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怎么提取视频素材,抖音背景视频素材风景免费

  

  6个大人15个孩子,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六个艺术家和15个喜欢画画的孩子给了我们答案。   

  

  今天,在云南剑川,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和Tik Tok的六位艺术家与金华镇小学的15名孩子一起完成了一场绘画和户外展览。   

  

  远处的山被云覆盖,溪流蜿蜒而过,小溪对岸的杨树变黄,孩子们的脚下有一簇簇黄金菊。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一草说:“动手吧!”15个孩子打开颜料瓶,用画笔蘸取各种颜色,在一米见方的透明亚克力画板上画出自己眼前和想象中的风景。   

  

     

  

  同样的风景落在六块画板上,每一块都不一样。在最初的犹豫之后,孩子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技术,并呈现出不同的纹理。   

  

  将近2个小时后,15个孩子的画完成了。他们在山野展出了他们的作品,这个展览构成了他们家乡风景的一部分。   

  

     

  

  这几天有51幅画,浓缩了艺术家和孩子相处的小事情。在美术学院剑川工作站三房一照壁的院子里,在景峰公园的松树下,在泥泞的路边稻田里,在沙溪的山野之间,孩子们挥舞着画笔。   

  

  还有以下的事物,留存在这21个人的故事里:   

  

  #棒棒糖和奶茶   

  

  我们第一次见面,15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比较克制和害羞。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接近它们,棒棒糖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技能。   

  

  他们撕开糖纸,叼在嘴里,放在口袋里。然后他们看着同桌的味道,和自己的不一样,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当孩子们享用棒棒糖时,六位艺术家开始在每张画桌中间走动,给孩子们写笔,整理纸调色板…   

  

     

  

  当所有的器具都摆放妥当后,艺术家还会吃棒棒糖,边吃边向孩子们介绍使用调色盘的技巧。画的第一天,就在甜蜜中展开。   

  

  杀戮技能只能使用一次。第一天下午把绘画场地搬到县城景峰公园的时候,大家早上几个小时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基本都消散在午餐里了。棒棒糖吃完,奶茶就上来了。   

  

     

  

  在剑川,要找一家城里知名的茶叶店不容易,可以在前几天和孩子互动的地方周边买一家。工作人员抓紧时间买奶茶,最好等到艺术家和儿童画接近尾声。时间还早,热奶茶就会凉了。   

  

  树荫下,大家都喝着奶茶。9岁的张浩轩没有插入吸管。“我想带回家给姐姐尝尝。”   

  

  #丙烯颜料   

  

  孩子之前或多或少都有过绘画经验,第一次用油画棒、水彩笔、丙烯颜料。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奈观察到,孩子们对色彩的运用比较大胆,他们的画基本都是纯色,很少协调。“这种纯净与自然风光有关。剑川的空气、天空、山水,都是鲜艳的色彩。”   

  

     

  

  四年级学生车星河说,他非常喜欢老师们带来的颜料,比平时的颜色更鲜艳。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在衣服上擦油漆。艺术家彭伟看到后,迅速向孩子们解释:你们可以把它洗下来!画了几幅画后,父母把袖子和围兜放进孩子的书包里。   

  

  自丙烯颜料挤出后,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开始带着孩子上一系列非常规的艺术课。   

  

     

  

  “可以直接上手,用手画画、画画。”   

  

  “你觉得天太蓝了,想画紫色的,没问题。”   

  

  “你不用根据材料来画。如果你觉得材料的部分有意思,可以画一个角。”   

  

  中央美术学院的小斌、一草和许洪祥拉开了序幕。   

步教学的大旗。萧老师带着湖南口音普通话给孩子们讲解,曹老师当画架举画板,许老师作画展示。

  

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小朋友“动手”作画。

  

  

# 树

  

树,是15个小朋友画作里最常出现的物象。

  

在公园的场地里,大家自由选择可描摹的风景。树,打败了凉亭、砖塔,成为孩子们的首选。

  

  

有人画爸爸每天送她上学走的路,把路边的稻田画成了绿树;有人盯着面前秋叶凋零的树枝,画出了长满大朵大朵红叶的树;有人在镜面上画了三棵树的肖像,两棵绿油油,一颗金黄,想象秋天逐渐来了。

  

眼前的树木是一样的,但落到小朋友的画作上,每张都不同。

  

美院的艺术家评价,孩子们画的树,有自己的表情。

  

# 泥巴

  

拿画笔蘸取颜料作画,已经满足不了大家的创作欲。

  

30号下午,大伙儿深入路边的麦田,脚下的田地更加泥泞。孩子们的鞋底沾满了泥,裤腿上还溅起不少的泥点子。画笔,也被粘上了泥!曹轶领着15个孩子,弯腰,选水分多的地方,蘸蘸脚边的泥,“画吧!”

