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微博视频号怎么赚钱,微信视频号怎么赚钱

  

  上周,《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了一批以体验奢华生活为卖点的炫富短视频,批评这些主播一味追逐流量,却把社会责任放在一边。打开短视频软件,滑动几下,就能弹出有价值的探店吃播视频,价值五位数的螃蟹,价值3000多元的手工面,价值8000元的烧鹅.   

  

  不同于普通的吃播,这些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贵”,不仅让日常消费不起的普通人“大开眼界”,也让这些主播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围观者。   

  

     

  

  一个博主的视频主页。   

  

  你发现这些经常拍几千顿饭的视频,很多都是精心设计的流量陷阱,砸大钱的吃喝玩乐体验只是道具。利用普通人的好奇心吸流量、接广告、带货是真的。   

  

  这些充斥着高消费内容的视频,让很多年轻人迷失了方向。专家表示,这类视频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追捧。   

  

  4月17日,被点名批评的网络名人主播“Big LOGO”公开回应称,在意识到类似内容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时,删除了部分作品,并为自己考虑不周道歉。他说会虚心接受所有的批评和建议,以后选科会更加谨慎。   

  

     

  

  一个博主的视频主页。   

  

  01   

  

  被命名的视频是什么?   

  

  “100元一克白松露”“1万元厨师特色菜”“2600元砂锅”“7.5万元一晚总统套房”……大LOGO的视频号几乎都是类似的视频。在过去的八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他经历的大部分消费都达到了几千美元,有的甚至上万。目前看视频消费金额超过30万元。   

  

  “手工面值3000多元吗?”在一段视频中,大LOGO来到了网上名人的一家餐厅。“手工面是用东海的黄鱼做的。今天,黄鱼的价格是每斤2880元……”服务员热情地介绍菜肴。大LOGO立马选了一条两斤重的黄鱼。鱼来到桌前,他拿起一块鱼,对着镜头说:“这一块要1000元。”品尝后,他陶醉了。"黄鱼的美味只有吃了之后才能体会到."然后,厨师用黄鱼原汤做了手工面,一边品尝一边赞叹美味。加上其他菜,他这顿饭一共花了5660元。   

  

  网上有很多类似的视频。其中一个吃了各种罕见的螃蟹火。去年,在一段视频中,他试图以6000元的价格吃掉一只帝王蟹。这段视频已经播放了1800万次,为他吸引了很多粉丝。此后,近9000元的烤帝蟹、近1.7万元的日本网鲍鱼试吃等视频,一次次刷新了观众的认知。他的很多视频都被播放了500多万次,目前他的粉丝已经达到了近500万。   

  

     

  

  某博主不同时期昂贵食材的视频。   

  

  02   

  

  奢侈品店视频更容易“吸粉”。   

  

  这些昂贵的视频是否在不断更新,与普通人分享生活经验?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吃播都是专挑贵的食物,吸流涨粉的速度比普通店铺快很多。顶级美食只是他们赚取流量的一种手段。   

  

  马超(化名)也是探店主播,今年1月刚刚进入高端探店视频行列。在此之前,他的粉丝数量几乎为零。“刚开始我发了三个视频试水,都是普通餐厅,人均30到50元。结果是没有波浪。第一期最高播放量只有3300次,是三个视频中唯一一个超过500次的。”   

  

  直到马超发布了“4000元理发”的视频,效果与之前大不相同。马超兴奋地说:“视频发出后,很明显‘部落虎’的播放量在上升。我是一个纯粹的‘业余爱好者’。当播放量达到几万的时候,我已经很开心了。没想到不到两个小时就突破100万,然后飙升到600万。”这也让马超坚定了制作普通人买不起、日常用不上的视频的决心。短短三个月,马超就拥有了8万多粉丝,最近几个月发布的视频数量也达到了1260万。   

  

  这一情况得到了另一位池博的充分证实。这次播出前期发布的视频内容比现在更接地气,基本都是火锅、烧烤、路边小吃等便宜的餐厅。但是这样的吃播太多了,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点赞量从几千到一两千不等。转折点发生在他去年6月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有一次300元吃了一两块牛排,点赞量一下子达到了42万次。此后致力于高端店铺探索,每一个视频的点赞量都会超过1万,有的甚至达到几十万。   

  

