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亚图快老铁路正在疯狂奔跑。
文本/龙之心
“你不一定要玩《阿托快一点》,但你必须了解《阿托快一点》,因为你会在《阿托快一点》中找到你想要的R。”
这是近日在Aauto faster举办的游戏营销峰会上,Aauto faster商业营销运营中心负责人高亚梅对游戏厂商的一句话。此前,Aauto快手刚刚宣布短视频游戏的DAU超过9000万元。当很多人因为得不到高质量的用户而苦苦挣扎的时候,Aauto faster的回应非常直接、真实,符合他的调性。
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样接地气的表达了。我没有刻意观察当天现场300多人的反应,但我大概能猜到各游戏公司听到这些话后相视一笑的场景:
图形无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游戏制造商实际上喜欢和讨厌Aauto Facter。一方面,Aauto快手平台的流量优势不可否认;另一方面,其付费用户的质量相对较低,这让游戏厂商感到犹豫。究其原因,是Aauto faster早期缓慢的商业化进程和相对克制的经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种局面。
2016年,Aauto Quicker开始发展商业化,但当时算法部门只有四个人。在那个最困难的时期,广告商不愿意投放广告,因为他们看不到快速移动的广告。Aauto Facter业务算法策略主管李永宝也对该部门的未来感到担忧。“每一天,我都觉得他们三个总有一种请假的冲动,但我一看到他们有这种表情,我就会离开,这就导致了他们的静止,最后他们都活了下来。”
从2018年开始,这种情况开始改变。Aauto逐步升级商业化战略地位,探索产品、算法、运营构建的三角生态。截至目前,已经产生了《少年三国志2》 《新神魔大陆》 《爱上消消消》等多个营销案例,经过苦心经营,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根据官方网站分享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个月中,Aauto Quicker中多达77.8%的游戏用户进行了付费。缩短到每个月,比例也是48.7%。此外,Aauto faster中游戏玩家的日常开销有12.2%集中在游戏上,可见他们付出了很多。
从Aauto faster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在打造一个“R无处不在”的社区生态,通过这次线下会议,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游戏营销战场会越来越难被忽视。
快手能找到哪些R?
挖掘Aauto faster的营销价值,首先要看游戏在Aauto faster中的地位,再看游戏类别下的用户画像。
曹世波,亚奥托快速商业战略中心负责人。
在Aauto faster中,游戏用户和短视频/直播用户之间存在高度重叠。84.1%的玩家喜欢看短视频,64.6%的玩家喜欢看直播。在Q1期间,亚图快手的游戏用户数量增长了23%。此外,73%的玩家每天玩游戏,90%的玩家近年来付费玩游戏,78%的玩家玩游戏超过5年。可以看出,重度玩家的比例高于整体。
平台上的游戏用户也有很好的粘性,比如93.8%浏览游戏内容,77.3%主动搜索游戏内容,76.6%主动搜索游戏KOL。看完游戏内容,超过三分之一(35.4%)的人会下载。
在创作者层面,目前拥有超过500万粉丝的头部游戏创作者超过70位,《王者荣耀》 AG超玩会的梦想超过2000万,《和平精英》牧童的粉丝超过3500万,都是玩家常见的聚集地。
支付方面,过去三个月,Aauto faster有77.8%的付费游戏用户,游戏月支付率高于14.6%的平均水平,12.2%的玩家日常开销都花在了游戏上。
rge/pgc-image/S5lPNTW6fpW7Ep' alt='做游戏买量,你可以不玩快手,但你必须懂快手' />男性玩家是快手的主力,占比73%;年轻化特点也比较明显,低于30岁的玩家占比多达82%。至于主播,男女比例和年龄分布相差还会更大。
除了玩游戏,快手上的游戏用户也有更加生活化的一面。比如他们会对搞笑短剧更感兴趣,其次是人物生活类内容,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和枪战射击游戏则分别排在第三和第五。
用户对于广告的接受度也在提升。目前,69%的用户愿意通过点击广告链接了解详情或下载游戏,56.6%点击过广告或下载,78.9%会受喜欢的主播推荐影响。
如何找到这些R?
不难看出,如今的快手给游戏厂商端出了更大的用户盘子。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如何借助游戏营销、广告投放做好转化,发挥平台价值?
