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开赛已经一周了,大家肯定都是一样的状态:晚上熬夜看球,白天上班钓鱼,顺便以“谈球”的名义勾搭新入职的小姐姐……沉迷于明星的美丽,无心工作。
被称为“史圣美人”的西班牙明星迭戈科斯塔。
葡萄牙vs昨晚。
在摩洛哥的比赛中,大家津津乐道的另一个镜头就是奉献。你抢到了生猴子的c罗,被摩洛哥后卫贝纳蒂亚碰了一下。不知道当时姑娘们怎么想的。当菊花紧绷时,第一个想出来的是:
卧槽,这球竟然不给起跳高度数据?!不科学啊!
c罗瞬间跳起,腰部高度已经超过了贝纳蒂亚的头部。
没错,这次世界杯的电视转播真的对球迷不友好:关键数据缺失,常规的座位推拉,画面质量时不时的“丢失”……如果你恰好是一个长期沉浸在欧洲五大联赛的球迷,你可能会恍惚觉得自己已经跨越了五年前的转播水平。
但这并不奇怪,世界杯这类的大赛,向来就不是新技术的试错田.就像我们几天前介绍的“视频助理裁判”。
VAR,曾在德甲和意甲度过一年的“实习期”;而球门线技术,早在2013-14赛季的英超揭幕战中,“一球成名”。
2013-14赛季,英超揭幕战利物浦主场迎战斯托克城。比赛第69分钟,球门线技术判定利物浦进球无效,这是球门线技术首次实际应用。
“进球”足以载入足球历史。
可以说,世界杯采用的一项技术是国际足联“认可”的,而不是“酷”。如果真的是想体会那些突破现实的黑科技,边肖建议你的,或者。
趁早把目光转向五大联赛吧~
对于每四年看球一次的“间歇性球迷”,欧洲所谓的五大联赛是指英超、意甲、西甲、意甲、法甲。他们不仅代表了世界足球技战术的最高水平,而且在科技应用方面引领着世界足球的发展。
相比于世界杯有限且滞后的数据更新,联赛层面的转播已经能够借助技术手段,而实时计算出球员的奔跑速度和距离,以标签的形式,呈现在转播镜头中。
上赛季西甲第四轮,皇马对阵皇家黑社会的比赛中,转播技术向球迷展示了一波。什么是真正的“实时数据”?
去参加第61场比赛。
分钟,皇马球员在后场送出顶级长传,贝尔从自己半场开始,在远距离进攻中从外线追上对方后卫,然后用左脚轻蹭倒在地上的门将,皮球从门将头顶掠过,上演了一幕。
经典的“贝尔式进球”.贝尔背上的小标签总是实时显示贝尔的跑步速度,20公里/小时,25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
随着球的落点,进球的主要数据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没有哪怕一秒的延迟:跑步距离73米,最高瞬时速度飙升至35公里/小时以上!
这是一个相当于100米运动员的速度。粉丝们盯着屏幕惊呼,大圣走在云里,解说不需要一个“快”字来谈茧。更重要的是,边教练。
能够实时了解到球员身体状况,对于换人和阵型调整做出判断。想在争分夺秒的直播中做到这样的技术不算简单,西甲转播所依靠的,是一项 由英特尔提供的,名叫 True View 的技术
。就像名字中透露的,这项技术的目的,就是为球迷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为实现 True View 技术,西甲球场上需要环绕安装 38 个固定位置的 5K 摄像头。在比赛开始后,这 38
个摄像头会同步拍摄,并把画面用光缆传回后方服务器进行处理。在服务器进行一系列复杂运算后,True View 实现 各种各样的黑科技看球姿势 。
比如,瞬间切换梅老板视角,默默观察一下对方后卫拉莫斯和对手苏亚雷斯的位置。默默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选择做饼(传球)还是直接打门~
↑因公众号压缩,显示效果有延迟
再比如,把移动中的后卫们用虚拟线条进行连接,中线和后防线之间的距离远近?阵型保持如何?造越位时,是谁拖在了后卫线的后面,导致全队战术失败?这些问题再也不用争了,连线一画,一目了然~
一直以来, 参与感弱都是体育比赛直播最大的bug
。电视屏幕播放着二维的画面,我们观看体验也全权掌握在编导手里。导播给你主机位的大广角,你就注定要错过球员脚下的“针线活”。
如果再遇到个不敬业的导播,一个快速反击打出去,对面球都进网了,镜头却还在中圈附近晃晃悠悠。你心心念念等回放,导播大手一挥,下个镜头就重新开球了。而作为手无寸铁的球迷,纵使心里一百个
mmp,也只能撒气到手里的酒瓶子上…关于这一点,相信常看中超的小伙伴都深有体会。
但从西甲的转播技术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丝以球迷为中心的转播理念。
英特尔 True View 系统能实现的另一项黑科技叫做“激光墙”(The Laser Wall),这是一个辅助判定越位的技术。
都知道越位堪称足球比赛里最“玄学”的规则,至于科普越位是啥,估计三天三夜也解释不清。从越位出发,能延伸出一系列造越位、反越位的战术…
越位吹罚的任务由边裁承担,要准确吹罚越位,就需要边裁通过不停的跑动,保持和后卫线位齐平。可以这么说, 边裁的眼睛几乎就相当于一部高速摄像机
,传球瞬间咔嚓一张,接球时再咔嚓来一张,再通过比对两张图片中进攻与防守球员的位置关系,在几秒内作出判断,自己手里的小旗是举还是放。
↑图片下方的小绿人就是边裁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裁判和球员,也经常让球迷们互相问候“伪球迷”。以前的足球转播,出现疑似越位时,最多只能在屏幕上画条线辅助判断,如果是整体越位还好说,但若是上身或肩膀超出,越位线对此束手无策。
而在 True View 技术加持下,越位判定会呈现怎样的效果呢?
越位线上直接生成一堵虚拟墙,有效部分超过墙面则会触发波纹效果,毫厘都逃不过球迷的眼睛。“内个,盛世美颜同学,越位在先,进球无效~”
其实对于足球圈的黑科技,我们今天谈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对球员的实时跟踪定位,要用到神经网络卷积模型和跟踪算法;对球门、边线等基础信息的识别,要用到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巨量的数据在各部门间的高速传输还离不开物联网技术。
每场足球直播的背后,都是一场黑科技的盛宴。
回归到足球本身,如何把传控式足球提成西班牙Tiki-Taka般的行云流水,如何复制克鲁伊夫“全攻全守”的足球哲学,这些有问题却也可能是科技永远无法破解的。
足球还是足球,是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神奇魅力的运动。 因为,足球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