  

  

小朋友你一笔,我一笔,每个人轮番画,在调色纸板上画出了一只猪八戒。翻开新的一张白纸,曹轶开始了,他对着车兴与,完成了一幅泥巴肖像。“像吗?”“不太像……他是瓜子脸。”

  

“曹老师是人体油画布,哈哈。”泥巴画最终落在了曹轶的衣服上。他反穿了T恤,让孩子们一起,画身后北侧的景色。曹轶一边低头看孩子们画,一边不忘教学,“现在山有点少,要注意疏密关系。”

  

  

# “陀螺”

  

7岁孩子的宝贝,成年人很难想象到。

  

15个小朋友画画的速度不同,先画完的,总是喜欢就地取材,进行游戏。杨蓁和喜多多(张雅涵小名)今年上二年级,7岁,两个人在一棵蓝桉树下,找到了自己的宝贝――种子陀螺。

  

  

蓝桉在云南就像白杨在北方那样普遍,它的俗名叫“洋草果树”。秋天掉落的蓝桉树种子,有一个带尖柄的小碗状果壳儿,用手指捏住尖柄捻一下放在地上,“小碗”就会象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杨蓁和喜多多很喜欢玩儿,蹲在地上能玩儿半个小时,比拼谁的陀螺转得久。

  

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喜多多获胜。

  

萧彬也加入了,他一学就会,陀螺转得久。许宏翔在一旁不太服气,对着萧彬讲“颜值低才转得好。”听到这儿,喜多多瞟了一眼自己的老师。

  

小朋友的活力是不可估量的,转完陀螺,又在园子里跑,工作人员在后面喘着气跟着跑。好在,还有老师点评画作这一环,顽皮的小家伙们立刻认真地听讲解。

  

# 透明画板

  

还未到今天写生的地方,小家伙们已经等不及了,“啊,我想赶紧画!。”

  

他们迎来了透明画板!这些天,随着画板从纸质画布、镜面亚克力、升级成透明亚克力板,小朋友们的画姿也从坐椅子上画、坐地上画、变成了站着画。

  

画材的选择,是美院艺术家们反复商讨后决定的。透明的画板,容纳了眼前的远山近水,可对照、可勾勒,最重要的是可以反复涂抹修改。

  

  

一开始,面对一米见方的大画板,孩子们不敢下笔。艺术家在一旁鼓励着:“猛一点,没关系,之前都用泥土画了,这个更可以发挥!”他们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用抹布画或是用手将颜料拍上去。

  

2-3个人合作画一幅画,每个孩子呈现的笔触都不同,扫、点、蘸、戳……画面中不同质感的局部,却神奇地和谐共处。

  

“我把水‘固定’一下,再画花。”“那我继续涂抹青山。”

  

艺术家们带着小家伙们走几米远,感受画面,再运用前几天学到的绘画和表达方式,继续上前调整作画。

  

# 文峰塔与山野

  

来剑川前,我们和每个艺术家都聊了聊。他们有对这次活动的期待,也有担忧。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大家担心这次实践反倒让当地的孩子觉得,外面的才是好的。如何让这些7-12岁的孩子发现家乡的美好?拥有内在的自信与认同?成了大人们头疼的事情。

  

小朋友们的表现,打消了我们的顾虑。

  

在稻田里作泥巴画时,张浩轩在连绵的山上添了几笔。“这是什么?”“是我之前去过的文峰塔,就在旁边的金华山上,我去过二次。”

  

段小楠画过一幅《彩虹》,“是在一次放学路上看见的。那道彩虹好大,特别美,我把它画在了高高的云端上。”

  

  

沙溪山野作画的2小时中,家乡的样子,不知不觉,透过画板,映在孩子的眼中,落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上。

  

“前面的树在绿色和黄色里跳跃。”

  

“这里真好看,但我画得不好看,还要调。”

  

  

最后一场户外写生和大家期待已久的山野画展结束了。或许大人们和他们一起完成了梦想的画展,或许这只能成为他们童年中一次懵懂的对艺术的感知。

  

艺术家许宏翔说,这些能留在孩子脑海中,记得清晰或模糊的片段,就是值得的记忆。

  

#15个云南孩子在山野里办画展# #DOU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