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常和森盯着。,这个似乎“最没有悬念”的外卖行业。
当时美团和饿了么已经锁定了行业格局,但常和森觉得还有机会。。认为,外卖的地域消费明显,周期性回购较强。如果提供一套SaaS工具,商家可以使用_微信_。
做你自己的交易,闭环。.
他进一步判断外卖行业形成寡头垄断后会出现和几年前电商平台一样的弊病——「流量费用」越来越贵。.
以餐厅为例,美团的抽奖率从最早的2%上升到现在的23%甚至更多。按照每天50元卖50份外卖的计算,商家在。.每天要付给美团575元,每月17250元,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平台提抽的时候,总会有商家强烈抵制和退出,因为成本太高了,。.
与平台流量相比,线下门店是天然的流量入口。如果商家可以重用私域流量,省下来的扣分也是一笔不小的利润。基于此,常和森推出“微播”SaaS工具及配套解决方案,但不想遇到两大难题:
。。
在流量方面,企业主和员工往往没有能力和时间去操作,标准化的工具和插件也不太好用流量和运力。所以,“微播”和当地代理商已经逐渐接管了这项业务的小程序。
流量,把自己的用户沉淀在私组然后做后期的流量运营。。从效果上来说,。.
商人也能够为他们的顾客控制。。
但这项业务的真正困难在于一家运营3个月以上的商户每天大概会稳定转化几十单,而且交易成本确实在明显下降.的分销环节
微播没有自己的分发系统,只能调用品牌投放(美团投放、蜂鸟投放、顺丰快递)和众包投放系统(达达、点窝达、UU、Flash投放、邻里兴趣等)。),甚至还有一些本地中小型分销服务提供商,。.
这些服务商的质量差别很大,需要一套精准灵活的算法来保证订单的调度和配送。为此,为微播设计了一套类似阿里“菜鸟网”的订单调度系统但这门生意的真正难点在于配送环节。。
我还在_微信_生态,2013_做过To B服务商。
优赞的前身“口脉通”成立于年,其背后是一个能力成熟发达的快递行业。。昌河森认为中国同城配送已经非常成熟,但现在看来可能达不到5年前快递行业的整体能力。。.
关于线下商家如何利用私域流量来关闭交易循环及其背后的困难,常和森将在。,。.
在11月20日「见实私域流量大会,之前,我们和他聊了一个多小时,有些对话安排如下:」上详细分享.
微播创始人常和森
。
。做外卖生意,运力是核心问题
见实:
rong> 区别不是很大。现在我们焦虑的反而不是流量, 常规的私域流量玩法基本能解决各区域外卖业务的开展 。现在的工作重点其实在私域流量搭建之后,怎么让商家的履约在派单环节上更顺畅。如果商家接单了却没人送,就很尴尬。
见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常和森:
第一,我们不像美团、饿了么有自己的地面配送系统,自建模式太重我们玩不起,现在也不是这么玩的时代了。其次,国内现在很多同城配送服务商采用众包模式,导致全国各地运力极其不平均。以达达为例,他们在武汉的品质就非常好,但在其它很多地区就差一些。
有赞在 _微信_ 生态做SaaS的时候,快递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今天,同城配送的履约能力还达不到5年前快递行业的水平。
见实: 是因为规模化?
常和森:
对,接单半径、接单成本、接单效率。我们有一些服务商同时也在做同城物流,其中一个老板告诉我,他们的同城业务一单5块钱招人都难,可美团专送一单3块5骑手也愿意去上班。因为单量密集之后骑手能捎单,背后就是规模化带来的效益差别。
见实:那 你们怎么解决一个行业基础服务能力的问题?
常和森: 必须要再上升一个维度才能解决。
第一,我们会考虑目标市场的人口、商户体量以及已经进驻的同城配送运力。一般20人的配送团队就能覆盖五六十万人的县城。
第二,我们在解决方案中添加了聚合派送的运力调度算法SendRank,面向所有配送团队设置一个权重派单机制,鼓励他们接单的积极性。同样,商户也可以选择效率优先还是利润优先的派单方式。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高德聚合打车,通过调剂方法尽可能解决运力问题,但是目前大约还有1%的订单派不出去,这时候我们就激活人工调度。无限降低这1%以及缩短聚合派单的完成时间,是我们当前一个发力点。
见实: 虽然问题出在配送环节,但感觉最终还是要回到流量端。
常和森: 源头一定还是流量,这个毫无疑问。一旦流量越来越好,单量越来越多,后端的运力都可以解决,合作或者自建都算的过来账。
见实:有没有算过流量达到多少, 配送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常和森: 在相对较小的地级市或者县城,同城配送的生存线是两百单,达到这个单量,就可以独立拉队伍配送。
我们有几个区域已经达到这个值了。市场还是非常乐意接受我们的方案,有一些区域我们三个月就能拓展几百家商户,而且在和店主沟通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阻力,因为这笔账他们算下来很划算。
流量不担心,市场需求还是很大
见实: 规模化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商户数量,一个是订单数量。 首先怎么解决商户数量?
