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ik Tok,一个看似“富有”的美食家最近火了。
每段视频的起价至少3000元,一晚5.5万元的东方明珠酒店说可以住,一口248元的烧烤可以直接吃。
但他说自己很有钱,每次出现都穿着同样的橙色t恤,总是背着背包,背很大,戴着圆圆的眼镜。
这个账号名字好像还放了狠话,叫“大LOGO吃垮北京”,目前抖音粉丝数1515万.其实除了北京,他还去过全国各地的商店打卡。
不知道有没有“吃下北京”,但“吃下自己”的可能性更大。
除了以上,他还会花8000元租一天劳斯莱斯,在钓鱼台大酒店享受价值4200元的国宴,喝一斤茶19990元的奶茶,甚至剪头发,他都会经历一次1000元的理发。
在这种昂贵却新颖的体验下,根据Tik Tok数据平台“新摇”下的新榜单,“大LOGO吃垮北京”在一个月内涨粉近500万,平均每条视频点赞达70万。.
数据来自新的震动。
所有这些尝试的出发点其实都源于对大LOGO的好奇。
一个想火的吃货
在Tik Tok的账号简介上,“大LOGO吃北京”,写着两个字:
“一个想火的吃货。”
“我的视频随时会爆炸。”
这是2018年账号首次注册时大LOGO写的内容,一直保留到现在。没想到,两年后视频爆了,这位美食家真的火了。
在成为美食家之前,达LOGO是一名为乙方工作多年的广告商。
直到2018年,他的工作带给他越来越多的倦意,那个时候,短视频才刚刚兴起。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开始尝试做个人短视频账号,他也想试一试。
“成就成,不成就拉倒”。
达LOGO决定为美食内容建立一个账号,因为他爱吃,吃遍北京的大街小巷,美食是他热爱和擅长的。
这个报道由他和摄影师负责。他们尝试制作各种美食主题视频:外卖评价、用餐打卡,很快还有粉丝达到3万时,他就辞职了,开始全职做美食短视频.
之后,加上一些美食笑话,“大LOGO吃北京”的Tik Tok粉丝数突破100万。
但是Big LOGO发现,因为每期自己的视频都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设计和风格,虽然可以吸引一些粉丝,但是这些粉丝和账号之间的粘性并不高。
“我觉得我缺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大LOGO得出了这个结论。但是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呢?
今年6月27日,大LOGO发布了一期主题为“300块一两和牛牛排”的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视频点赞量超过91万次。
这个视频的制作完全是“无意”的,因为摄影师的生日,两个人去这家餐厅庆祝生日,顺便拍了一集视频。没想到,视频数据表现非常好。
这给大LOGO的内容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并且经过一番挣扎和几次尝试,确定了新的设计和内容方向:
一个普通人,去体验高价美食,去做店铺评价。
因此,自从这段牛排配牛肉的视频之后,“大LOGO吃下北京”正式走上了探索餐厅的昂贵之路。现在粉丝们不断翻出这段视频并评论:“奢华生活从这里开始。”
流量也证明了这样的内容定位和人为设置是有效的。改造后,《大LOGO吃北京》共有17部视频作品获赞超100万,其中包括热度最高的视频点赞超过215万.
据大LOGO本人透露,目前账号
视频的平均播放量已经达到3000万左右,最高播放量有9000万。在每条视频的开头,大LOGO都会提到“出于好奇心”来带大家体验这些美食或者享受服务。在他看来,这种“好奇心”既来自自己,也来自观众。
“我的内容定位就是贵,一个普通人去吃很贵的东西,满足我和粉丝的猎奇心态。不过视频里我的状态都是真实的,说话的风格这些都没有刻意去模仿谁,所有的内容都是我这个普通人去体验高端餐厅的真实反映。”
# 无论是图文还是短视频,观众的喜好是互通的
55000块一晚的东方明珠酒店是什么体验?
