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新闻,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生活水平的提高,月服务供不应求,北上广优质月价已经涨到2.6万元。
深圳一家子曰中心的负责人说,他们中心的新月已经预订了下半个月甚至明年。
看完这些,我也没打算要二胎,但还是忍不住悄悄打听了一下我所在城市的月行情:
*工作8小时,约8000。
* 24小时居住12,000-15,000英镑。
果不其然,几年间增长了好几倍。
我顺手把这个消息转给了怀孕七个月的小女友。
结果不到两天,她就怀着孕肚来找我了。
她的现状双独,母亲腰椎手术,婆家本省外市,生活水平小康偏上。
她说她老公听完月供脱口而出:“这么贵,我妈不能来吗?”
然后他解释说:“真的不是那么一点钱,只是没必要!”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如果真不差那点儿钱――月嫂和婆婆之间,选月嫂。
这种坐月子的事,别说男人,可能没生过孩子,没养过自己的女人都不理解。
在男人眼里:小啊皮宝宝能吃、能睡、能拉尿点。他还能有什么?
在老人眼里:不是我没养你。我也养大了你。为什么不呢?
我告诉她不是那样的。
一、 产妇和产妇不一样。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身体上,有些人身体很好,恢复得很好。我亲自看了我最好的朋友的三胞胎剖腹产,第二天带着尿袋到处溜达。而其他人则软弱无力。比如我自己,辜负了期望,产后半年没有力气,喘不上气,打喷嚏时大小便失禁。
*二是心理上,有的人心态好,有耐心,大率直。有些人情绪脆弱,激素紊乱,产后抑郁。
所以不同的人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二、 孩子和孩子不一样。
有些孩子天生会照顾自己。他们饿了就吃,饱了就睡,不哭也不做好宝宝。我的一个同事,宝宝100天没过夜了,但是一觉睡到天亮,身体好了一倍,所以味道很好。
有些孩子天生难带,一吃牛奶就哭,一小便就哭,一睡觉就哭,一晚上醒好几次就睡不长。带这样的宝宝真的需要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辛苦。
三、 老公和老公不一样。
很少有男人能提前陪媳妇进“准爸妈班”,好好学习。
“生孩子还不够。”直男抓得很多。
能关注媳妇身体和情绪,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关照和支持的,堪称绝世好男人了。
完全不知道激素变化,或者只是关心宝宝,把产后抑郁当成矫情,不一而足。
四、 婆婆和婆婆不一样。
不要重男轻女,要真诚地照顾他们,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有限度。这样的婆婆能为家庭和谐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也有的婆婆难免三观不合,习惯不同,方言不通,口味难调。
甚至还有人一边摆脸子一边伺候子曰,打着照顾他们的旗号,控制着李伟。这样的婆婆是易送难送的大神,不省心不麻烦。
五、 亲妈和亲妈也不一样。
大多数母亲尽一切可能照顾女儿。一般来说,妈妈照顾月子比婆婆更有利。
但是,有些母女是命中注定的爱情,看着《都挺好》的苏明玉就有一种特殊的态度。
,亲妈来了更麻烦。综上所述,我是主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能请月嫂尽量请月嫂。
尽管价格水涨船高,但益处也明显。
一个称职的月嫂,不但能科学方法育儿,疏导产妇情绪。
还能让你避开和婆婆亲妈的经验主义冲突,避免被直男老公气到回奶。
还能解决要求亲戚“先洗手再抱娃”的尴尬,给予催乳、营养、产后康复的一系列指导,以及代替洗澡按摩抚触洗尿布的诸多操劳。
说更直白一点吧:
产后这个特殊阶段,是女人一生最虚弱也最脆弱,最需要关爱和照顾的时期。
除非婆媳关系特别融洽,没有把握的话,能花钱买服务的,千万别含糊。
花钱请月嫂,人家听你的。
请婆婆来,搞不好你得听人家的。
多少婆媳间一辈子的恩怨,都是这个阶段种下的。
这种雷,能不踩尽量不踩吧。
知乎上有一个帖子:
题主30岁,男,居四线城市,月薪6.5k,妻子月薪3.5k。双方父母都住得不远。
妻子即将临盆,61岁的婆婆,主动提出帮忙照顾,因为有时间有精力有经验,同时希望岳母也能来,婆婆照顾白天,岳母照顾晚上。
而妻子的意见是雇月嫂,主要是考虑专业、省心、免去老人劳累之苦,还能跟随月嫂学习育儿知识。
岳母表示尊重小两口意见,婆婆则表示月嫂没必要。
这位丈夫的在提问中写道:
> 我的观点跟我妈相似:
> 1、觉得两家劳动力十足,我请年假跟陪产假有一个月,算上父母一共5个劳动力,再加上一个月嫂,我们干看着?
> 2、我是学习型,什么事情都有自信,觉得没必要非的到时候跟月嫂学,可以提前学习。
> 3、我怕以后月嫂来了,剥夺了我的位置,我会从开始就不那么上心照顾孩子4、我身边也有不请月嫂的,我看照顾的也都挺好(表面上看)
> 5、在月嫂28天以后还是要自己照顾,只是自己照顾是早晚的事儿,没必要慌慌张张,平常心。
> 6、算上元旦3倍工资,对月嫂的支出是8.5k,生孩子以后的开销是很多项目的,我觉得这钱完全可以给家里买些吃的用的等实惠的东西,不值得。
> 请答主们说服我,或者说服我媳妇儿。
这个帖子挺有代表性。知乎网友们的回答也很值得一看:
@摇篮
我觉得是你被带进了沟里。
看看你题目里写的啥?你爸态度很好,岳母态度也很好,大家都表达了对你们小家庭的尊重和支持。
只有你妈的态度是“我跟我妈的想法是相似的,还是不要请月嫂”,又说“我妈主动表示可以来照顾,她能干不矫情……
但是……她希望晚上岳母带+她受伤了不能长时间干活。”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么?
