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在定投课堂学习到的那些事儿》的第三章:一些短视频训练套路是如何让你的头破血流的。
01第一个套路。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电商直播课程的培训。台上讲师最常问的问题是:我想用短视频创业,应该从哪里开始?
这时,教学的第一个套路开始了:集体头脑风暴。
因为接下来,讲师会把这个问题放在大屏幕上,让大家集思广益,选出几位代表发言。
经过二三十分钟的讨论,总结出一个看似有说服力的答案:
1.看市场上流行什么就卖什么;
2.想卖什么就卖什么;
这不是正常的教学过程吗?为什么叫套路?
第一,一群没有经验的人,即使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在这个群体中也会被认为是逻辑通顺的。这种简单的集体洗脑,往往会导致一开始的方向错误;
第二,来这个班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没有经验,但是看各种新闻,XX主播月收入10万,XX在线名人有百万粉丝,他们是沿着广告来找捷径的;另一种是业余水平的“技术宅”,即看似精通各种游戏和软件,实则精通基本操作的人。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希望找到一些急功近利的捷径,学习两三天的课程就能致富。从此,他们有了一个月薪10万元的梦想,但不是月薪100元。
试想一下,连直播红利都还没开始,直播行业的口红姐和口红哥就被长时间的打压和殴打,经过几天的训练,可以省略别人三四年的努力。
另外,既然互联网这么发达,哪个视频平台没有自己的新手操作指南?现在,这些教程精致到令人震惊的程度.
你有喜欢的东西吗?不要的话就来给我拿货!
大家热烈讨论完了,进入思考人生的第二个问题:你喜欢什么?
这样的引导会透露出我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做饭、刷剧、玩游戏、去山里旅游等等。教室里的场景一度很和谐。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套路,灵魂问:你喜欢的这些东西能赚钱吗?
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困惑。可以现场玩游戏吗?是的,但是那是一个专业的竞技水平,你体重多少磅还是很清楚的。你会现场做饭吗?是的,但是它是专业厨师。你可以自己做一些家常菜。如果你真的想教别人现场做饭,你做不到。
一双没有直播经验却渴望赚钱的眼睛,看着台上的讲师。
气氛刚刚好,下一步做选择题。第一个答案是一键带货,第二个答案是卖培训机构的产品,练手。
接下来,我将解释如何一键打开商品窗口。Tik Tok需要1000名粉丝才能开一辆小黄车,而Aauto Quicker则需要营业执照。大部分来上课的人都不会刻意积累粉丝,更别说1000了。
普通人最难克服的两个障碍:口语和写作。
很多人对直播感兴趣,但认为自己的脸在网上是开放的是人之常情。虽然他们面对的是手机屏幕,但大脑中的联想画面确实是几百人围观,直播和演讲已经自己编好了一张图。
遇到有1000粉丝的学生怎么办?容易处理!教没人直播!
你看,这里的套路总是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极其困难,一个极其简单,看似给了你充足的选择,但其实没有选择,因为我们一定会选择最容易的。
即使没有直播,下面的套路也是满满的。一开始不知道做什么,只好做实验。既然是测试,那就玩我的产品,转身,最后回来。
为了你不相信的东西卖锤子?
ge/pgc-image/057c1a8f6ab6455c84324d656a36b6a1' alt='某些短视频培训的套路是如何让脑袋坏掉的' />卖货套路三板斧:抽奖、红包、限时秒杀,给的套路话术要在规定时间里背诵完成,因为接下来就是每个人都要上镜直播,考核时间不少于5分钟。
在准备时间里整个画面好像进入了进入传销组织一样,或摇头晃脑,或低头沉思,或蒙耳速读,但每个人上台不论讲好讲坏讲师都会带头鼓掌,不会挨个点评。
考核直播的产品自然是培训机构提供的某种不知名但效果极其夸张的东西。
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卖个锤子?
这种心理引导不再多做赘述,当你卖的东西是自我认可的,别人怎么质疑你都能心平气和地去解答。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产品不了解,只是看着销量高或者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就硬解释,那么尴尬的不是别人是自己,自信心这种东西,是一种很慢的可再生资源,不是被打击了就能迅速恢复的。
所以直播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销售过程中增加自信心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减少自信心。
04 最后一个套路
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下来,培训机构自然是知道哪个方面最难突破,大家都想用最小的成本去撬动最大的价值,第一步无疑就是选择先攒够抖音的1000个粉丝。
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自己扒拉一下微信通讯录,大多数人恐怕都不会超过300个好友。
那么有没有可以迅速突破一千粉丝的方法呢?当然有,不过这部分课程需要单独收费了。
在这里我说两个我自己观察到的:
> 1、加入所谓的互助群,彼此关注;
> 2、盗用那些高赞视频,获取粉丝后迅速删除;
但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关注了一大堆低质量的账号,而抖音给予的基础500流量是对于权重相对好一点儿账号,如果是很多低质量账号彼此关注,其实是会被系统判定为垃圾矩阵,不给与流量的。
而高赞视频更不用说,即便迅速达成了,开了无人直播就能长久的可持续成交吗?
想这么也真的这么干的人多了去了,这已经不是天下掉馅饼的红利时代了。
05 你要是讨生活还是享受生活?
培训完了这个课,觉得是收获满满,但其实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的脑袋给弄坏了。
先说第一个套路,这里面偷换了一个概念,喜欢不等于擅长!喜欢可以很广泛,但是每个人擅长的技能却非常有限,有一个就很不错了。
要知道,擅长指的可是长久的为社会的某个系统提供具体的价值。
说来这里,我们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销售和服务。
虽然这两种都可以彼此嵌套,界限不明显,但是有个方向的指引总归是更清晰一点儿。
你擅长的技能是属于销售部分还是服务部分呢?
擅长的部分走不通,就来走走流行的路子,而很多通用的答案是:社会需要的东西。
这个答案却太宽泛了,我们整个社会体系需要的东西太多,越宽泛的东西越不要去动,我们个体是没有办法也没有资源杠杆去撬动那个巨大无比的节点。
再来说说初始的500流量,真实的情况是,抖音的500初始流量推送根本不会送到你这里来,虽然之前抖音是有过流量推送机制,但是事实上开通的人太多了,这个福利已经很少了,如同当年的淘宝一样,一度被广告给占领,后来淘宝做了非常大的决心才改变了这种机制,让人人都有机会。
抖音目前来说,可以依靠的是dou+,和淘宝区别是,电商大户自己搭建一个网站的成本很低,但想要搭建一个专属的直播平台却成本很高,所以定位不同,打法是不一样的。
作为普通人来讲,想要真正销售需要的是自己喜欢与擅长的那个交接点,找到长久的可持续的销售方式。
你是讨生活还是享受生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事的销售或者服务工作是属于讨生活,基本上很难获得大的成功。不论喜不喜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许会够,但一定不会深入,一万小时定律里面,7000小时可以达到专家级别,但也止步于此,大师需要的是专注的深入思考,这个深入思考要够数才行。
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讨生活,都不应该成为你平凡和沉沦的借口,愿我们都能够选择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享受生活。
祝你好运!
点此进入李笑来课堂,一起升级你的思维模型: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后续课堂:定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