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社交”中“/   

  

     

  

  被困在“社交”中“/   

  

  微信视频号自2020年1月开通内测以来,已经快一年了。年终是总结的好时机。当然,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赚到钱的朋友来说,也是最焦虑的时候。焦虑的结果可能是无脑的“全部”。   

  

  在”,就像最近再次流行的比特币一样,庄家收割散户是极其讨巧的。这一幕一年才有一次,年后又有多少人在厕所哭晕,让我们拭目以待。   

  

     

  

  被困在“社交”中“/   

  

  A   

  

  关于最近通过视频号直播,单个游戏就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商品的各种新闻充斥着朋友圈,撩拨着同学们敏感的神经。我们先来看几个:   

  

  1.讲心灵鸡汤的大姐“姐”(但真的很好),3小时190万货。   

  

     

  

  被困在“社交”中“/   

  

  2.带货的小姐姐专业直播到视频号,第一批货170万。   

  

     

  

  被困在“社交”中“/   

  

  3.微信业务的负责人甚至声称他的视频号带来了5000万的商品。   

  

     

  

  被困在“社交”中“/   

  

  刚诞生不到一年,刚刚全面开放的视频号就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让人羡慕又渴望马上冲进去。与快手相比,起源于微信生态的视频号是如此的不同,当我们仔细看时,它们是如此的相同。从最近几个月的频繁迭代来看,短视频时代所有被验证有效的功能都一一安装在了视频号上。"   

  

  “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变现”的链接似乎已经完成。   

  

     

  

  被困在“社交”中“/   

  

  在2020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曾说“微信不小心把微信官方账号做成了以图文为内容的载体,却没有出现其他形式的短内容,让微信缺少了短内容”,随后视频号开始内部测试。视频号不是另一个微视。可以看出,张小龙和整个微信团队都对视频号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在资源倾斜上不遗余力。基于对平台的信任和对大佬们的崇拜,大家都深信自己从视频号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金钱。   

  

     

  

  被困在“社交”中“/   

  

  据我的好朋友说,最近Tik Tok密切关注视频号的各种动态,我估计每天都有高层在想怎么反制。事实上,根据Questmobile的报告,中国网民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已经基本见顶,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基本停止增长。   

  

  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用户多用微信看半个小时短视频,花在抖音快手的时间必然会减少   

  

  另外,目前各平台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随处观看,打开微信可能更方便。   

  

  最近,视频号的内容长度从最初的一分钟扩展到了最长的30分钟,包含了更多类型的内容。这样,就不难理解Tik Tok的焦虑了。   

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4adae859767941ba9016d561c6ab92d5' alt='视频号破局:生于“社交”,于“社交”' />

  

微信这样体量的选手入局一定会形成巨头博弈,不管未来会怎样,所产生的“鲶鱼效应”一定会带来新的机遇。上期咱们说了普通人“ALL

  

IN”视频号可怕的三个事实,还劝退了几个狂热分子,这只不过是希望大家不要踩坑,面对新事物咱们更应该积极拥抱,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视频号会不会真的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作为普通企业或者个人应该如何布局才更容易有所收获?

  

困于“社交”' />

  

要想读懂并成功布局视频号,你需要真正读懂它的社交属性,这是你一切行为的准则,能帮助你不走歪路。本期咱们就深度聊聊微信及视频号的社交基因,我会给出视频号破局的三个建议,希望你能得到启发。

  

B

  

要想明白视频号推荐方式的利弊,咱们先来看看几个头部短视频平台有什么不同:

  

困于“社交”' />

  

抖音:中心化流量分发(公域为主)

  

快手:非中心化流量分发(公域为主)

  

视频号:社交推荐分发(私域为主)

  

# “视频号,生于社交”

  

社交基因根植于微信,同样也根植于视频号,无论它怎么迭代,这点是永远不会变的。张小龙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说,他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在现实中,我们接纳新的信息大部分情况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我相信基因是不会变的。而在视频号推荐方式的设计上基本就就这么做的,朋友推荐,也就是社交推荐占了55%的权重(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非官方验证),实际使用的感受是,我个人浏览的90%以上的视频来源于朋友推荐。

  

困于“社交”' />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短视频的市场教育已经完成,渗透率也非常之高。抖快是视频内容的消费场景,平台成长的基础是满足人们对视频内容的需求,而视频号的成长基础却是补充微信生态缺乏视频内容的需求,让人们习惯用视频的方式社交是它的使命。

  

有微信的社交基因,好处显而易见,人人都有微信,每个企业也都有一定的私域积累,它让你的视频号 冷启动

  

更容易,官方也更推荐你发动私域的力量去传播,而不要想着依靠平台推荐。这种情况下,之前已经在微信生态有了布局的玩家,做视频号更加得心应手,只不过是多了种方式和粉丝交互,多了赚钱的方法和可能性,何乐而不为?

  

事实也是如此,视频号内测得一批用户即是一批已经在微信公众号做的很不错的人,“身无长物”的你要怎么破局呢?

