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微博从“明星权力榜”中脱颖而出。
8月10日,微博超华社区宣布,决定将线下明星归类为“点赞”机制。
8月27日,微博超华社区明星名单和CP名单取消。
……
曾经靠娱乐流量复兴的微博,最近受到了直接而严重的打击。作为饭圈的大本营,微博的领土优势正在瓦解。作为微博业务实现的主要途径,榜单的虚假流量一度造成了烧火烹油的繁荣。暴力的乐趣总会以暴力的方式结束,微博也该做出改变了。
多少变现,假榜单之名以行
知乎“为什么要卸载微博”的问题有近万个答案,大部分都指向微博的过度娱乐化,“话题讨论最终会变成粉黑大战”,“我不想用一个充斥娱乐新闻和无端谩骂的网站”.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位讲师总结了热搜词上榜的比例,发现近七成是明星动态、娱乐圈八卦等。
微博过度娱乐的原因,离不开微博自身的商业逻辑。从门户网站起家的微博,一直无法摆脱自身的媒体惯性。流动性差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信息流纷繁复杂,用户厌烦,商家得不到实惠。
回到微博之初,名人受邀进入引流,吸引了大量新用户;在探索变现方式的时候,微博兜兜转转,又走回了依靠娱乐流量的路子。凭借其鲜明的娱乐属性,微博终于找到了自身存在的独特性,最终被饭圈里的女生撑起了半边天。粉丝集资百万砸榜,厂商用明星榜筛选代言人,成为微博实现业务的一种方式。
于是,樊泉占领了微博。Supertalk和粉丝群是聚集饭圈的主要阵地,各种榜单是日常聚集活动之一。依托各种榜单的机制,微博与饭圈保持着共生、亲密的关系。最近线下明星权力榜和被取消的超话榜是最典型的。
2014年明星实力榜分为内陆榜、新星榜、练习生榜、组合榜。在粉丝眼里,偶像只有进入内地榜单,才意味着人气得到认可,才能被品牌资源看到。考虑到这样的价值,不可避免的会围绕这个榜单推出各种各样的业务。按照微博的规则,只有新星榜前三名才能进入内地榜单。这种榜单之间的跨越,被粉丝们普遍称为“感动”,主要是为表演新人和培养偶像量身打造的游戏。
对于偶像“搬家”的成功,粉丝不仅要充当数据工作者,还要付出真金白银。明星权力榜的排名取决于阅读数、互动数、倾慕值等五个维度。在五个维度中,崇拜的价值与明星在微博上收到的虚拟鲜花数量直接相关。
2019年9月前,鲜花价格为2元/朵,但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约谈后,取消了鲜花直付,改为以会员身份获取道具。年度会员每月有5朵花,普通会员有3朵花。此外,您还可以通过向会员赠送礼品卡来获得额外的鲜花。然而,这并没有太大变化。对于粉丝来说,直接赚钱就变成了筹钱买微博会员卡,低价卖给路人,前提是路人给偶像送花,帮他们“搬家”。
“搬家”成本巨大,几百万元也不在少数。每年7月,选秀结束的时候,《搬家大战》是最火的。2020年夏天,抖音、曾珍妮、赵、赵越四位选秀偶像的粉丝,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搬家”。四人之中,彰未能“动”。据他的粉丝说,在此期间,后援会花费了300多万元,他们都打败了水漂。但无论“搬家”成功与否,“搬家”期间微博数据暴涨、会员数量暴涨,都转化为平台的日常生活和增值服务收入,收益全部落入微博口袋。
说到超谈榜,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2019年周杰伦粉丝和KUN粉丝的较量。在“昆仑大战”中,周杰伦的“野中老年粉”让周杰伦一周之内就登上了新浪微博明星超谈榜第一名,并打破了微博超谈影响力超1亿的记录。一位参加过这场战争的粉丝感慨地说:“希望所有花钱花精力的吸血名单有一天都关闭。”
花式粉丝可以省钱,微博擅长。名单被封杀后,这样的剧恐怕很难上演了。
利用数据者,必然被数据反噬
微博过度娱乐之所以兴盛,也与流量时代的市场需求有关。由于缺乏相对客观合理的明星商业价值评价体系,在线数据被视为绝对标准,粉丝、偶像、商家集体陷入数据迷信。粉丝通过打榜为偶像赚取资源,商家通过看数据评估合作价值,形成数据饥渴的闭环。
