同仁, 并没有对新视频加1.5倍的播放量扶持

  

* 没有对新视频的推流测试。 这一点不同于知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其他平台都会先给如500-1000曝光来测试数据,B站没有。

  

* 播放量与完播率无关。 并不会因为你的视频完播率高而获得更高的推荐权重。

  

* 播放量也与打开率无关。 并不会因为你的视频在信息流中点击率高而获得更高的推荐权重。

  

有网友对几个账号视频的完播率进行统计,也说明了播放量与完播率关系不大。但数据中完播率均高于17%。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B站的播放量统计,并不是点击了视频就计算播放。

  

B站的播放量数据,要求同一个账号,一段时间内,多次观看一个视频,都只计算1次播放量,且观看一个视频要达到一定时长比例,观看时长太低,也不计算播放量。

  

这个计算规则接近于和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计算规则一样严格。可以理解为B站视频的播放量,就是实实在在的这个视频被多少个人观看了。

  

从上图的数据来看, 这个计算播放量有效的播放比例小于17%,预计在10%-17%之间。

  

为什么B站推荐视频时不考虑完播率呢?因为如果完播率明显影响视频的播放量,则短视频就会有明显优势,

  

中长视频获得的流量就会明显减少,让用户不再愿意生产中长视频。 抖音的推荐算法会考虑完播率,所以使得博主不愿意生产长视频。

  

为什么B站不对新视频进行一定的推流测试呢?其他平台的推荐算法对新内容进行推流测试,根据的是打开率,完播率等数据,打开率根据的是头图,标题。

  

对于中长视频而言,这些不是判断视频是否受欢迎的标志,互动才是。

  

B站没有推流测试,意味着新用户发布的新视频,如果没有初始互动,则可能播放量为0。 除非通过搜索观看视频的用户把这个视频顶起来了。

  

有一定粉丝量的UP主的视频不容易被埋没,粉丝量低的UP主的优质视频有可能被埋没。粉丝量低的UP主为了让视频不被埋没,需要前期拉人给视频创造人气。

  

B站的推荐指数算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在视频冷启动阶段,推荐指数促使UP主要给新视频带来初始流量,获得人气。

  

当视频的互动数据好时, 播放量 <10/3×推荐指数,则获得推荐,从而播放量上涨,直到播放量=10/3×推荐指数。

  

当视频播放量过高时, 播放量 >10/3×推荐指数,则不获得推荐,直到互动数据赶上来。

  

所以,刷播放量的策略在B站上不起作用。只会让视频的真实流量更少。

  

对于B站而言,粉丝量是重要的,高粘度的粉丝是重要的。这个推荐算法也解释了为何B站的大UP主商业价值高于小红书高于知乎。

  

总结一下

  

B站推荐内容的核心逻辑就是遵循推荐指数=硬币×0.4+收藏×0.3+弹幕×0.4+评论×0.4+播放×0.25+点赞×0.4+分享×0.6。播放量=10/3×推荐指数。

  

在视频冷启动的阶段,要努力提升以下指标:硬币数、收藏数、弹幕数、评论数、点赞数、分享数。视频完播率的最低标准要控制在17%以上。

  

  

B站如何给用户推送内容?

  

B站推荐内容的方式和小红书知乎类似,推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角度:

  

搜索过的关键词相关的内容

  

关注的UP主发布的内容

  

浏览、互动过的内容相关的内容

  

热门内容

  

关注的频道,浏览的频道相关的内容

  

  

怎么做针对B站的内容营销战略?

  

假设我们要为一个预计年销售额1亿且定价200元的新品在B站上做内容营销布局。

  

在B站建立品牌的官方号的价值大于小红书,更大于知乎。

  

品牌在B站的投放主要找有一定粉丝量的UP主做产品宣传视频,引导到电商平台产生购买。这是过去常规的模式。

  

我们的内容营销战略,要在B站建立内容营销的良性循环。

  

让每一个投放动作都为后续的动作赋能,而不是每一次投放都是独立的。

  

连贯性动作

  

通过官方号及对应的社群建立一个基于B站的高粘性粉丝群体, 为品牌的内容持续进行冷启动

  

锚定1个或多个关键词,内容投放集中瞄准这个关键词 ,附带从其他关键词引流,这样搜索这个关键词,或者关注这个关键词的用户,会更可能关注到品牌的内容。

  

素人内容+大粉丝量UP主持续投放

  

,大UP主投放不仅是直接带来销量的效果广告,还为品牌布局的关键词圈住更多潜在用户,让他们之后看到更多品牌布局的素人内容。

  

  

如何评价B站内容营销的数据?

  

B站的数据首先是关注播放量。

  

圈住的粉丝数或社群用户也是很有价值的指标。

  

可以参考B站UP主的平均广告价对应的平均播放量,算出播放量均价=平均播放量/平均价格。作为投放的盈亏平衡线。

  

B站的数据容易爬取,可以直接汇总相关视频链接,然后用爬虫定期爬取数据并更新。

  

  

总结一下

  

B站的流量主要集中在推荐页,可以估计占比90%以上,直播页也有一定流量,可以估计占比低于5%,动态页流量较少,预计低于1%,所以要注重粉丝粘性的维护,才能提升粉丝的价值,否则粉丝价值低。

  

B站视频的播放量遵循以下公式:

  

播放量=10/3×(硬币×0.4+收藏×0.3+弹幕×0.4+评论×0.4+播放×0.25+点赞×0.4+分享×0.6)。

  

为了让视频在冷启动阶段过关,前期要尽力提升互动数据。可以考虑建设粉丝社群来提升互动。要注意通过官方号来聚集粉丝,通过活动等方式增强粘性。

  

B站会根据关键词、标签来推荐内容,建议集中精力打爆某个关键词,尽力圈出精准用户。

  

  

以上为鸟哥笔记 “春羽计划”

  

资深作者【江流】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啦,如果你对职场成长也颇有想法,乐于和广大从业者分享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欢迎加入春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