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红 张勤 张竞昳
评论员:杨建新,郑州外国语学校语文老师,河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
今年的作文题目,复习题目的难度进一步降低;从体裁到内容,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肯定有话要说。写作方向清晰单一,无可争议:批判“不懂劳动、不想劳动、不尊重劳动”的言论和现象,呼吁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写作对象明确:我校(复兴中学)学生;没有“陷阱”。
其中包括“3.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部分的写作将是区分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写作既要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紧跟学生的思想实际,指出产生这些思想的原因,并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有以理服人的议论文,以情打动人的演讲,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霸凌。总之,它应该体现一个18岁的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劳动观”。
先说形式。
由于考试大纲中“写作部分”表述的调整,应用文自然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去年是“给未来的年轻人写信”,今年写信的可能性降低了。因此,演讲,一个与高中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裁(升国旗演讲、竞选学生会干部演讲等。),自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所以很多人会说猜对了题目,但其实应该准确猜对写作体裁。
演讲有没有严格的格式限制?应该说没有,要求的三篇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都没有“亲爱的同学们……”的格式。
所以请没有注意到格式的同学不要惊慌。
再说内容。
话题成功避开了“五四运动100周年”、“国庆70周年”等热点,而是聚焦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劳动”话题。这样就有了德智体美劳3354的高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把“劳动”这个话题放在新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要求考生在人生第一次重大考试的考场上写一篇教育同龄人的文章(当然也是自我教育),延续了高考作文中重视“道德修养”的一贯传统。
来源:郑州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