常和森: 提高商户利润,降低使用成本。
在商户交易环节我们有两档产品:一档年费比较低,支持月缴和年缴,有点订阅的意思;还有一档年费比较高,最低可以给到商户零扣点。和外卖平台相比,这个利差足够吸引商户。
我们还做了很多提升商家使用我们的工具,比如聚合接单工具,在我们的 _App_ 里商户可以同时接其它平台订单,集中管理。再比如商家首次接入 _小程序_
可以实现扫脸快速上线。我们还做了一套行业的图片库,避免商家合作时一张张图片上传。
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平时需要老板们做两三天,是个不小的负担。解决细节问题,可以降低使用门槛。
见实: 4月份的时候你们商户数量月增长1.5倍,现在呢?
常和森: 这几个月我们反而没有大规模招地方服务商,主要在打磨产品体验。最近才重启招募,新区域的商户增长速度和之前差不多。
见实: 上次说线下商家的老板运营能力不够,你们直接接管了运营?
常和森:
现在也是这样,我们输出方案和能力让各地代理商去做,一个熟练的运营人员能维护七八十个群,诸如《微播商家运营14条军规》之类的明确作战策略让各地运营人员照做就能出成绩。任何代理商加盟经营的核心都是标准化,目前除了产品标准化,我们运营也已经非常标准化。
见实: 一个商户一般有多少群?
常和森: 不同品类、规模、运作时间不一样。我看见烘焙类商家表现比较好,有的能做到 3个群1000多个顾客。
见实:你们运营重心从个人号转到群场景, 转化率有区别吗?
常和森: 一对一的转化率接近8%,群的平均转化是3% 。
见实: 具体到单店的订单量呢?
常和森: 目前从单店看,我们的订单量确实不能和其它平台对比,但也有稳定的订单,足以保证商户每天打开微播的接单 _App_ 。最怕来单的时候商户连
_App_ 都不再开了,百度外卖后期基本就是这样了。
6月份 _微信_ 公开课上讲的商户「勿相忘」就是我们的客户,饿了么发现之后才让当地的BD去请对方入驻。现在这家店外卖饿了么每天有个百八十单,我们有四五十单。
见实:你们 前端流量获取的方式有哪些?
常和森:
流量获取的方式我相信大家都大同小异。我们是让商户自己建一个100多人的种子群,我们接管后基于群的场景和我们的SaaS工具,不断裂变扩大顾客人群。
踩完所有的坑,连起来就成了护城河
见实: 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在美团和饿了么之外还有多少空间?
常和森:
市场空间比我们最初预判的大很多,有同城配送需求的商户全国至少有800万到1000万家。这里面不仅仅包括餐饮企业,还有水、茶叶、蔬菜、水果、奶站、酒等等很多品类。这些商户互联网意识强,对我们的方案接受度也高。
中国市场的纵深特别明显,我们发现全国各地有大量没跟美团和饿了么合作的商家,可见这个市场之大。另外餐饮行业更替频繁,每 _年会_
诞生大量的新店铺。市场体量本身没有问题,商户不在乎你是哪家工具平台,只要履约正常能挣钱就行。
见实:现在 亏损大吗?
常和森: 以目前的人员规模和区域业务开展规模,基本可控,区域业务可以自造血。
见实:先 挣钱还是先保规模速度,会不会纠结?
常和森: 这事很难两全, _加上_ 今年资本环境也不好,确实有压力,所以有时候也会导致我们的行为不纯粹。
见实: 从大型连锁品牌切入,压力会不会小一些?
常和森: 目前我们主要靠代理商获客,天然不太可能规模化获取大型客户,而且这种客户的获客周期、落地周期都很长。
市场上有专门服务大客户的公司,也拿了不少融资。但我始终认为做SaaS就是做SaaS,不能给VC讲头部客户SaaS化、SOA化、微服务化、组件化的故事。我有技术从业背景,在我看来这事儿绝对不可能。大客户就是大客户,中小就是中小,不能过于理想化,这里面我们自己也栽过坑。
见实:于是你们 选了挑战更大的方向。
常和森: 对,可能技术出身的人都比较直。
见实: 如果两年前知道今天要补这么多坑 ,还会做吗?
常和森: 当时如果看明白了,可能不做了(笑),起码也要等到第三方同城配送整体成熟之后再做。
走到这一步,所有可复制可突破的「盘点」都出现了,肯定要继续往下走,现在唯一考虑的就是如何快速增长。所有的坑被踩之前都是坑,踩完了连起来就是护城河,就是财富。资本和资源都只能适度加速这个过程,核心绕不过
_创业_ 团队的初心。
扫码 或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
【私域流量大会】
11月20日,见实将在北京举办私域流量大会,我们已邀请私域流量的头部玩家用1天时间深度分享,外加N场案例拆解会和私享会、私董会,欢迎一起。(私域流量的超高转化、转介绍怎么实现?来和这20位CEO深聊吧!)
↘大会嘉宾提前了解
私域流量的超高转化、转介绍怎么实现?来和这20位CEO深聊吧!
6万超级用户带动200万人,每月团购率20%!爱风尚社群新发现
鉴锋的私域流量试验:依我看,你可以砍掉市场销售部门了!
为什么我如此看好私域流量?和投资人庞小伟深聊新赛道
以我之见,企业 _微信_ 一定是私域流量的关键工具!
见识他人经验,提高自己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