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我还会讲讲使用Apple Watch的体验‘/   

  

  序   

  

  在购买产品之前,找一个理由――为什么我需要买一块Apple Watch?坦白说,在Apple Watch刚发布的时候,我没有考虑购买,原因如下:   

  

  *苹果新产品线一般只在第三代成熟。   

  

  *智能手表不仅仅是我需要的。   

  

  *原产品硬件性能不足。   

  

  *电池寿命不够长。   

  

  *设计不够美观。   

  

  但是苹果手表今年发布了,   

  

  Series4(以下简称s4)与上一代相比有了显著的改进,尤其是在屏幕和电池寿命方面。所以我想国庆期间去香港旅游的时候会买。   

  

     

  几个月后,我还会讲讲使用Apple Watch的体验‘/   

  

  购买选项   

  

  毫无疑问,对于选择困难的人来说,选择购买AppleWatch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各种4G/非4G、运动版/不锈钢版、香港版/中国银行……我们来详细看看每个版本,哪个版本是你的菜。先定义你的需求。如果你的预算很充足,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段,根据自己的长相来选择。   

  

  4G还是GPS?   

  

  苹果   

  

  从第三代开始,Watch支持虚拟Sim卡功能,无需手机蓝牙连接即可正常使用,可以正常发送微信消息,甚至打电话。以中国银行44毫米运动版为例。4G版价格比非4G版(3499vs4299)多800元。我觉得如果预算充足,可以优先购买4G版,这样使用场景会更加丰富。但是如果预算不足,我觉得4G也没有必要。毕竟从我个人的使用场景来看,我几乎不会离开手机。   

  

  而且考虑到内地已经开通eSim服务的城市不多(电信:上海、广州、成都、南京/)。   

  

  联通:上海、广州、长沙、深圳、天津、武汉、郑州),对于大部分小伙伴来说,可以购买GPS版(价格也有优势)。   

  

     

  几个月后,我还会讲讲使用Apple Watch的体验‘/   

  

  香港还是国家银行?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单单拿香港版和中国银行比。其实如果有渠道,港版自然会比中行有价格优势。但是在苹果,   

  

  手表,不能单纯考虑价格。如上所述,我最初的计划是在香港的一家苹果商店购买4G版的苹果。   

  

  手表,但到了店后,店员告诉他,“在香港购买的4G版Apple Watch只能在香港本地使用,不能在已经开通eSim服务的广州使用。”   

  

     

  几个月后,我还会讲讲使用Apple Watch的体验‘/   

  

     

  

  但回来后查询官网发现,今年港版和中行的硬件版本和A2007/A2008一致,所以港版苹果。   

  

  在eSim已经开通的内地城市,手表可以正常使用。看来苹果店里的蓝精灵也不靠谱.(后来LZ被蓝精灵忽悠,不敢在香港买4G版,GPS版当时没货,最后在广州买了中国银行的GPS版)。   

  

  还是铝合金不锈钢?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预算,二是审美。坦白说,如果预算充足,我会优先选择不锈钢版,因为我觉得不锈钢闪亮的外观更适合做手表,佩戴起来也更精致。但现实是,以44mmGPS版本为例,不锈钢比铝合金版本贵2400,闪亮的不锈钢外壳更容易磨损。综合考虑后,在铝合金和不锈钢之间,我选择了铝合金版的深空灰。   

  

     

  几个月后,我还会讲讲使用Apple Watch的体验‘/   

  

  运动型的欧尼克还是爱马仕?   

  

  论能与苹果匹敌的鸡贼。硬件方面,三者完全一致,除了价格明显,区别在于其匹配的表带和特色表盘,耐克版和爱马仕版的独特表盘,以及普通的运动版。运动版和耐克之间,按表盘和手表。   

带选择,但根据身边购买了Nike+的小伙伴反馈,洞洞表带更容易藏灰。最后我选择的是黑色硅胶表带的运动版。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就是上图这款,官网名字叫【深空灰色铝金属表壳搭配黑色运动型表带】好长的名字……

  

优点

  

好上文废话这么多,下面要进入正题了。使用了2个月之后,到底Apple Watch带给我的使用感受都有哪些?从优点上看,主要有以下4点。

  

* 内敛的外观设计

  

