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生自导科普短剧秀》/   

  

  图为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学生表演《小麋鹿回家记》。宋佳音   

  

  北京,北京,4月21日(记者)   

  

  杜燕)《一只落单的企鹅》 《汉代“环保部”审案》 《新版嫦娥奔月》.北京大学附属小学20日上演了9部从北京16个区近百所中小学300多部短剧中脱颖而出的优秀短剧,旨在通过精彩的表演让学生认识科学、热爱科学,引导城市青少年保护自然环境。   

  

  “在首都推广科普。   

  

  以“挖掘创新人才”为主题的第17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普短剧展演吸引了北京市16个区近百所中小学近千名学生参与,征集过程中涌现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短剧300余部。   

  

  这些短剧,从创作内容到场景表现,都是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掌握的科学知识自主设计完成的。经过专业导演、青年演员和环境科学专家的精心筛选和严格鉴定,最终,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小学《一只落单的企鹅》、北京市大兴区第五小学《鸭妈妈找蛋》、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小麋鹿回家记》、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小学《孔明灯》、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新版嫦娥奔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雷克雅未克的半日夜》 北京四中顺义分校《我?我》、韩城书院《厉害了!我的蛋》等9所学校提交的优秀剧目脱颖而出,参与了今天的演出。   

  

  记者从活动现场看到,《汉代“环保部”审案》这样的学生告诉张庭军等人,他们把北极熊记者带到了南极。他们向好奇的北极熊记者介绍了南极企鹅的生活习性,还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就是他们帮助一个孤独的企业找到了家,呼吁人类保护唯一赖以生存的地球;垃圾、空气污染、水污染让人觉得环保刻不容缓。汉代,主管环保的少府审理了三起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小案件……《一只落单的企鹅》希望介绍一下古代人的环保观念、相关法律和做法,传播一些古代人的环保智慧。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旨在以科普小品的形式娱乐教育学生。一方面使学生在剧本创作和排练过程中提高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精彩的表演认识科学、热爱科学。另一方面引导全市青少年从小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我意识和良好习惯。(结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