  这部《赤波》凭借视频系列《战壕里的吃喝体验》迅速走红,粉涨速度惊人。去年7月中旬,某平台粉丝数只有200万,8月中旬突破500万,去年10月初突破1000万。目前粉丝数量已经超过2700万。   

e/SV6w6ve29t2vQv' alt='一份手擀面3000元,“炫富短视频”靠啥挣钱' />

  

↑某博主增粉迅速

  

03

  

粉丝成规模就可快速变现

  

这些吃播频繁进出高档场所、吃顶级珍馐的日常操作也招来不少网友的质疑和诟病:“天天都这么花,这得多少钱啊?”“他一餐饭是我们普通人一两个月的工资啊!”“这就是演戏,帮人家打广告啊。”

  

“一期视频的成本要成千甚至上万,难道不会吃垮自己?”不少网友在看完视频后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记者调查发现,在一掷千金背后,其实有远不止千金的回报。

  

一名刚刚步入高端探店短视频行列的吃播介绍,他目前还处于“养号”阶段,光是探店体验的花费,已经达到十几万元。虽然目前还未获得收益,但他坦言,“前景”很可观,因为“高端定位”的吃播视频涨粉很快,有了粉丝有了流量,通过商业合作换取利益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对于有一定粉丝基础的高端探店吃播而言,接商业推广已成了一种公开透明的操作。他们有的会在主页介绍中注明商务合作的联系方式;有的会在主页商品橱窗中推荐商品,点进去即是购买链接;有的则会在推广视频右上角加上“合作”的标签,点开视频后可以看到创作团队中也有商家参与。

  

记者在数据平台查询发现,某位拥有千万粉丝的高端探店吃播,最近3期带货直播的销售额为5.8万元,此前他还曾有过一场直播销售额就达十几万的“战绩”。而且,这位吃播的收入来源远不止于此,在视频中常常能看到他突兀地转换话题或拿出手机,加进和视频主题无关的游戏推广或购物平台的广告,并邀请大家“快点评论区链接,跟我一起玩吧”;而他评论区的置顶消息,就是游戏的下载链接。

  

不仅如此,还有吃播凭借探店攒起的人气开起了网店,他们的动态中常常能看到店铺上新的广告。还有人甚至借此成为某种酒的中国区总代理,在他的网店中,一款被称为“镇店之宝”的酒,月销量能达3000多瓶。

  

04

  

专家:莫为他人做嫁衣

  

作为吸粉迅速的大号,想要通过他们推广宣传的餐饮店自然也不在少数。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永亮推测,这类视频中的部分消费可能已经和商家互免,甚至有可能是商家出钱邀请吃播来打广告的。

  

南锣鼓巷某网红餐厅的老板王先生介绍,他曾在前年找一位微博粉丝量100多万的吃播做过广告。按之前的行情,粉丝量基础比较好的主播,一般是1万至5万元发布一条,例如拥有千万粉丝的某主播,一条宣传视频的费用在3万元左右。王先生说:“宣传视频发布后,效果特别好。发布后的两周内,平均营业额能达到原来的两倍,一个季度的营业额能达到原来的130%。”

  

为了区分广告和正常视频,一些吃播会在某些没有广告的视频中特别强调:“此期没有广告,可以放心‘食用’。”但观看者却觉得更不放心了――如果这些视频都是收钱做的广告,还怎么保证视频中的评论都是客观公正的呢?吃人家的嘴短,这样的分享或推荐还有什么意义呢?

  

为何这类昂贵的猎奇探店视频能让主播在短时间内迅速涨粉?互联网营销专家、灰度认知社创始人曹升说:“好奇心是人的本能,新奇性消费在消费驱动力排行中比较靠前,这类视频迎合了受众的好奇心理。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大多是普通人,一方面动辄上万元一餐的视频带他们见识了不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这些超出普通人认知的昂贵食材,对人的刺激也比较强,比如一部手机卖3000多元我可能记不住,但3000多元一碗的面条,能让人一下子就记住,印象深刻。”

  

在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这股风气以后,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因为这些吃播的行为看上去并没有损害受众的直接利益,还让一些人“开了眼界”。对此刘永亮认为,这种经常进出昂贵酒店、吃顶级珍馐的视频,容易引发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不正确的消费观或形成攀比心理,尤其是心智还没有成熟的青少年,更容易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于这类视频,受众应以一种理性的心态去看待,认识到其中的营销套路和流量圈套,而非一味追捧,以猎奇的心理为他人的点击量做贡献。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对攀比炫富的不良风气做出正确的引导,如果相关视频已经对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规则加以约束。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