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看视频挣钱app网站 视频播放量赚钱软件

  

  最近发表的103010白皮书: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是通过艰苦奋斗实现的。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美好的生活中奋斗。   

  

  小康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你和你身边的人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的真实生活。央视新闻栏目:《中国的全面小康》,讲述生动的小康故事。   

  

     

  

  今天的故事从11年前的一张照片开始。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0年,在网上广为流传。照片中,重庆“邦邦”冉光辉背着100多公斤的货物,领着3岁的儿子在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旁走下梯子。有人说:“他肩上扛着生命,手里握着未来”。11年过去了,现在,他的生活怎么样了?   

  

  “肩扛生活,手牵未来”   

  

  他和儿子的照片被大家熟知   

  

  冉光辉原本在家乡重庆垫江当农民。农闲时节,他去城里的码头和商场帮人挑货,补充家用。2009年,冉光辉为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举家进城。   

  

  当时已经40岁的冉光辉,到重庆市里做起了全职“棒棒”。   

  

  最初几年,冉光辉一家租住在一个破旧的棚户区。在一个租来的小房子里,一家人住在拥挤的地方,孩子们只能在炉子旁边摆一张小桌子,靠着厨房的灯光做作业。当时的冉光辉一直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2015年,冉广辉和很多“邦邦”租住的棚户区被拆除。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冉光辉努力工作。   

  

  一年365天,冉广辉几乎350天都在搬运和运送货物,风雨无阻。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出门揽活,有时深夜还在忙碌,最辛苦的时候甚至连续24小时没有睡觉。   

  

  搬运货物时,冉广辉大部分是裸体的。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他也会脱下衣服,用力抓住麻绳。“不是你不谈文明。衣服穿起来会打滑。最好脱下来。”每次搬运完货物,他都会迅速穿好衣服,等待下一笔生意。   

  

     

  

  一年四季用手抓货,冉广辉的手掌不仅有老茧,手指关节也严重变形,像竹子的关节,每个指骨都向外凸出。但正是这种鹰爪般的韧性,才能保证货物被牢牢抓住。   

  

     

  

  冉光辉的腰曾经因为长时间弯腰搬重物而出现问题。当他生病时,走了几步就感到疼痛。即使困难重重,冉广辉也从未想过放弃。   

  

  “虽然干的活比较辛苦,基本就是靠力气挣钱,但每当想到通过自己的打拼,能让老婆和孩子过得更好,也就不觉得累了。”   

  

  当时,因为冉广辉的妻子在餐馆工作,无法照顾孩子,冉广辉就带着儿子冉俊超去搬运货物。冉光辉说:“做好本职工作,自由自在。我随时带着孩子一路走来,一边拿货一边抱着他。”   

  

  一包一包地扛   

  

  他扛出市中心一套房   

  

  带着一袋货物,2016年,冉广辉贷款在重庆最著名的地标“解放碑”附近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二手房。   

  

  冉广辉特别珍惜这栋房子,儿子不用再蹭厨房的灯光做作业,一家人也不用担心下雨漏水,不愁没地方洗澡。.   

  

  他的妻子曲还记得,搬进新房的第一天,夫妻俩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很久,相视而笑,笑得她流下了眼泪。   

strong>“这个家不容易,是他辛辛苦苦扛出来的。”

  

  

有了房子,便有了主心骨。虽说现在还有不少房贷要还,但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现在房贷越还越少,生活压力比以前轻松不少,满开心。”

  

拒绝当网红

  

“我就是个下力气吃饭的人”

  

随着越来越多媒体关注,冉光辉也变得小有名气,有人曾请他全职做商业代言,承诺保底收入,提成还不少。大伙都劝他去:“老冉,这不比干活轻松多了,还不赶紧去!”面对纷至沓来的邀约,冉光辉拒绝了,他说,

  

“当网红不适合我,我就是个下力气吃饭的人。棒棒(这份工作)虽然累,但靠自己的双手,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

  

  

当被问到还准备干多久的“棒棒”时,冉光辉想了想说,“干到干不动的时候再说,现在先把儿子培养出来”。提到读初三的儿子,冉光辉满是骄傲,

  

“孩子很懂事,假期做完功课还会帮我们煮饭做家务”。如今,冉光辉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干活,给孩子多攒点钱读书。

  

今年7月下旬,河南水灾,冉光辉还主动捐款1000元。冉光辉说:“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尽我所能,虽然钱不多,也是我一份心意。”

  

  

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才能创造幸福。

  

冉光辉用自己的力气,让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他其实是很多平凡中国人的缩影。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小家齐心协力、不懈奋斗,小康的美好愿景终于成为现实。

  

  

△总台记者陈杨、王宏超拍摄

  

监制/徐冰 主编/马文佳 米莎

  

编辑/潘梦莹 视觉创意/潘杨

  

校对/高少卓

  

图文内容综合自/中国人的一天、上游新闻、微渝中、视觉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