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产品短视频在哪里靠谱 小吃货短视频旧版本

  

  今天要拆的大尺寸是“小宇私厨”,这是一个“卖东西,做粉”的美食号。我们拆解了小宇私厨的定位、用户运营、电商选择。   

  

  如果你打算做一个美食号,或者正在做一个美食号,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作为参考。   

  

  2016年,短视频开始流行。和很多视频美食号一样,“小宇私厨”的粉丝数也增长了好几倍。   

  

  它于2013年开始运营,两年内积累了七八万用户,2016年半年增长了两倍多。   

  

  当然粉丝数量很重要,但不是“小余私房菜”的亮点。这个数字中最突出的部分是高转化率.   

  

  电商转型,“小宇私厨”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虽然2016年5月才开始,但到了8月,“小宇私厨”的流水已经有了800多万.   

  

  到2018年,小宇的私人厨房创造了很多历史:   

  

  单品突破8000单;   

  

  客户单价1498元/件,超2000订单;   

  

  转化率高达40%。   

  

  菜号竞争激烈,无头大号很难实现,但“小宇私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了解其背后的实现方法,对于起步美食自媒体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01/“小羽私厨”的诞生   

  

     

  

  小羽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百万粉丝的“厨师”。   

  

  对于一个在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吃点东西”就像半夜回家一样正常。   

  

  然而,因为一块芝士蛋糕,小羽的人生道路改变了。   

  

  这个芝士蛋糕是含着眼泪吃的,背后的故事并不美好。女孩喜欢男孩,但男孩不再需要女孩。每晚拍门,每晚哭得没有力气,并不能让男孩回到女孩身边。   

  

  然而,这给女孩带来了小羽的芝士蛋糕和重新开始的勇气。   

  

  “亲爱的姑娘,谢谢你那天晚上的照顾。我爱芝士蛋糕是因为那个不再属于我的人。而你是那个有勇气继续热爱芝士蛋糕的人。”   

  

  据说“食物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也许这个芝士蛋糕也治愈了小羽,带来了快乐。小羽开始分享他的食谱,“小羽的私人厨房”诞生了。   

  

     

  

  申通榆   

  

  “小宇私厨”这个名字来源于创始人沈同玉。   

  

  小雨是央视记者。他有14年的媒体经验,去过很多地方,尝过很多美食,知道如何满足自己的味蕾。   

  

  同时,小羽还找到了一位纪录片制作人、精通视频制作的朋友。   

  

  有想法,有知识,有技术,“小羽私厨”正式起航,开始在公众号推出美食短视频。   

  

     

  

  # 02/定位。   

  

  大菜也有不同的风格。明确的平台定位,让“小羽私厨”在众多美食号中屹立不倒。   

  

  一般来说,现在做美食号有4种基本套路。   

  

  首先是讲故事,像“美食桌”,用简单的故事介绍,风格是文艺。   

  

  第二种是个人IP,像黄磊的《黄初晓》,《月食》也是这种类型。   

  

  第三类是创意,比如“办公室小爷”,很吸引人,比如用板砖煮花甲。   

  

  四是最基本的教学类型。“小虎队菜”就属于这一类,通过分享食谱和烹饪食物来教授烹饪。   

  

  其他三种形式虽然有趣,但其实在很多用户眼里,讲故事、造IP都是在“卖情怀”,缺乏实操性。.   

