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挣钱软件排名第一 看视频赚钱最快的软件

  

     

  

  作者:刘占雄。   

  

  前段时间,北京环球影城发生爆炸。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去玩了。   

  

  环球影城现在有多受欢迎?9月14日,游乐园正式开放预售门票,开放半小时内,门票全部售罄。   

  

  9月20日中秋节假期正式开启。据携程数据显示,当天门票在1分钟内售罄。3分钟内,预定门票数突破万张;30分钟内,环球影城酒店的开间就卖光了。   

  

  你在工作日去玩,避开人流高峰期,或者人多,游玩项目排队还超过一个小时。迪士尼经营多年,但也很难排队。玩过的人调侃“排队3小时体验5分钟”。不要说游客累。游乐园的工作人员筋疲力尽。   

  

     

  

  一个废弃的当地游乐园。   

  

  相比之下,国内的游乐园都是冷清的。中国的主题公园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1989年底超过30个,1993年初增加到600多个,1996年底增加到1730多个。   

  

  2000年后就陷入了衰落,只留下了“方特”和“长隆”两个品牌。目前国内主题公园70%亏损,20%持平,只有10%能盈利。   

  

  业内有实力的企业家也想复制迪士尼这样的传奇,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基本上,他们在投资这个项目的时候,就雄心勃勃,声称要打造“中国迪士尼”。开业后,他们白白消失了。   

  

  就连房地产巨头王健林也栽在上面。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即将开业时,王健林宣传自己的万达乐园,扬言万达乐园一定会超越迪士尼,让迪士尼20年都无法盈利。因此,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开业的那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回看王健林本人,仅仅一年后,万达陷入财务困境,经营不善,13个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项目91%的股权被出售给融创中国。   

  

  回头看,“万达乐园会让迪士尼20年无法盈利”这句话,简直就是王健林的黑历史。   

  

     

  

  平心而论,国内游乐园还算不错,硬件设施齐全,商业服务完善,票价便宜。要说上海迪士尼乐园有多好,有很多槽点。   

  

  硬件设施方面,上海迪士尼乐园内的设施老化,墙壁被撕裂,装饰物被撕掉,栏杆被折断,公园没有修复。服务态度方面,员工态度不好。   

  

  无视游客是常规操作。当面Diss,对游客破口大骂的情况并不少见。充满活力和微笑的服务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有时候甚至需要在公园播放提醒,现场工作人员不允许玩手机或沙漠。   

  

  在硬件上,硬件不好,在服务上,服务不好,圈钱挺好的。专卖店折扣卡,卡里的折扣逐年缩水,但越卖越贵。   

  

  然而,生意依然兴隆,游客如潮水般涌来。在迪士尼,一天只能玩三四个活动,而奇美隆人流量稀少,不需要排队。基本上一天就能玩完所有的游戏,坐过山车也能坐三四次。   

  

     

  

  说实话,如果真的想简单玩玩,国内的游乐园还算不错,但为什么还是不受欢迎?原因很简单。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不仅仅是玩的地方。国外主题公园的核心产品是文化体验。   

  

  餐饮业的成败。   

  

  在说游乐园行业之前,先说餐饮,因为中国餐饮行业之前也经历过同样的失败。   

  

  20世纪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加州牛肉面等国外快餐首次进入中国时,当地餐饮行业感受到了危机,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做出了改进。   

  

  认为中国食品没有质量控制,国外快餐在食品质量、卫生、烹饪方式上都是标准化的。   

  

  好了,中国食品行业变了;   

  

  大家都觉得肯德基服务态度好,服务员亲切友好。   

  

  好了,中国食品行业变了;   

  

  大家都认为中国的食品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的,缺乏系统的现代管理科学。   

  

  好吧,中国食品工业将会改变。   

  

  当地的餐饮业为适应这种变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荣华鸡成名后,一度迫使肯德基降价。总经理说他会和外国快餐竞争到底。“无论肯德基去哪里,我们都会在旁边开一家荣华烤鸡店。”   

  

  我甚至关注了《人民日报》,觉得本土品牌还有希望。我发了一篇报道,文章标题是《斗鸡上海滩》。   

  

  你说没吃过荣华鸡,没错,因为荣华鸡最终还是亏了,退出了市场,很可惜。同时,还有几家标杆麦当劳和肯德尔。   

基的本土餐饮品牌无一例外地输了。

  

  

业界复盘洋快餐为什么能赢,最后得出结论:消费者吃的不是食物,而是文化体验。

  

1990年代的中国人想体验美国文化,沾沾“洋气”,可行性最高的办法就是吃一顿洋快餐。清华大学网红教师、通识课“舌尖上的社会学”的开设者王程韡回忆,年轻时去吃加州牛肉。

  

