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小孩子给奥特曼报了仇,把他电视砸的视频放到了热搜。
网友评论说家里也有类似的可爱娃娃,有的娃娃还摔坏了不止一台电视机。
下面也有很多网友评论,过早给孩子看视频好不好?
至于在幼儿教育中看视频,相信90%的家长都会选错答案,认为看视频好。
因为视频中有很多漫画,可以让调皮的孩子保持安静,引导他们模仿一些动作和语言。
众所周知,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视频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不断调整儿童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
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他所接触的事物会不断发生转变.
2~3岁的孩子喜欢问是什么,说明他们的知识水平仅限于追求个别事物的特点。
4~5岁以后孩子提出的问题类型变成了为什么。孩子们渴望知道的东西与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可以超越世界上的一切。”
根据其自主性、新颖性和创造性,想象可以分为再创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重构想象是指根据原始经验或成人的言语描述形成的想象。
比如,当孩子看到一只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按照大人的语言描述,孩子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当他再次遇到鸭子或类似鸭子的玩具时,他会主动把它们放入水中,让它们游泳。
想象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独立的思维过程,它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整合成一个新颖独特的形象。
比如孩子学画画的时候,会把头发画成竖线,这种竖线大多来自于孩子平时看到长在地上的草或者其他植物。
对于幼儿来说,头发也应该立在头皮上。如果这种创造性的想象及时得到大人的鼓励,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动画视频虽然精彩,但对于失去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
视频中的奥特曼、超闪、光头强等画面都是提前设定好的人物,他们带来的故事也是设定好的。
这种设定的情节阻碍了孩子的想象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惰性的思维。
奥特曼打怪兽的视频可以说影响了很多人的童年。小时候也是奥特曼的崇拜者。
但是我10岁左右才看奥特曼,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电视剧里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
为奥特曼复仇,但热搜上的娃娃只有2岁左右。严格来说,它还是一个大婴儿,甚至不是婴儿。
他完全没有分辨视频和现实的能力,只能凭感觉行动。
更无奈的是,即使被父母打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打。下次遇到怪物打奥特曼,他也会砸电视。
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3岁之前,不要给孩子播放有暴力倾向的视频。
孩子看视频的时候,最好有选择地播放,比如一些教育类的动画片,家长可以陪着讲解,引导孩子前进。
视频播放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年龄越小,注意力越不集中。
另外,孩子在看视频时很容易引起模仿欲望,比如模仿视频中的动作和语言。
我记得我儿子看了一会儿《熊大熊二》,喜欢模仿光头强。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模仿视频中的好的方面,比如有礼貌,和大人见面后打招呼。
我们应该停止不良模仿,不要让孩子任性发展。
很多孩子都是从视频中学会骂人的,有些成年人把骂人当成乐趣而不是阻止。这种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心理学家建议:幼儿早教尽量不要观看视频.而应该从其它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第一、合理安排时间,陪伴孩子游戏。
现代博弈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和认知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理论认为游戏对于儿童的人格有重要意义。
他们认为游戏可以获得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可以控制现实中的创伤体验,从而促进孩子人格和情绪的健康发展。
认知学派理论,强调游戏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游戏练习和巩固获得的能力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
c728e670ba71afdd8ca' alt='利用早教视频,对幼儿提前教育到底好不好,真相是这样的' />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包括童年时期,父母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和学习的能力。
游戏是联结亲子关系的纽带,大人在和孩子游戏的过程中,会释放更多的爱和快乐。
这种情感传递给孩子后,孩子也会增加爱人的能力,会在游戏中更多的释放自己的天性,和父母进行更多的互动。
研究发现,经常和父母一起游戏的孩子比那些不和父母互动的孩子聪明很多,而且性格更加阳光开朗。
父母和幼儿多进行各种形式的游戏互动,可以让幼儿更加健康成长。
第二、利用绘本优势,从小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作为知识传播的一种手段,绘本和视频最大的区别就是,绘本可以让幼儿进行主观想像。
绘本上的画面可以让幼儿进行创造想象,也可以根据大人的描述进行再造想象。
绘本多半是父母精心挑选的有意义的故事,对提高幼儿的认知和发展都有积极正向的作用。
大人和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还可以根据绘本画面上的内容,有目的的提问。
亲子之间的多回合沟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更好的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
幼儿在读绘本的过程中也会慢慢爱上阅读和思考,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借助各种玩具,锻炼孩子动手能力
生活中幼儿的动手能力越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多,认知水平也就提高的越快。
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的。
他们动手接触的事物越多,越容易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自己的想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幼儿拼装积木,他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区分颜色和形状,还会根据图片提示,反复实验和拼装,直到成功。
整个过程不仅要锻炼他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要调动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动手拼装玩具的过程,还间接锻炼了他的专注力和意志力。
幼儿早期,这些细微的锻炼看似不起眼,但如果能长期坚持,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教育是父母引导人类幼崽认识世界的第一扇大门,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在陪伴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帮助幼崽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