  

  “小羽私人厨房”选择了最简陋的教学类型,而工具属性:从一开始就很清楚   

  

  “我们的首要目的是让用户每天都想起我们,因为我们对他真的很有用。”   

  

  我们给自己定的第一个地方是工具属性.即使他有点白,他也能按照我提供的方法做很棒的菜,然后带到朋友圈晒。   

  

  “简单又可操作,工具属性",小羽的私人厨房给了自己这样一个基本又不显眼的位置。   

  

  但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有简单烹饪需求的用户。   

  

  1-2分钟的基础纯教学,再加上更精细的制作技巧,菜数比拼,小羽功不可没。   

私厨这种简单的定位反而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特性。

  

# 03/用户运营

  

  

小羽私厨出品

  

有明确的平台定位后,小羽私厨的用户运营,是让平台自然过渡到电商的一大亮点。

  

下面我从小羽私厨如何积累用户说起,然后探究一下他们用户运营的方法。

  

▌两个风口积累用户

  

和很多平台一样,小羽私厨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众号和小视频两个风口。

  

桐小羽一开始在博客和微博发发东西,只是单纯觉得有趣。

  

后来凭着直觉,觉得微信公众号在未来可能会是集中人气的地方,加上个人爱好,于是开始在公众号发菜谱,然后分享给同事朋友。

  

这个阶段,小羽主要是写一些 知识型的文章 ,教大家挑奶酪、牛奶、酸奶……

  

她2015年写了一篇文章,拍下超市几十种不同奶酪的配料表,告诉读者哪些成分是影响健康的,哪种不建议吃,怎么选出更好的。

  

结果文章刷屏了, 原本只有3万多粉丝的账号一下子涨了4万多 ,超过了前两年累计的粉丝数量,甚至有粉丝到淘宝店问有没有奶酪卖。

  

  

桐小羽在知乎上写的奶酪文章

  

如果你打算做美食号,或者现在正起步,我建议你参考小羽私厨, 先从干货分享做起 。越来越多用户注重品质,也想要了解更多知识,

  

只要你挖到了一个用户感兴趣的偏门知识点,就能有不错的关注量。

  

因为曾经做过记者,比较会总结,懂得传播,桐小羽通过知识内容,在微信公众号这个风口,打下了 10万用户 基础。

  

小羽私厨抓住的第二个风口是小视频。

  

在拿到平安的投资后,小羽团队判断美食类短视频一定会火,桐小羽说:

  

> “当时有一个基本的想法是我一定要做视频,就把图文的这种形式给改过来了。”

  

结合平台的定位,“简单可操作,工具属性”,小羽私厨开始打造1-2分钟的美食教学视频,选题标准只有一个: 内容足够简单

  

因此,小羽私厨没有出“爆款”,但是却成功拿下了一个标签 :“日常” 。正如公众号简介:

  

> “每天一条简单、靠谱、好吃的美食视频。”

  

美食台和日食记这种类型的,更适合欣赏, 但其实用户更愿意转发分享的,不是好看的美食,而是自己做出来好看的美食。

  

小羽私厨的工具定位,反而让更多人愿意分享。

  

2016-2017年小视频火了,小羽私厨通过分发小视频,2016年1月到6月,增长了20多万用户,而团队基本没有做营销和推广。

  

之后小羽私厨开始全平台分发,2016年就分发到十多个平台,只要是有短视频的就会去投放,进一步积累用户。

  

  

优酷“小羽私厨”自频道

  

▌用户定位

  

只是做到增加曝光率,就能积累并留住用户吗?

  

其实小羽私厨能做到大量积累用户,还离不开对用户的精准定位,从一开始团队就明确: 80% 用户为女性,来自北上广深、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户占 7

  

成, iPhone 用户近 7 成。

  

  

  

新榜2018年4月数据

  

核心用户有消费能力,追求消费品的品质,但是缺少对相关产品的了解。针对核心用户,在选品上小羽私厨回避常见品牌,主推在国外已有一定知名度,但还未打开国内市场的品牌。

  

比如下面这两款设计好看的兔子饭勺和天鹅饭勺,来自日本,品牌也不太出名,在小羽私厨上卖得很不错。

  

  

  

兔子饭勺、天鹅饭勺

  

用这种模式,小羽私厨用一个月,做到了从 0 到 100 万。

  

▌建立用户信任

  

除了积累用户之后,小羽私厨背后还有一套用户运营的逻辑,来和用户建立多层次信任。

  