要知道月子里带娃最累的就是晚上,两小时一醒喂奶换尿裤,白天那点儿活儿跟这种累比起来根本不是事儿。
所以你妈到底是能带还是不能带?能带就一口应下来带孩子她来帮忙,不能带就别假装能带,不让请月嫂还回过头来把活儿推给你岳母。
发现没有?好听的你妈都说了,结果干活儿的是人家妈。你老婆的妈凭什么要听你妈指挥?人家心疼妈妈想请月嫂你们还不让,是不是过分?
婆婆说的很好听,结果等媳妇真坐月子了,就叫着这疼那疼弄不了的,真是大有人在。这就叫不靠谱。
恕我直言,看你的描述,你妈不靠谱的几率非常大,保险起见不如请月嫂。
@晴天的风筝
我跟答主遇到了相同的问题,然后我辞职了……
全职奶爸,已经带到11个月大了,这特么真不是人干的活!!!你还是请月嫂吧,现在让我想想,把我工资全拿去我也愿意啊!!!
@杨大毛
说你媳妇犟,你也不软啊。
如果一个老公,在老婆生孩子那一段日子,都不能完全满足她,那你媳妇可不太会挑人。
你看你说的什么话,我妈辛苦肯干,就是最近身体不大好,晚上还是要丈母娘坐镇。
您妈多落好啊,面子也有了,里子也有了。
辛苦的是谁啊?是你老婆的妈。谁不知道带新生儿辛苦的是晚上啊?你妈白天能干啥啊?就抱着孙子亲两下?
再说你自己的理由,居然还有一点是怕月嫂抢你的位子,怕月嫂在自己就不上心了。
大哥!您自己的娃!月嫂再亲能亲过你去?还月嫂在你就不上心了,你妈在我觉得你都恨不得不插手。
说来说去还是觉得你媳妇坐月子不值得花小一万,钱要花在刀刃上。
大哥你醒醒吧,就你家这经济条件,估计也不敢要二胎吧?你跟你老婆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娃,这时候花钱还不叫花在刀刃上?难道你准备把这一万块钱省下来给你娃娶媳妇用?
看看你的问题描述,你爸,你老婆你老婆父母真的是懂事明事理,就你跟你妈,一个心疼儿子赚钱辛苦,一个心疼妈妈伺候月子太累。
您俩一块过吧,非出来害人家。
@退粉收香
只能发奋图强,将来多赚钱,碰上这种事能扔出银行卡来说老子有钱,你们管不着。
照顾产妇孩子是个很辛苦事,尤其是新生儿。我家长的朋友有做月嫂的,我叫她阿姨,干了三家就不干了。
说雇主很好,都不是那种甩手掌柜的,很乐意照顾产妇和孩子,就是太累了。还不如做家政清洁工轻松,不操心。
我转这个贴子,并不是告诉人人都要请月嫂,而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家庭矛盾案例:
* 男人都谜之自信,认为照顾一个新生儿是很轻松的事,亲妈+岳母+自己足以搞定。
* 男人会本能地认同自己母亲,很容易造成月子里产妇孤立无援。
* 婆婆和岳母轮番照顾,除非两人都是十分明理之人,否则矛盾再所难免。而一旦出现这种矛盾,男人通常是解决不了的,最常见的就是逃避。
* 男人的出发点全部是从现实考虑,包括两位老人的精力体力,8.5 K月嫂工资的性价比,唯独没有考虑媳妇的情感需求、情绪状态。
写到这里,绕不开钱的问题。
很多现实问题真是能靠钱解决的。
闺蜜二胎,直接预定了月子中心。
婆婆和亲妈自告奋勇:花那钱干啥,我们都能照顾,再说都养过一个了!
她坚决Say No。
* 不想要娘家七姑八姨旧秋裤剪成的尿布。
* 不想收婆婆村里各路亲戚捐赠的“百家衣”。
* 不要再尝试撕心裂骨的胀奶恶梦。
* 不要再经历一年难消的肥肉水肿。
有过一胎的灰暗经历,时隔六年,用她的话说――人得长心,钱得长进。
当产后20天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气色红润精神抖擞,身旁的小女儿粉嫩绵软温润如玉。
她说:“你看,其乐融融、共享天伦、岁月静好、幸福绵长的画面,光用智慧不行,钱也得搭把手。”
写这篇,也不是呼吁所有家庭都去请月嫂。过日子,消费还是得情况而定,量力而行。
我见过许多月子里矛盾丛生、自此留下终生介蒂的婚姻。
也见过许多没找月嫂,靠父母帮忙也过得很好的家庭。
也见过一些不靠任何外人,全凭小两口一起共同走过来的夫妻。
月嫂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产后的女性,丈夫的体恤和关爱,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月嫂很重要,靠谱的男人更重要。
我很认同一个网友说的:
> 你准备好闹钟,2小时一叫,连着夜里,适应三天,三天里闹钟一叫马上起,精神抖擞来做事,还能保持心情好,那么月嫂可以不找。
那些对自己盲目自信、或者觉得只要把妈叫来就万事大吉的男人,先试试能不能做到。
如果做不到就别叽歪了,尊重媳妇的想法吧。
作者:李爱玲,情感作家,职场妈妈,百万读者心中的铿锵犀利桃花姐。最新作品集《此生江湖聚散,你要敢爱敢当》。微博@李爱玲的桃花马。微信公众号:桃花马上石榴裙。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