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短视频的文化传播意义,短视频传播方式有哪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数据时代,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流量生活”带来的变化,短视频也在这种趋势下蓬勃发展。一方面,在智能传播时代,跨国化、社会化、情绪化成为新闻传播的新趋势;另一方面,李、爷爷等草根网络名人,以及重庆、安等“Tik Tok城市”的成功,充分印证了中国多彩文化对全球网民的巨大吸引力。   

  

  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短视频平台在国外也拥有大量受众,以抖音为首的各种短视频应用也层出不穷。大量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文化短视频受到国外网友的喜爱和关注,也成为了一大批视频主播。在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转型升级、构建中国特色鲜明的战略传播体系中,要利用好短视频平台开放、包容、参与、互动的传播特性和先进的技术优势,创新传播方式,赋能文化传播,让短视频平台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扩音器”。   

  

  发挥短视频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作用,要扎根本土文化,展现中国文化魅力。为构建中国特色鲜明的战略传播体系,短视频平台发起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利用文化含量高的内容,依托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数据优势,发挥互动、基于节点、即时传播的优势,着力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文化号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 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和国际舆论的引导力,有力推动了泛娱乐社交平台向更广泛的文化内容领域拓展和深化。   

  

  其中,视频用户产生的内容通过短视频平台进入海外网友视野,影响力不断提升。以李的短视频为例,她的作品有效地融合了中国文化和乡土风情,让都市人在灵魂中找到了归属感,同时也让外国网友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的田园氛围,堪称网络传播时代的中国式“田园诗”。她的作品并没有刻意宣传中国文化和传统技艺,而是用自己的劳动和淳朴的乡村形象为全世界的粉丝提供了一个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她的经历值得借鉴。   

  

  发挥短视频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作用,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增强跨文化认同。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造融汇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更充分、更生动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精神力量。短视频不仅可以展示中国的形象,还可以展示中国的故事以及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力量。“阿木爷爷”,一双巧手,不用钉子,不用胶水,用榫卯技术把普通的木头变成精美的工艺品,让外国网友惊叹这是一门神奇的“中国功夫”。他也被称为“当代鲁班”。相关视频让国外网友看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中国传统技艺,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艰苦生活、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阿木爷爷”开放谦虚,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了跨文化认同。李的视频也让外国网友感受到了中国人勤劳勇敢自强的民族精神。   

  

  发挥短视频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作用,需要拓宽多元化传播渠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传播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性。因此,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与融合媒体的深度融合,创新内容传播模式,增加受众新鲜感,增强受众互动性,至关重要。只有创新理念、内容、体裁、方式、手段、格式、制度和机制,做到既有思想说服力和文化感染力,又有道德感染力和情感穿透力,才能赢得人心,凝聚共识,让中国形象更加生动、更加贴近。   

  

  据统计,2021年,美国抖音用户数量超过5000万。2021年1月,来自TikTok和海外的抖音在全球AppStore和GooglePlay上赚了近1.28亿美元。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立体的传播渠道,在连接海外受众与中国文化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效率。既要传承又要国际化,既要创新又要坚持,既要内涵又要多元化,推动中国故事和声音的全球表达、区域表达和聚焦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同时,要创新体制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国外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多种方式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中国立体形象。   

  

  基于新的信息传播手段,短视频平台可以根据相关特征、环境特征和热点,系统筛选出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传播路径转变为“点对点”的社交网络传播,充分发挥渠道分发和表达机制优势,融合纪录片、文艺片和商业片,文化渗透力强。未来,短视频平台有望成为全世界人民接触中国文化、认知立体多彩中国的重要渠道,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