在我们内训的时候,Toto引用过一个公式: 信任=靠谱*专业*亲密度/自我。

  

小羽私厨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建设,完美地符合了这三点。

  

第一层信任,让用户照着做就能成功,打造靠谱的形象。

  

在这一层信任上,小羽私厨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意义。这件事就是 保证视频的内容足够简单

  

学会做一道菜就是视频的唯一目的,团队刻意不让视频承载其他功能。让用户第一次做菜能成功,第二次能成功,每次都能成功。

  

按照视频的做法就能成功,让用户觉得很靠谱。用户会发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成果,每一次照着视频做菜都能给用户带去满足。

  

正如桐小羽说的:“只要按照菜谱去做,他就能有一种愉悦感。这是我们留住用户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

  

  

第二件事是,保持日更。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小羽私厨团队说,这样做是为了培养用户的习惯,保持频率固定,时间固定,节奏固定、标准固定,最后达到一种目的,就是

  

当你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去找小羽私厨 ,你首先就想到小羽私厨这个平台。最后用户对平台产生依赖。

  

第二层信任是,做美食领域的意见领袖,打造专业的形象。

  

按桐小羽的话,这一层信任,让小羽这个形象就从一个简单的工具属性,上升到了意见领袖的层面,打造了小羽权威的形象。

  

桐小羽通过自己的圈子和关系,向很多专家咨询意见,然后会在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上,发一些科普型的内容,包括怎么辨别奶酪、怎么辨别葡萄干、家居技巧……

  

另一方面,小羽私厨还有做过一些 测评类

  

的视频,通过测评告诉用户怎么选购。比如菜刀测评,用德国、日本、中国的菜刀演示切食物,用食物切入深度表现锋利度,更直观更可信。

  

不过现在的小羽私厨微信号商业推广意味更浓了,主要都是 针对商品做的知识普及。

  

通过 科普知识 的方式,越来越多的用户向小羽咨询选购食物、厨具,这样过渡到电商,推销商品,整个过程十分自然。

  

  

第三层信任是,做用户的专家朋友,拉近和用户的关系。

  

小羽的第三层信任建设,目的是减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感,从“权威”走到“朋友”。通过文章,让用户觉得这个形象是很亲近的,有故事,有情绪,相信小羽的选择是有温度的。

  

> 大家现在已经越来越习惯于我跟你是平等的,我愿意相信你是我觉得,你真的给我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并不是因为你是权威,我服从你。这是两个概念。

  

小羽私厨的编辑部一直在努力 把品牌“人格化”, 会在文章里跟用户互动,分享情感故事,分享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刻,小羽也会发一些比较搞怪的图片。

  

  

微博“小羽私厨的桐小羽”

  

小羽私厨塑造的个人形象,会让用户觉得这个号,不仅有美食的温度,说的话也是有温度的。 情感,产生用户最强的粘性。

  

最后看一下小羽私厨建立用户信任的整个逻辑。

  

第一层信任,工具和日更,让用户产生依赖,让用户觉得小羽推荐的菜谱是靠谱的,以后还会来的。

  

第二层信任,发布科普知识,让用户觉得小羽团队是专业的,选择他们是正确的,对自己无害的。

  

第三层信任,建立朋友一样的关系,让用户感受到温暖,互相之间的亲密,选择小羽私厨不仅是正确的,我还想跟小羽私厨保持一致,像是朋友那样。

  

# 04/电商选品

  

  

有赞商城

  

和用户运营的逻辑对应,小羽私厨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短视频、科普知识、电商商品。其中,短视频和科普知识是从内容切入,

  

小羽私厨的核心竞争力是电商选品。

  

01 精准洞察

  

小羽私厨的成功选品源自于对用户的精准洞察,团队选品,首先从用户购买动因出发。针对小羽私厨的核心用户群,20-45岁的一线城市女性用户,桐小羽做了深刻分析:

  

> 我们的用户是以女性用户为主:我觉得女人买东西有几个动因:

  

