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旗开得胜号老崔最新视频 西瓜视频旗开得胜号老崔

  

  口述人|谭俊波   

  

  编辑|鳗鱼。   

  

  来源|媒体研究所   

  

     

  

  谭俊波:那些年北京的报业是一个回不去的血腥青年!' /   

  

  对于《103010》将于明年停刊的消息,我并不感到意外。在市场化报纸媒体已经远去的大环境下,任何都市报消失都是合理的。只是我们去北京成立《北京晨报》的时候,和《京华时报》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我想起了过去。   

  

  我还记得,2001年我们进京备战《北京晨报》的时候,《京华时报》这个成立于1998年,广告过亿,市场影响力排名第三的报纸正在蓄势待发,这份报纸成为我们第一个要超越的目标。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我们觉得报纸的理念和发行模式都落后于南方报纸,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仗。5月28日出版后,我们处于一个势头很大的状态,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在《晨报》上实现了“顶”的发行量。当年广告收入3000万,次年广告过亿。随着我们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北京晨报》呈现出一定的颓势。   

  

  有趣的是,当我们开始创业时,副总裁编辑刘明生和一群编辑来自竞争对手《北京晨报》。我和报社发行部的几位早期主管关系很好。   

  

  遗憾的是,成功的《北京晨报》好景不长,创业高管一个接一个离开。2011年,《京华时报》由《人民日报》社长主持改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主持,与《京华时报》成为“兄弟”。创业时的总裁吴海民选择留在人民日报,副总裁编辑李洪阳接任,但他在2014年被调任。之后《北京晨报》每况愈下,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停止,也有部分人并入《京华时报》。   

  

  记得《北京晨报》成立的时候,北京最受欢迎的两家报纸是《京华时报》和《北京晚报》。使后者崛起的报纸英雄是我尊敬的前辈崔恩庆。1983年至1996年,任北京青年报社长13年,将这份共青团主办的报纸发展成为全国都市报的标杆。不幸的是,他因为一份关于娃哈哈企业的报告而突然离职。   

  

  壮志未酬的老崔,把市文联下属的《北京青年报》改成了《戏剧电影报》,从一家娱乐专业报纸,变成了一家综合性的都市生活晨报,创办于2000年。遗憾的是,由于资本雄厚、出身南方的《北京娱乐信报》的进入,加上内乱,老崔又一次“但还没来得及征服,就死了”。2004年离开《京华时报》时,这位悲剧英雄曾谈过两个遗憾:一是报社没有转型为企业运营,没有按预期完成完整的五年周期;二.未能以实际行动回报股东被视为终生遗憾。没有了老崔,《北京娱乐信报》一直抑郁,后来换成了地铁报,2018年1月1日正式去世。   

  

  2004年,老崔离职时,北京也创办了一份新报纸——《北京娱乐信报》,定位为以体育为主的综合性日报,由北京日报、上海传媒集团、北京青年报共同投资。第一任总裁兼首席编辑是郭坦,来自《竞报》。他还跟我说要加入。该报存活了10年,2014年初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青年报》 《北京晨报》 《京华时报》的退休,明年北京就只剩下《北京娱乐信报》了,《新京报》成立于2003年。   

  

  《新京报》的前身是光明日报主办的生活综合报《生活时报》,创刊于1996年1月,每周出版4期。不伦不类,但很精彩。据说我想当日报的时候,没有批准,没死没活。2001年,该报改为周报。最后停下来等待《新京报》的诞生。   

  

  003010,带有明显的南方基因,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联合主办。《光明日报》第一任社长戴子庚是广东站站长,熟悉《南方报》,与当时的《新京报》编辑将军朱德福有着深厚的友谊。此外,第一任首席http://www。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也就是市场化的都市报风起云涌、风起云涌的时候,北京报业市场和国内很多城市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精彩故事。回顾过去,我见证并参与了几个城市的报业大战。幸好。   

  

  (编辑   

  

  中国报业著名出版人。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进入《京华时报》,后转入《新京报》。1996年以谭军波:,的身份参与《南方都市报》的创立,2001年以主管分销的副总经理的身份参与《新京报》的创立。此后,他先后在重庆、上海、广州、长沙、东莞等地的知名报社工作。2017年10月,谭俊波辞去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副总裁、《南方日报》首席编辑职务。现任腾讯企鹅新媒体学院东莞分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