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受欢迎程度无需强调。毕竟2020年中国短视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08.3亿元,短视频的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短视频的运营一定要有技巧。
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吗?流量最多只有几百,但总是几千;立刻送上你的生活,就像送朋友圈一样;如何看待好的视频内容,然而根本不受欢迎,而别人随意发的内容却受欢迎?
以上:都说明短视频操作是有技巧的。
作为一个新手,肯定要有磨合期,而磨合期之前一定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关于规则的了解,就像考驾照一样,那么了解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基础规则,是每个新手必看的。
# 1.关于漏斗机构(见下图)。
Tik Tok的交通池就像一个大漏斗(倒三角)。冷启动的流量一般推荐300左右。对于新上传的Tik Tok视频,第一级将提供大约200-300的流量。当你的视频在点赞、评论、转发量、播放率等四大指标中的计算权重达到一定指标后,就可以进入Tik Tok下一阶段的流量池。
# 2,关于内容的质量逻辑。
视频角度:转换率=播放量/推荐量,综合考虑封面、标题、分类、用户精准度、内容时长、内容具体价值。
用户角度:主要考虑用户的行为,包括点赞、收藏、转发、评论,以及播放率等。加权: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
根据:视频质量会直接影响用户的行为,所以用户行为的加权得分是判断视频是否会被推送到更高一级流量池的标准。
所以想要获得更多的流量,就要学会引导用户的行为,提高视频的播放率。
# 3.关于标签和推送的逻辑。
承担:在前一个方面,内容的质量最终会落到用户的行为上。所以直接的逻辑是:视频用户用户反馈,得到视频的综合评分是否进入下一级流量池。
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视频是否匹配你的用户?这将是影响用户行为的重要因素,而这个动作是由算法自动完成的,那么算法是如何推荐的呢?主要是根据用户的标签,在算法眼里,你是各种标签的组成,视频也是各种标签的组成。最后根据标签匹配,完成视频与用户的匹配。
因此,使内容垂直非常重要。同时根据用户反馈的数据,进一步细化你的内容标签,这样会让数据看起来更好。
以上三点都有其内在的逻辑,从Tik Tok的推送机制――到我们的用户行为――再到标签和推送的机制,这些都是新手在初始操作时必须学会的。
我们是教育考生,决心做好短视频运营人才的孵化工作。后期会分享更多干货。以上的经验都是通过实践学到的。欢迎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