> 1、我需要。你要通过内容的创作,告诉她,特别需要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你的生活就不完整,有遗憾。

  

> 2、这东西好看,能拿出去炫。东西外型很漂亮,你要用很有冲击力的视觉表达手段去展示它的美,用图片或者视频。让女人看了之后,觉得,哇,这东西太好看了,我就算不用,摆在家里也是很好看的。

  

> 3、好多人在买,我再不买就没了。一定要限量限时销售,营造一种再不买就没的了氛围。所以我们在卖的东西,永远大家都是用抢的。

  

> 4、我的朋友都有了,我也得有。要营造一种气氛,把商品和她所生活的阶层对应起来。

  

4大购买动因:需求、好看能炫、大家都在卖、凸显我的身份。

  

团队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商品卖出去,用户一定要在朋友圈晒。因为他们认识到一点: 买东西,其实是在买标签。

  

买极简风、性冷淡风产品的人,一定是希望带着职场或者高冷标签的;买奢侈品的,一定是想标榜自己是上层阶级的;买知识产品的,一定是追求进步的标签的……

  

同样道理, 分析小羽私厨的用户,可以得出三个关键词:小众、高品质、爱晒朋友圈。

  

02 产品标准

  

  

家用棉花糖机

  

针对用户的这三个关键词,小羽私厨得出自己的一套选品标准: 小众、高颜值、能晒圈。

  

第一点,小众,可以是设计师款,用户不太熟悉的。

  

> 第二点,一定要是她日常生活中不是很了解的,你要扮演一个时尚杂志的角色,去给她启蒙,让她知道:哦,原来生活中还有这种好东西。

  

> 第三点,这个东西一定要好看好看,再好看。不好看的东西绝对不行。

  

> 第四点,这个东西一定是她买了之后会拿到朋友圈去晒的,如果你自己都觉得买了个东西不会去朋友圈晒,就不用卖了。

  

小羽私厨在选品的时候,还有一定不选的。

  

首先是,不适合品牌调性的不卖。 可以转成广告,发链接,最后转到产品自己的平台。品牌必须符合小众高品质的调性。但是总的来说,要经营一致的品牌形象。

  

其次是,不能被标准化的商品不卖。 这类型的产品没有严格的标准,比如生鲜品不好运输储藏,会带来很多售后麻烦。

  

在2016年4月,小羽私厨开始尝试电商。通过内容植入的形式,进行相关产品售卖。一般是选取价格区间在200-300的厨具家电,食材,还有部分生活用具。

  

到5月份,小羽私厨的流水已经达到了150多万,这才是刚开始转型电商的第一个月。

  

比如小羽私厨的第一个产品华夫饼机,当时售价大概150元,配了一篇文章介绍华夫饼,强调了与其去咖啡馆几十块钱吃一次,不如买一个一百多块钱的机器,每天都可以在家吃。

  

结果 一条视频1小时内卖出700台 ,供应商断货,连发货都来不及,第二三批货一直被粉丝催着上架。

  

> 当时供应商给了我们500台,晚上8点钟发,两个小时500台就卖完了,赶紧问供应商还有没有,供应商说还有200个,第二天早晨起来又放出去200个,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完了。

  

# 05/最后说几句

  

小羽私厨不是美食类的第一大号,但是转化率非常高。这篇拆解,从定位、用户运营和电商选品方面分析了这个大号,在这三个方面,小羽私厨的例子都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回顾一下,有这么几点:明确的实用性定位,用户重复率高;三步打造和用户的高信任长期关系;精准的用户洞察,针对用户选品而不是大众选品。

  

看这个大号的历程,会发现,其实并 没有一夜爆红,没有一夜暴涨粉丝的故事,但是小羽私厨每一步都正好走对了,从定位、风口到用户洞察,堪称教科书式的案例。

  

在人人想做电商的现在,这个可复制的美食电商案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可参考实操的价值。

  

转发此文+私信回复【666】 送你一份实体店私域流量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