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拍摄视频角度技巧,视频拍摄的8个小技巧

  

  大家好,我是太空橙。   

  

  每个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数码发烧友。今年我入手了一个大玩具,就是特斯拉的Model Y,所以我也在网上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的视频体验。   

  

     

  

     

  

  你可以搜索我的Tik Tok或者同名油管。俗话说,如果一个工人想做好工作,他必须先磨工具。既然他已经决定做一个视频,他必须有一个好的相机。   

  

     

  

  于是,我买了2020年最火的VLOG相机,索尼ZV-1。对不起,我必须告诉你,这一个已经化为灰烬。   

  

  告诉我为什么:   

  

  1.虽然自带防抖,但是防抖效果很差,很多图片都是剪的;   

  

  2.非广角,不同视角拍摄视频切换麻烦;   

  

  3.自带的电台效果很垃圾,让我买了罗德无线GO;又来了。   

  

  4.之前的原因造成机器笨重,室外拍摄机器和镜头容易磕碰,买了兔笼;   

  

  5.视频导出比较麻烦。很多时候,短视频只是为了获得时效性。一次手术后,热点就没了。   

  

     

  

  我决定用iPhone来拍摄,我也讲了原因:   

  

  1.可以直接拍摄杜比视觉的HDR视频;   

  

  2.直射效果好,色彩诱人;   

  

  3.可以直接剪辑编辑,一次完成字幕,发布Tik Tok;   

  

  4.悬挂式VLOG摄像头,具有防抖效果;   

  

     

  

  今年新iPhone 13 Pro发布后,我直接买了两个作为主副座椅。   

  

     

  

  主要车型直接顶配,购买1T版本,不再害怕没有储料能力。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为什么没有得到续航更长的13 Pro Max,主要是因为机器太重,日常使用感觉不好。   

  

     

  

  不过手机毕竟是手机,也有一些缺点。   

  

  1.人生感人;   

  

  2.拍摄一些特定的场景,稳定性还是不够;   

  

  所以我决定买一个手机云台。   

  

  目前市场上最火的最新手机PTZ是DJI DJI的OSMO Mobile 5和振迪后续。   

  

  (以下简称OM5和S1),只是为了搭配两款手机。   

  

     

  

  首先在外观设计上,两款手机PTZ是主打设计,尺寸比后续的S1更小,整体设计更扁平,更容易放在书包或者口袋里。   

  

  重量方面,两款产品差不多都是290g,但是两款产品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   

7cc009c4f4bbdf5221af2f93465' alt='油管汽车博主真实经历告诉你:为什么推荐用手机+云台拍视频?' />

  

  

  

我书包上方有个小口袋,S1可以装的进去,OM5就有点大了。

  

  

  

给大家演示一下S1的展开和收纳。

  

  

OM5相比于前代的重量减轻了100G,但是却阉割了电池,缩小到1000mAh,另外给手机反向充电的功能也没了,所以在乎手机续航的同学,还得给iPhone额外配个充电宝。

  

但是OM5内部塞了一根延长杆,所以出门游玩自拍更方便了。

  

  

S1的设计则更独具匠心,考虑的也要比OM5更完善,首先是底部内置了微型三脚架,在拍摄一些延时视频,直接架好手机就行;而OM5还需要再带一个三脚架。

  

  

其次,S1的USB-C接口支持双向充电,最快支持18W的iPhone快充,换句话说,它还是个移动充电宝。

  

实测了一下,可以给iPhone 13 Pro充进60%的电。

  

当然也支持运行时充电,但是功率限制在5W,可以满足正常的拍摄。

  

  

S1的侧面还内置了无线充电板,支持QI协议充电,可以给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最快功率达到10W。

  

所以买了S1,其实也就省去了充电宝,一机多用,这点特别好评~,因为外出拍摄时,少带一样东西都很开心,减重!

  

  

两款手机都是使用磁吸手机架跟云台连接。

  

  

S1的配件要更丰富,不仅有磁吸手机架,还有专门的磁吸手机壳,车载支架,三脚架这些,大家就看自己的使用场景了。

  

  

OM呢,则是新增了一个补光手机夹,三种色温,适合美妆博主。

  

  

  

S1的折叠花了不少心思,电机是藏在正面的盒子,每次使用要按照机身上的标识进行翻折,前面有动图展示,熟悉了就好了。

  

  

OM5的折叠和翻转一看就懂,小白要更容易上手。

  

  

  

S1和OM5的按钮操控区都放置在机器的手柄上,OM5的手感要更好,S1太扁平了。

  

  

两款云台都有专用的软件,相比于自带相机有更多的模式以及教程。

  

  

先说说OM5,经过了五代产品的迭代,软件无论是UI还是模式,都显得非常成熟,可以快速的调节拍摄的模式,分辨率,帧数。

  

  

  

同样内置了多种拍摄教程,比如城市、探店、海边等等,小白可以完全跟着来照葫芦画瓢,快速学习拍摄技巧。

  

  

S1同样支持App控制,内容也同样丰富,可以快速的开启「手持拍摄」、「智能跟随」,功能上甚至比S1更丰富一些。

  

  

  

这个「智能跟随」功能很傻瓜,只需要点击屏幕上的跟随键,就能自动识别主体,进行跟踪。

  

当人物到达屏幕的边角时,云台也会跟着转动,全程不需要人为操作。

  

  

同时被拍摄者,也可以通过伸出手掌来激活跟随功能,导演就不需要喊Action了,随时开拍。

  

  

目前S1支持三种手势,分别是V字拍照,L型录视频以及手掌自动跟随。

  

  

给大家演示一下拍照和录像,识别的速度很快。

  

  

录制视频可以L型+手掌跟随一气呵成,减少了流程,提高了拍摄的效率,可玩性和创意方面,我觉得S1要远胜OM5。

  

  

不过教程方面,相比于OM5就少了很多,不过胜在产品教学很丰富,一遍看起来,该会的全会了,但是拍摄手法这些就需要自己领悟了。

  

  

下面说说两者的实际体验。

  

  

第一个还是前面说到的手感,OM5的人体工学性设计更好,长时间握感更舒服,而S1收纳电机的位置是镂空的,所以无名指和小拇指的位置会有点不舒服。

  

  

正面的按钮操作起来倒是都没什么问题,无论是调节云台的角度还是切换拍摄的模式,都很顺手。

  

  

OM5

  

  

S1

  

我觉得两款基本的防抖没有差距,都能提供稳定十足的画面,如果你习惯用原相机拍摄,两款都没有什么问题,作为手机云台都是非常优秀的产品。

  

  

目标跟拍功能,我觉得S1的更精确,比OM5还好用一些,更能准确表达拍摄者的意图。

  

  

另外S1的磁吸配件还能充当汽车手机支架,让手机秒变固定相机。

  

在旅游过程中,大家都是手拿着云台,不进行拍摄的时候,OM5还需要专门收纳到袋子里,而S1直接充当充电宝,闲暇时间给手机充电。

  

S的续航也是真的猛,日常可以满足一天一充,而且晚上到了宾馆,可以边自己有线供电,边给手机无线充电,连充电器都少带一个。

  

最后给大家来总结一下两款云台产品:

  

首先两款的防抖效果基本一样,无差异。

  

如果你是专业的视频拍摄者,日常需要带着云台和充电宝出门,那么S1的便携性和功能都吊打了同类产品;从此出门只需要带一个S1就可以搞定所有拍摄、充电的需求了。

  

如果你是小白用户,不会拍摄视频,也是第一次接触手机云台,那么大疆的OM5要更适合入门。

  

最后谢谢大家看完我的文章,有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