首先,从外观上看,对比其他友商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的外观设计更倾向于内敛,日常搭配运动装、休闲装或者职业正装都不会显得非常突兀,而且在第四代上厚度变得更轻薄了,视觉上观感也更好。而作为对比,例如佳明等运动手表,可能在运动细分领域功能比较全面,但不太好搭配非运动装。引用DiyTale的作者王一的一句话:Apple

  

Watch 是买不起名表的情况下唯一不跌份的选择。深以为然。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 圆角全面屏

  

圆角全面屏是苹果未来十年的设计趋势。这种风潮是从去年iPhone X开始,蔓延到Apple Watch,再蔓延到今年的iPad

  

Pro上。我预感苹果日后甚至会更新一款带圆角全面屏的电脑显示器(在MacMini说明书中已经出现了)。毫无疑问,圆角全面屏是一种回不去的体验,一旦你看过,再回去看旧版的Apple

  

Watch屏幕,仿佛像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 没有焦虑感的续航

  

Apple

  

Watch的续航一直是充满争议的。在此前几年我也犹豫这个原因,一直没有考虑入手。我认为作为一个手表,一天忘记充电第二天就没法用,这显然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但在我使用GPS版Apple

  

Watch的过程中,电量并没有让我产生焦虑感。我日常的使用习惯,早上7.50左右出门(满电),一直使用到晚上8.30左右回家,电量基本还会剩余70%左右。那这个耗电速度测算,使用2天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可能有些小伙伴还是会觉得2天续航太短,但我认为1天的续航时间与2天的续航时间还是有本质区别。你可以类比如果你手机的电池能让你放心使用2天,那必然能大大减轻你的续航焦虑。

  

* CPU 提升明显

  

我并没有使用过前代的Apple Watch,但据网上反馈,前代Apple Watch使用起来比较卡、慢。这种情况我在Apple Watch

  

S4上并没有遇到。常用的应用包括微信、支付宝等反应都比较快,没有遇到卡顿的情况。唯一有点不爽的地方是微信抢红包不够手机上块,猜测可能是微信这种即时通讯的应用打开后需要先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刷新,像抢红包这种事可能就会慢1~2秒。(感觉错过10个亿哈哈哈)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 其他

  

是不是说Apple Watch就没有其他优点了呢?不然。例如通知提醒、方便的信息查看、ApplePay以及可定制的表盘选择等等,我认为都做的不错。

  

但需要注意的有两点,其一,Apple

  

Watch上的通知信息默认是全部App都打开的,这会让你手机上的每一条通知都会同时推送到你的手表上――对,每条垃圾信息都会震你一下。所以我一般都会把大部分的App在手表端的推送通知关掉,只留微信、支付宝以及一两个银行App,确保只有最重要的通知才需要在手腕上震我一下。(尽管如此,还是会收到不少垃圾短信)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其二,在使用习惯上,使用Apple Watch需要特别注意。在国内,与人交谈时频繁的看表有特殊的含义,刚开始使用Apple

  

Watch时我老忍不住手表一震就想去看,让一同聊天的朋友误认为我赶时间还有别的事情。我认为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重新学习一项技能,例如手机微信来了能忍住先不看,手表震了能忍住先关注眼前的朋友。

  

不足

  

前文提到Apple Watch的5点优点,那使用Apple Watch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呢?我同样总结了4点,下文正要细述。

  

* 鸡肋的运动提醒功能

  

毫无疑问,Apple Watch的运动功能做的足够出色,相当一部分朋友购买Apple

  

Watch主要就用被他的运动监测功能所吸引。但与我而言,运动提醒功能则略显鸡肋。当你的Apple

  

Watch首次与手机配对之后,手机上会自动安装一个叫“健身记录”的App――对,就是很多朋友熟知的三个圆圈――活动、锻炼、站立。在使用Apple

  

Watch的初期,我相信你会很有动力每天去完成这3个圆圈,但是久而久之,你发现就算没完成也不会怎样,逐渐的就不会太在意这个功能了。

  

而现在,这个功能还是会时不时的在我正忙的时候弹出来让我站起来一分钟,或者在我午睡的时候弹出来告诉我深呼吸一分钟,似乎充满着自以为是的“智能”与苹果式的黑色幽默……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 官方不支持第三方表盘

  