  

# “视频号,于社交

  

能感觉到,其实微信一直都很纠结,它希望人们能够更多的连接,但是又在限制连接的上限,生怕这种连接给人们带来无形的 社交压力

  

,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控,视频号也一直在自我调整,而社交压力将会给整个视频号内容生态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困于“社交”' />

  

据不权威统计,刨去那些搬运的内容,目前在视频号占比最大,也是最容易成为爆款的四类内容是: 情感、生活、音乐、教育

  

,其中又以鸡汤视频最为火爆,恨不得篇篇十万+,这个情况和前几年的微信公众号何其类似,又有谁没读过几篇咪蒙们炮制的鸡汤文。

  

短视频发展到这个阶段,确实让人感慨,鸡汤居然还这么有市场,是年轻人们都跑去了抖音、B站,留下中老年人留守视频号?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从最近视频号创作营官方分享会的数据看,依托于微信,视频号的用户分布很广泛,一二三四线,老中青幼年全都涵盖,那为什么会出现“

  

内容倒退 ”的现象呢?

  

这就是为什么说:“ 视频号,于社交 ”的原因了。

  

对于创作者,发个视频可能最先被自己的熟人,甚至是亲戚朋友看到;对于用户, 视频号的“点赞”和其它任何短视频平台的“点赞”都是不同的

  

,甚至就不是一回事。在视频号“点个赞”就相当于把这个视频推送给了所有好友。而微信都是实名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有自己树立的社会形象,各种领导同事亲戚朋友,在这种“社交压力”下,你就不可能随意去创作,随意去“点赞”。

  

困于“社交”' />

  

比如你想发个抱怨老婆的视频,只要不露脸,在抖音可能没人知道你是谁,在视频号你不是找死么;比如看到你喜欢的美女,在抖音你可以发挥左手的优势,拼命连击,在视频号你就不怕老婆灭了你?

  

所以一些正能量、鸡汤类、风景类、影视类视频大行其道,而你真正喜欢内容的却只能看看作罢,这给视频号生态内容的丰富性造成影响,同时也造成同样的内容在视频号点赞评论率相比抖快要低很多,这样的情况可能会给创作者带来误导,而一旦形成恶性循环,“

  

”于其中,再想出来可没那么容易了。

  

困于“社交”' />

  

咱们对未来不做过多预判,“社交”属性的好处是给了许多专业领域的人更多小而美的机会,正如之前潘乱的那场直播,只有几千人的观看人数,但是基本都是来自科技圈的围观,业内影响力颇大,这就是视频号所创造出的来自圈层的力量,引用某大佬的描述,

  

“懂得入”远比“看热闹”有价值的多

  

C

  

最后给准备入局和已经在布局的各位视频号创作者三个忠告,希望大家共勉:

  

# 在视频号,有用>有趣

  

张小龙给视频号的定位是:“ 人人都可创作的平台

  

”,门槛是低了,但是创作什么才有价值呢?真心不推荐你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去煲鸡汤,做和自己毫不相干的视频,或者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来博眼球,数据一时上来了,但是你要这些垃圾流量有什么用?话说回来,如果你非要煲,比例也一定不要太高!内容行业的发展趋势也验证了,“

  

空虚公子 ”们没有未来,除非你就是要跳出原来的行业投身短视频,否则就耐心一点,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围绕自己的专业打造出圈层价值,这才是正道!

  

困于“社交”' />

  

# 在视频号,质量>数量

  

最近一段时间,我已经屏蔽了十几个人的视频号。怎么回事呢,有几个关系还不错的朋友投身视频号,做了几个账号,具体就不点名了,每个号每天恨不得发十几条视频,每条还都推荐给我,每次进入视频号满眼都是他们的内容,而且和我毫不相干!这种烦人的体验,就算再麻烦,我也要找到入口,把你屏蔽掉!

  

困于“社交”' />

  

_来个_ _无奖_ _问答,你知道视频号怎么屏蔽人吗?知道的发1,不知道的发2,不发的默认不知道。_

  

相比抖音,你看了一条视频,系统会小心翼翼的再推几条类似的,如果你又看了,就再给你推,一旦你不看这些视频了,改看别的了,系统就会根据你新的偏好再来一遍这个流程,不得不说,抖音这个算法真的体验极佳,也让它风靡全球。而

  

社交推荐 ,你浏览的内容基本可以理解为都是受“ 人为控制 ”了。

  

困于“社交”' />

  

这里就要提醒大家:

  

1、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条视频的质量,私域场景下,声誉显得更加珍贵!

  

2、一定不要海量发视频或者推荐视频,“霸屏”的结果可能是被“屏蔽”!

  

# 在视频号,做体系>做账号

  

视频号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产品,微信在未来也必定不会将其独立出来,私域流量的价值在近几年已经被充分验证过了,有多少人日思夜想着从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微博等等平台拉人到微信上,却被一次次无情的封杀,这回微信爸爸给你搭建了如此完善的短视频引流变现的工具,你却视而不见?你让微信的产品经理颜面何在?

  

所以要么不做视频号,要做就要 公众号/小程序/小商店/社群/企业号 等一起做,这样才能发掘视频号最大的红利。

  

困于“社交”' />

  

两期视频号系列到这里就结束了,5G时代很快来临,短视频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底层语言,短视频的下一个五年、十年也注定辉煌。张一鸣曾经说过,“社交就是一场信息交互运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与社交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主题”,这也是多少巨头疯狂进军社交领域主要原因。而基本已经形成垄断的微信,在这时候推出视频号,试问有谁敢不看好它的未来?

  

想更多了解视频号的同学可以看上一期内容:

  

兄弟奋不顾身ALL IN微信视频号,为了他我做了这篇干货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