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为什么是视频号,我看了很多文章,也和朋友交流过。
有人说是因为抖短视频占用了很多用户的时间,微信时长被拿走了。希望视频号抓住时长,对抗抖音。
也有人说,微信早期专注于图文内容,短视频缺乏。现在想填短视频部分;
还有人说是因为对张小龙寄予厚望的「时刻视频」,彻底失败,不得不寻找新的入口和平台来承载短视频。
甚至有人说,投入大量资源的腾讯微视没有看到任何追赶和快速晃动的迹象,只能依靠微信在短视频赛道上继续抢占市场。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现象,但不是最本质的原因。
微信团队一直是内敛的,总是自己解决用户的需求,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才是微信的出发点。
那思考:
微信是什么?
微信在解决什么问题,微信过去9年一直在帮人们解决什么问题?
微信做视频号,是不是在现阶段更好的帮助微信它一直在解决的事情?
腾讯早期的两大核心能力,“流量”和“资本”;流量指的是“社交流量”,拥有源源不断的流量池,而不是像其他公司那样从外部购买流量。
互联网时代,社交成为用户的“护城河”,有用户就意味着流量。未来,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私域流量可能掌握在腾讯手里。
对于腾讯来说,能否做微视是次要的。短视频是一条非常宽的赛道,天花板很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良好的商业前景。
如果短视频能和社交结合,发挥出社交优势才是绝对的核心。
如果抖音、快手目前有丝毫做起来熟人社交的倾向,腾讯可就绝不只是现在的几十亿只砸在微视里。
(虽然Tik Tok和Aauto Quicker一直在尝试拍照、日记、故事、交友等一系列社交功能。他们疯狂地每天向你推荐朋友,宁愿尝试和犯错,也不愿错过。)
腾讯的生命在于社会关系链。微信最初被说成是一种交流工具,但实际上在「构建以QQ、通讯录为基础的社交关系链」.
回顾一下微信自诞生以来做的几件事:
第一:建立通讯录好友关系;
第二:建立组织关系;
第三:建立关注关系;
对应的代表产品有朋友(朋友圈)、团体、微信官方账号;
目前视频号算是第四个,构建微信账号体系。
虽然微信官方账号在一定程度上让创作者和用户建立了订阅关系,创作者只需要解决内容和用户的双向匹配,但创作者和用户的关系相对较弱。
视频号需要解决用户和创作者之间的连接,以及如何围绕“创作者-内容-用户”构建生态循环,使其健康运行。
一个是弱关系,一个是强关系。
微信现在做视频号最原始的目标就是继承微信过去9年一直在做的事情。这个起点周围的视频号有什么价值?
个人认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对制作人的价值:视频号是每个人记录和创作的平台。与封闭的朋友圈相比,视频号可以是沟通效率高、在微信生态中曝光度更好的拓圈,形成一个扩大社交圈的个人「社交名片」;
*对消费者的价值:基于社交关系链,相比以往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荐,基于微信社交关系链的推荐分发方式,通过好友间的相互推荐,扩大了短视频内容的选择范围,带来了一种新的「消费体验」.
*视频号对微信的价值:用户基数大,社交关系链强,每月连接超过12亿微信用户,持续与用户互动,维护并持续激活现有关系链,帮助用户建立和拓展新的关系链。
正如视频号团队所说:
“有了视频号,微信官方账号和朋友圈不再是工具,而是生态,生态就像生活中的水、电、气一样密不可分。短直播视频=最自然的表达。”视频号团队。
结论:视频号对微信的价值是「持续为了微信关系链的活跃,而做出应有的一些不同纬度的贡献」.
二、思考视频号和公众号、朋友圈、时刻视频及story的差异
1.个人认为,视频号和微信官方账号的区别主要是“制作门槛”和“内容”的区别。
视频号是大家记录和创作的平台。微信官方账号门槛较高,大家几乎不可能天天写文章。
我之前也和Aauto Quicker PM聊过,他。
认为人类学会说话、写字、画画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从二维图像中还原三维信息也需要训练。而人对于视频的「感知」是更加自然的,点击拍摄按钮也是更容易的。而且对于十亿人来说,让每个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但是发照片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视频的生产和成本相比图文更低。
另外公众号过去主要集中在图文内容,而视频号更侧重在短视频内容领域。
2.视频号和朋友圈的差异,此前自己也思考很久,同样是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都是独立创作的个体,区别在哪?
什么样的内容会发布在视频号,什么样的内容会发布在朋友圈?
从关系链上 :朋友圈对应的是好友关系链,属于封闭社交;视频号对应的是 全开放关系链
。个人认为这是视频号和朋友圈在关系链维度上的差异。(QQ空间和小世界的关系类似)
从生产者角度: 朋友圈应该是没有质量和好坏就可以发,视频号应该是要有一定门槛;一个强关系一个弱关系。
朋友圈本身不能承载娱乐,或者娱乐不强,因为是强关系。 我们看朋友圈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基于社交关系,基于人本身。
(打个比方,视频号和朋友圈的差异类似抖音/快手和朋友圈的差异,对于抖快上的KOL而言,他们既有自己的朋友圈,又有属于自己的粉丝账号;)
从消费者角度 :视频号消费视频内容不局限是朋友圈的日常记录,通过好友之间的互相推荐来扩大短视频内容的选择范围。
3.18年 「时刻视频」 失败,个人认为很大程度能看到你的视频就是你的好友,验证完之后没有对关系链的持续活跃给予更多的帮助。
「时刻视频」更偏社交,但是 没有拓圈, 没有拓展你好友之外的社交关系,本质上还是消耗已有社交关系。
视频号相比时刻视频,最大的差异是可以拓圈,突破朋友圈限制,实现公开传播。
另外国内所有「story」模式都面临共同的问题, 「普通用户生产的内容趣味性不高,内容缺乏可看性,难以获得非亲密用户的积极反馈」 。
本文文章原作者:@ 黑眼豆豆写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