虽然我承认苹果官方的表盘设计有部分还是不错的(例如我非常喜欢的彩色系列、大文字系列、简约系列以及实用系列)但是其余的表盘设计似乎更注重美观需求而不够注重实用性――特别是今年Watch

  

OS5新增的“火与水系列”、“烟雾系列”及“液态金属”系列,明显的为了表盘酷炫连时间是几点都不能一眼看清。

  

我希望苹果能在未来退出官方支持的第三方表盘商店。目前国内已经出现非官方的表盘商店,虽然上线初期很多表盘的设计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明显感受到有第三方设计师的加入,Apple

  

Watch的表盘生态才会更加具有活力。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苹果官方表盘商店Vs第三方表盘商店

  

* 缺乏痛点创新,持续使用动力不足

  

体验创新可以分为三类:痛点创新、痒点创新以及兴奋点创新。坦言,我认为Apple

  

Watch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痛点创新,更多的是痒点创新――有他更好,没他也能凑合。消息推送不是痛点、运动计步不是痛点、看时间更不是痛点。所以久而久之,客户会逐渐缺乏持续使用、甚至持续更新的动力。如果每年常规更新的Apple

  

Watch都是这些功能,那我还会继续更新吗?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 其他

  

其他方面更多是使用细节体验上的小毛病。例如,支付宝APP允许你把支付付款码作为一个小工具放在常用表盘上,这样使用的时候只要点击,就能在手表上直接显示付款码,非常方便――对,理想情况下是这样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时候你把付款码亮出来,伸手去让收银员扫的时候,屏幕自动就灭了……真是装腔失败,迷之尴尬。

  

配件

  

* Apple Care

  

当我在实体店购买Apple Watch的时候,店员极力建议我一同购买适用于Apple Watch的Apple

  

Care(目测是其中一种kpi?)那到底什么是Apple Care?略过官网上繁琐的文字,简单介绍一下:

  

* 保修由一年延长到2年。

  

* 2年内如需换屏幕,仅需528元。(按店员说法如无AppleCare换屏需要2000+元)

  

* 2年内电池如下降至80%以下,可用换电池名义进行整机更换。(店员原话)

  

如果预算允许,我建议选择AppleCare。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Apple

  

Watch表面玻璃戴在手上难免会磕碰,有AppleCare能更放心使用。其二,如日后考虑出二手,有AppleCare也能获得更高的回收价格。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 Apple Watch表带

  

表带没有必要在苹果官方购买,目前TB、JD等渠道都有大量的第三方表带可供选择,性价比都比官网购买要高得多。表带我买了不少,从上至下分别是:仿DW的尼龙表带、官网同款的黑色不锈钢表带、官网同款魔术贴表带、原装运动硅胶表带以及我最常用的皮质蝴蝶扣表带。更换不同的表带用于搭配不同的服饰,可以把同一个Apple

  

Watch带出不同的风格。像平常上班我会用皮质表带或者不锈钢表带,周末更喜欢用魔术贴表带。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 贴膜、保护壳等

  

不建议购买贴膜与保护壳。目前网上可以买到的Apple

  

Watch贴膜,主要有普通玻璃膜、3D玻璃膜、水凝膜3种,实际体验下来无论是手感还是外观,都没能达到很好的使用体验。再者如有购买AppleCare,使用2年左右可以免费更换整机,也没有必要降低使用体验。

  

我唯一购买的配件是一个硅胶的Apple Watch充电底座,能够让你的Apple Watch在充电时作为一个桌面电子表,TB仅需20多元,推荐购买。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不推荐购入:(从左至右)保护壳、玻璃膜、玻璃膜、水凝膜。其中保护壳会硌手、玻璃膜会有白边、水凝膜会起边。

  

  

个月后,也谈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 />   

推荐购入,非常适合放在书桌上使用。

  

总结

  

以上是我使用Apple WatchS4两个月以来的一些体验,我相信Apple

  

Watch不是一款面对所有人的产品,就目前而言,对大多数人也不是一款非卖不可的产品。我建议可以结合上文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购买。如今手表早已不满足于看时间这一功能,它更多是对于你穿衣打扮的一种配饰。什么样的手表适合搭配什么样的衣服?反正,Apple

  

Watch肯定不会是你唯一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