从11月8日开始,大LOGO发布东方明珠230空中酒店的入住体验视频,一共被分为4集,从入住、晚餐、早餐到离店,平均每集点赞量超过80万。
在这4期视频中,大LOGO展示了落地窗江景、4700元一把的椅子、东方明珠塔形的瓶装水、98000元的意大利桌上足球机、价值12万元的挂毯、空中旋转餐厅等多种酒店内部设施和服务。
“这期灵感是之前在上海和平饭店拍视频时,我正好看到东方明珠酒店在黄浦江对岸,想着要不要体验一次”,在大LOGO看来,东方明珠酒店十分符合他的视频主题,“因为它有东西可以说,不像有些酒店套房看起来大但内容空洞、很难发挥”。
哪些地点或者店铺能成为视频主题,大LOGO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 “我一般从选题的稀缺性、趣味性、挑战性、易传播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和决定”。
以美食为例,大LOGO会衡量商家的菜品、呈现样式、口味新颖度等,“在色、香、味上都要足够特别才行”。他的账号私信中还不时会收到来自粉丝的探店地点推荐,大LOGO也会参考,将之作为选题来源之一。
虽然已经不再从事广告行业,但多年的社交媒体内容营销经验,也为他的短视频内容创作打下了基础。
“广告研究的就是人的喜好,之前我在微博、微信上做过营销企划,这些都在一直帮助我对人的喜好进行观察和研究,有很多选题逻辑,从图文到短视频是共通的。”
他举了一个对比手法的例子,比如比较50元一份和5000元一份的牛排有什么区别,这一定会被关注,无论是图文还是短视频形式,“百试不爽”。
在大LOGO看来, 几万或者几十万的抖音粉丝是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运营经验来实现的,但要想达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粉丝量级,运营以外的知识更加重要
,包括他对美食的了解和多年社交平台营销经验的积累。
不过,即使在选题上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在个人表现上他更强调即兴。 他说自己几乎不会准备镜头脚本,文案也是现场发挥
,但对视频想要呈现什么样的内容十分清晰。
大LOGO表示现阶段的自己更倾向于小团队工作模式,他负责出镜、剪辑,摄影师承担拍摄工作,选题策划是两个人一起商量着推进,
“这样我们从内容风格、选题到视频产出各个环节都会比较统一,很少出现偏差”。
现在,他们的工作节奏就是今天拍好内容,明天就能剪辑发布。
# 时刻存在的焦虑感与成就感
目前,“大LOGO吃垮北京”的抖音号粉丝数已经超过1515万,还一度跃居为星图平台抖音达人指数榜单第一,商业价值也很被看好。
数据来自星图
大LOGO透露当下主要通过植入广告来变现。
据新榜旗下抖音数据平台“新抖”显示,账号橱窗中累计挂过43个商品链接,涉及食品饮料、家电、美妆护肤等多个品类,“我们选择合作品牌时一定会看产品口碑,在视频中也是以更生活化的状态展示”。
数据来自新抖
虽然有了流量,也有了商业化变现收入,大LOGO还是觉得自己经常处于焦虑状态, “没收入我会焦虑,有收入我也会焦虑” 。
有收入的时候, 他焦虑的是如何才能维持住优质的流量数据
,因为短视频平台的一切数据后台都可以追踪,商业效果能够被量化,一旦数据不好,可能会影响其他客户的投放意愿。
更多时候, 大LOGO焦虑的是内容的创新和迭代
。他知道即使今天能创作出爆款,也无法保证明天不会出现用户审美疲劳而取关的情况,这是所有内容创作者的共同焦虑和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我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挑战之前的东西”。
即使每天忙碌,每天面临着很多压力,他依旧觉得做自媒体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通过我的努力,让很多人知道我,在街上会认出我,几千万人愿意每天花费几分钟的宝贵时间来看我的内容,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成功。”
做短视频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很多改变,不仅在于个人认知度的提高,更在于心态和机会。
大LOGO说自己对账号、对短视频、对自己的自媒体事业,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他觉得自己没办法做出很长远的规划,因为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只能在现阶段做得更好。
他想过是不是要将内容从“探店”扩展为“打卡”,也想过到某一个时间段可能会扩建团队,
“也有可能会花几个月去实践一个想法,即使失败也没什么可抱怨,只能再次调整去进行下一次实验” 。
但他始终认为短视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只要能生产出好的内容,用相对少的资金精力投入,就可以博取一个创业成功的机会”不过,这个机会的竞争也很残酷,“
因为对于算法推荐平台,没有相对稳定的流量一说,你要不断的倒逼自己去生产新的内容,要紧绷着一根弦往前走 ”。
想起最初注册账号时,他选择了“大LOGO”这个昵称,因为logo在广告中是标志的意思,而他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也可以成为美食界的“超级icon”。
这个想法,大LOGO正在一步步实现中。
* * *
ps. 以下是本期抖音红人涨粉榜单,如果觉得不够看,请登录新榜旗下抖音全场景AI数据平台“新抖”(xd.newrank.cn)查看各分类抖音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