概括来说,明星代言、明星PK达人、达人作品贴片、达人试玩,以及传统的大图动图曝光,都是快手能拿出的产品形态。以此为基础,按照游戏发行的各个步骤(预约-首发-
公测-大推-平缓回收-节点大推-平缓回收),快手商业营销运营中心负责人高亚梅展开了案例分享。
快手商业营销运营中心负责人高亚梅
比如在预约阶段,他们去年曾与《三国志幻想大陆》合作,在真正大推之前跑了一遍素材,从而知晓用户到底喜欢什么,进而精准定向投放。到了今年,快手进一步迭代出iOS端直跳App
Store预约、安卓端增加H5落地页的功能。
来到首发阶段,代表性的产品案例是完美世界《新神魔大陆》,在快手看来,这次投放“所有的节奏都踩得很准”。
具体来说,他们首先打出女神杨幂这张牌,给足动态开屏曝光,随后陈小春加入,录制兄弟集结短视频,连同十几位达人一同曝光,首发当日曝光量高达3000多万。
第一波曝光后,陈小春宣布在快手首播,直接代言。为了搭配陈小春的兄弟形象,快手找来1800万粉丝的达人搭档直播,期间唱了首陈小春的《算你狠》,形成了非常好的互动。一场直播下来,尽管没能透露具体的付费用户,但高亚梅表示“完美对付费数据非常开心”。
首发之后是平稳投放阶段。但这并非一帆风顺,在游族《少年三国志2》产品投放过程中,快手经历了一番曲折的摸索阶段。
由于平台较为年轻,缺乏三国题材投放经验,加之游族第一次投放快手信任度不够,导致第一波投放数据很差,21个达人都没能交出一份好的答卷。然而临近公测,快手需要尽快做出决策。
他们最终决定收集游族在全渠道投的激活人群、付费人群包,拿大R、中R、小R分别去匹配达人粉丝的画像,用数据对应数据,最终筛选出15位达人。当公测初期陈赫素材投放逐渐进入衰退期后,15位达人拍摄的素材后来居上,付费数据高出早先21位达人2.4倍,直接超出了游戏对平台的KPI要求。
《少年三国志2》的这次逆袭也让游族对快手的印象大为改观。去年快手与春晚合作所释放的品牌资源队伍中,游族二话没说,直接买了开屏广告位,给陈赫配了十亿红包雨的活动吸引用户。两三天下来,游族自己的快手账号沉淀下了42万粉丝的私域流量。
另一款老游戏《贪玩蓝月》则是快手做长期投放的又一典型。
早在两年前,《贪玩蓝月》就和快手展开合作,这样一款长生命周期的产品再想获取新用户,难度可想而知。内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贪玩蓝月》的付费用户只有个位数,跌至谷底。
基于两年多的信任关系,贪玩没有放弃,“数据表现再不好,含着泪也要往下测”。赶上Q2快手推出付费单出价功能,他们意外地发现《贪玩蓝月》赶上了这个红利,付费单出价消费占比占到80%,消费体量重新回到重度游戏第一梯队。
进入5月后,快手又推出定制化人群包,在给《贪玩蓝月》选高端机型时选出188款高端机型,然后再分品牌,比如大的品牌大概能分到100款左右,有一些小的可能也有20―30款。定制化人群包背后有着精准的数据筛选,快手表示,行业人群包在5月份的时候测了20多个,传奇类的精准人群包大概测了10个,整个付费效果全都超过了定制KPI的要求。
和重度游戏相比,快手在轻度游戏投放上的打法可以用一个来形容,快。恰逢今年Q2轻度游戏出现一个流量空档期,加上合作许久的《爱上消消消》一直没能在快手上跑出来,快手决定再试一把。
最初,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放量,而是先用AB测商店直投的方式做用户激活,让产品在成本和留存上有更好的感知。测试下来,激活率相比要提高30%以上。
接下来便是放量。轻度游戏的特点在于素材消耗量大,对投放效率要求更高。合作双方倒也没含糊,快手直接把旗下产品Marketing
API和研发带到了《爱上消消消》团队,对接数据并迭代功能。所带来的结果是以往需要花大半天才能调整的几百条广告计划,如今可能只需10分钟就可以完成。
整体看下来,快手提供给游戏行业的解决方案比很多人预想的要更全面,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源自于数据层面的基本功。当投放环节遇到瓶颈,你会发现数据总会成为打开局面的一个因素。
厂商该怎样借力“大有R在”的快手?
近两年,崛起之下的短视频平台成为了游戏厂商拓展用户的必争之地。根据DataEye发布的《2020年移动游戏半年度买量白皮书》:按投放渠道热度分类,快手可以跻身到第二梯队中。
当更多优质流量出现在快手平台,游戏厂商很难不对此感到心动。当然,快手的优势可能还体现在它的包容性足够强,比如今年大火的网赚类游戏,则能在有大量下沉用户的快手中更好地获取增量市场。
据快手商业算法策略负责人李勇保透露,今年快手算法团队加上工程有200人,全公司的态度就是要把商业化做好,“没资源的时候还有理由,现在有了这么多人力资源,应该说是完全没有借口了。”
从原来双出价,到后来做单出价,由次留优化到付费优化,又走到ROI,快手在商业化赛道上迭代速率明显加快,和巨头的距离也在一点点缩小。
尤其在今年,快手升级了六大产品中台能力(触及用户能力、出价能力、创意能力、数据共建能力、智能优化能力、开放能力),并针对游戏行业定制出在预热期、首发期、稳定回本期的创新能力。
快手商业信息流广告产品负责人杜保江
拿预约来说,他们新增了一个触达通道,通过短信把客户的一些礼包码下发给用户,平台监控数据来看,该功能从测试到上线到全量,ROI平均提升11%―13%左右。
对于已上线的游戏,短视频中的游戏辅助标签、正向评论弹幕、分屏互动样式则有机会帮助产品提升转化率,降低转化成本。这些可能都将成为游戏厂商可以争取的机会。
从2019年11月游戏短视频DAU
7700万,到今年7月的超9000万,快手用9个月时间完成了1300万的DAU数据提升。但透过这场大会,用单纯的数据维度来概括这家公司的进步还远远不够。
随着头部厂商包括中腰部厂商投放力度的加大,厂商对于一家优质平台、一套成体系的营销打法依赖程度会更高,在快手上能不能找到想要的R,我想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还会越来越多。
发行大困局|对话马晓轶|荒野乱斗|动森经济学
最强蜗牛|二次元游戏困局|游戏设计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