虽然粉丝对各种榜单不舒服,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播放榜单已经成为各粉圈数据站的基础工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粉丝表示,她每天要在十几个榜单上做数据,包括艺术寻人签到、微博超谈、明星实力榜、明星实力榜、偶像指数榜、偶像明星实力榜、百度送花、饭豆配角榜、饭星联盟、腾讯doki榜、爱奇艺泡泡圈、搜狗新势力等。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有超过70家明星榜设立了点击率排行榜,引导粉丝互动。
唯数据论已经成为交通时代的背景。就连传统权威奖项金鹰奖也引入了名单播放机制,为观众喜爱的男女明星投票。当然,这也引出了一个更加深思熟虑的问题。
数据决定一切,在这看似公平的逻辑下,隐藏着被操控、被侵蚀的可能。微博做大的流量蛋糕,其利益成分越来越复杂。
2014年,鹿晗凭借一条有着1300万评论的微博,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让自己迅速“出圈”,走入大众视野。自此之后,微博数据不断被新晋流量更新。2018年,蔡徐坤一条微博的转发量甚至过了亿,让人瞠目,也引发了公众对流量造假的关注。
接续上线的明星势力榜、明星超话和“超话积分制度”,以及花费百万元只为让偶像“挪个窝”的搬家魔幻事件,探究其规则设置,无一不是瞄准粉丝群体,以刺激其不断竞争互斗,达到提高日活量、氪金敛财的目的。
在这种背景下,也催生了“水军”这一灰色产业链。在治理水军的规则几度进化后,水军号也变得越来越像真人,它们生产着庞大的数据量,制造着虚假的日活繁荣。此外,泛滥的营销号,也深谙调动情绪、赢得热度的法则,乌烟瘴气的嘴架骂战带来的也是数据的急剧攀升。但一派热闹的背后是伪装成真人的水军号、一不小心就被殃及的“粉圈大战”,正在赶走微博的真实使用人群。
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5月-2020年4月,微博月均用户使用时长在10小时上下徘徊,远低于抖音、快手、微信、今日头条等APP,并且根据走势来看,微博的日均用户使用时长还在下降。微博利用了数据,也在被数据反噬。
榜单“走”后怎样
打击饭圈乱象之后,可以肯定的是,微博的处境必将更加艰难。需要打个问号的是,失去了这一生意,榜单“走”后,微博将会怎样走出新路?
在宣布明星势力榜下线当日,微博在公告内容中写道:“未来,微博将探索全新的融合媒体评价、作品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微博平台数据基础上,新榜单将引入第三方评分数据,拟从媒体影响力、作品影响力、正能量指数、艺人活跃度、商业价值等维度综合评估明星影响力,打造明星全面影响力榜单。”
看来微博仍然没有放弃榜单这门生意。在当前流量时代,商家通过流量寻找明星,要求粉丝为销量买单,这一畸形的生态倘若不改变,即便取消榜单,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主流权威奖项陷于资本缠斗的漩涡,公信力受到质疑的时候,现有的榜单数据行将失效时,如何寻找一套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各方都要面对的议题。
但对于微博来讲,要做的改变当然不能局限于此。微博曾经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重大话题的传播、发酵,都要经过微博这个公共舆论场。这一功能虽有削弱但延续至今。在荡清饭圈的阴霾之后,如何绝地求生,是微博下一阶段需要思考的命题。毕竟,只有走出饭圈的逼仄天地之后,才能大有作为。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