虽然他觉得那家店售卖的牛肉面味道好不到哪去,但他和他的同学们一定要去体验一次,津津乐道于店内高级的装潢,特别是在落地玻璃窗前吃面的某种莫名的优越感。

  

“我百分之百确定他们中没有任何人去过美国,但通过电视大家都知道了那个地方是‘天堂’也是‘地狱’,是一个一般人去不到的地方。食物本身是否具有异域风情已经不重要,只要招牌上有‘美国’两个字就够了。”

  

有钱人去肯德基的心态:反正要花钱,不如尝鲜,试试西餐。

  

没钱人去肯德基的心态:咬咬牙积攒点钱,去搓一顿,犒劳下自己。

  

当时物价,肯德基的一个汉堡套餐,相当于北京上海普通工薪阶层两天的工资,但是顾客觉得,在一个高端、时尚的餐厅里用餐,这价格不过分。

  

世有迪士尼在逃公主,而无长隆在逃公主

  

今天的迪士尼环球影城,就是以前的肯德基麦当劳,面向中国人的文化产品。

  

迪士尼刚进中国的时候,业界在谈上海迪士尼会不会起到鲶鱼效应,刺激本国的同行发展。

  

这搞错了方向,迪士尼不是普通的商业,它卖的是背后的文化IP,最早的麦当劳,卖的也不是汉堡,而是背后的美式文化体验。

  

长隆方特的竞争对手不是迪士尼,而是美国的普通游乐园,比如六旗山乐园。

  

而当年迪士尼创始人正是在普通游乐园的包围中,闯出一条生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常见的游乐园平平无奇,就是过山车+马戏团动物表演,沃尔特·迪士尼进入这个行业,注入灵魂。

  

工作人员扮演米老鼠、唐老鸭,房子盖成旧日小镇,迪士尼知道不仅孩子需要童话梦想,大人也需要。

  

网上曾一度火热过“迪士尼在逃公主”,成年女性打扮成灰姑娘、白雪公主,乐此不疲。但是国内本土游乐园没法整出花样,难道要整个长隆在逃公主?

  

环球影城也是造梦的地方,哈利波特等经典影视IP,都属于它家环球影业的。随便浏览下小红书,时下最火热的是霍格沃茨学院打扮,身穿巫师袍裙子,手挥魔杖,在环球影城的霍格沃茨城堡前拍照打卡。

  

除了哈利波特外,人们还可以体验其他影视文化场景,在变形金刚项目里“保卫火种源”,在“侏罗纪大冒险”里被霸王龙追逐。休息时间,去《功夫熊猫》主题的面馆吃饭,全程沉浸式体验。

  

如果只是普通的玩乐,在家附近玩玩游乐场就行了,但要独特的体验,只能专门去北京,去通州的环球影城。9月20日以来,北京游客仅占开园第一个月内门票的四成,大部分门票由外地游客买走。

  

  

根据预计,十一假期来北京环球影城打卡的游客,人均消费在3300元左右;而在非黄金周时段,人均消费预计在2500元左右。

  

有分析称,每年游客可以达到1500万人次~3000万人次,年收入预估是150亿元到300亿元,妥妥的赚钱机器。

  

有的国内游乐园企业老板认为环球影城只是昙花一现,过几个月,热度就降下去。当年上海迪士尼刚开业那会,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到现在,大家仍愿意花钱排长队。

  

长隆搞个花车、烟花表演,人们只是觉得好看,仅此而已。但是,迪士尼搞花车、烟花表演,置身童话世界的气氛感立马就有了。

  

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其实是文化IP的衍生产物,国内大多主题乐园因为种种原因,都是先有乐园,再打造IP,于是乎,运营过程颇为混乱。

  

跟熊出没几个动画品牌签合作,抓来就用,放几个毛绒玩具、印一些卡通形象,非常生硬。IP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运营,才能呈现出主题乐园的气氛感。

  

像地产大佬王健林根本没想过文化娱乐产品,他还是按照做商业房地产的思维来做万达乐园,以为盖几座漂亮房子就够了,结果一败涂地。

  

大众要的并不是简单的玩耍,而是文化体验。

  

  

环球影城开业之前,就屡屡上了微博话题热搜,“威震天耍嘴皮子”视频传得到处都是。变形金刚,80后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又重新回来了。王健林堆再多钱,也做不出这种效果。

  

迪士尼为了与时代同步,收购星球大战这样的新IP,不断创造新鲜感,2019年,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推出了《星球大战》园区。

  

日本的环球影城跟《进击的巨人》《鬼灭之刃》等流行动漫合作,创造相关主题的游乐项目。这种换代更新,塑造出乐园永远不会落幕的形象。

  

国内要打造人们爱玩、商业爆火的本土主题乐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