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风格的定义 风格形式

  

  文|元来酱。   

  

     

  

  美是——我一看到它,就愿意为它付出一切,不求回报。纪伯伦。   

  

  美的本身即是人生的安慰与愉悦。它不只是感情之宣泄或淨化,而是感情本身变成主动生活的一部分,升华至新的境界,从而得到丰富的生活,以及丰富的感情力量。   

  

  美与善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支柱。在过去,中国人相信善良和美丽是第一个真实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中国文化是美丽的艺术文化,中国学术也是艺术的,具有不可动摇的理论和价值。   

  

  然而,当功利主义和快速科技的心态过度支配我们的生活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时,我们只会重视工作的结果或达到某种目的。   

  

  这往往让我们的心情无法停下来,享受当下的美感和欣赏美的快感。   

  

  殊不知寻找美、欣赏美的态度,反而能让我们在工作、情感、生活遭遇到瓶颈时,除了有个喘息和疗伤的寄托,同时看开或看淡某些事,在思想上也得以升华。   

  

     

  

  美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态度,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此,对于美好的事物,我们要问:你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你知道它是否美丽?   

  

  静心观物,“心”集中在那里,美感就在那里。   

  

  那么,你的心找到美了吗?让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何处寻美》告诉你,在拥挤的城市里,你能感受到山水与诗意的交融。   

  

  宗白华(1897年1986年),美学家、哲学家、诗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他的美学作品牢牢抓住了中国美学的灵魂。他是20世纪中国唯一建立自己美学体系的美学家。   

  

  宗华的美育思想是探索后世美学的影响,从而丰富中国美育理论的内涵,解决美育问题。   

  

  他是中国哲学思想家之中,出入西方美学理论,对中西方美学多层次的理解、对比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见解。   

  

  他是以教育兴国为目标,为美学火上浇油的代表性学者。后来,他被称为“世纪美学的行者”。   

  

  宗白华与朱光潜对中国美学的研究合称为“美学双峰”,也被认定为继民初的梁启超、蔡元培、 王国维之后,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界的巨擘。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是18世纪哲学家作为专门研究美和崇高的学术而研究的,其中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品,还有自然界中的事物。   

  

  美学最初是哲学的一部分。这是西方学术传统中的一种从属和分类关系。在中国学术思想中,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中国美学也根植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和哲学之中。   

  

  “世界上还有比中国文化的美好精神更有价值的东西吗?中国文化让人们本能地发现事物的旋律秘密.这是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这样说过。   

  

  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   

  

  “道”体现在生活和礼乐体系中。“道”尤其表现在“术”上。   

  

  辉煌的“艺术”赋予“道”形象和生命,“道”赋予“艺术”深度和灵魂。   

  

  道是宇宙的灵魂,生命的源泉,美的本质。   

  

  然而,这个“道”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实体,也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虚体。   

  

  宗白华说中国古代哲人以“默而识之”的关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例如四时的运行。   

  

  古人将音乐中的五音与四季五行相匹配,将十二律赋于十二月,使我们一年中的生活融于音乐的律动之中,感受到内在的隽永、可贵、充实、美好。   

  

     

  

  中国艺术也因这些来自先秦从孔子、孟子、庄子、老子以至 《中庸》 所赋予“美”的意义,而建立艺术上的中国独特的风格与形式。   

g>

  

孔子以“仁”说明人的内在,在此空间下才能容人、容物、容天下。

  

老庄思想的“无”与“道” ,除了关照着世界的旋律,也将精神生命结合于自然的旋律。

  

又如在绘画上有所谓的留白和虚实相应,使整张有限的画面上都呈现无尽而整体的天地。

  

书法虽仅是线条的变化,但就在这变化中不只表现出生命的律动,也呈现出一完整圆融具有生机的空间。

  

至于建筑、园林在空间的处理上,如《考工记》里描述的飞动之美,或建筑和园林艺术处理的空间之美,都体现了老子之“道” ,即是生命的节奏。

  

谈中国美学若不从此处入手,怕是无法通透。更何况艺术通常是人的思想形象表达,而思想往往为艺术形象的内在指导。

  

思想与艺术可以相互渗透,交互影响,而后将每一时代的特殊风貌,透过作品具体地呈现出来,成为每一时代,每一民族的最明显的见证。

  

宗白华在《何处寻美》里所写的人文之美、艺术之美、书画之美和音乐、建筑之美,就是泰戈尔所言之“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

  

  

>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它以感性的形式表达艺术对生活独到的认识,以及艺术对生活中的美的发现。从而丰富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及美的享受。

  

美的欣赏除了情感的洗涤之外,它还包含了智慧的启发。

  

例如在读了某首诗、看了一幅画或读了某本小说之后,除了感动之外,我们或许还会“若有所得”之感。

  

也许不太能清楚地说出到底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不过却触发了我们某种知性的理解。

  

《何处寻美》收集了宗白华先生一生主要的美学文章,谈及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艺术的价值结构、空灵与充实,诗歌、书法的空间议事与美感等。

  

这本书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特点的研究与把握、对中国和西方美学思想的比较,均达到了十分精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