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借用设备的函,拍摄视频运镜需要借用那些设备

  

     

  

  视频不可能是p,但也不是真的。   

  

  今天,日本推特趋势列表上的话题是“smash中的模仿者”。了解了“中间”   

  

  我们所有玩家都知道,冒名顶替是剧组里的叛徒,而Smash是《任天堂明星大乱斗》。   

  

     

  

  前两天,任天堂刚开了一个面对面的会,会上宣布《大乱斗》新DLC将加入《异度神剑2》的两位女主角,但是《大乱斗》和《Among Us》之间没有联动的消息。   

  

  这个“假游戏新闻”上热搜的原因是热心的二级创作者。2月18日,Youtube用户“海豚小屋”上传了一段自制视频,模仿官方宣传片的风格,在《大乱斗》中“演示”了叛徒的举动,并扮演了装样子的角色,因此被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使用。   

  

     

  

  叛徒开战!   

  

  像这样的非官方假联动视频还有很多,但这些视频会在介绍或者视频的最后标注“粉丝制作的视频”,稍加小心的玩家是不会当真的。   

  

     

  

  许多假新闻是为了欺骗或钓鱼而编造的,与事实大相径庭。如果不给“粉丝制作”、“纯虚构”贴标签,不给“游戏假新闻快报”贴标签,总会有人上当受骗。   

  

  最近没有听说淘气狗的新《最后生还者》作品或者DLC,也没有看到任何媒体报道旧《战神》系列作品会高清复刻。   

  

  然而,1月28日上传到Youtube的《最后生还者:归家》(返乡)预告片和2月8日上传的《战神:决定版》游戏预告片,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两部预告片的播放量都超过了60万。   

  

     

  

     

  

  要“骗”这些告示,首先要用PS主机的商标动画ESRB评级,一行“索尼互动娱乐出品”,以及工作室的LOGO先吓唬玩家,然后从现有的游戏原创作品或宣传片中借用素材,让玩家找到共鸣,获得信任。   

  

     

  

     

  

  《最后生还者:归家》设为《最后生还者2》的DLC,视频中的场景多为原创素材。游戏中使用黑屏闪回处理镜像移动的方式得到了继承。加上吉他演奏的官方配乐和随机挑选的演员乔尔的长篇独白,很多人肯定会相信这部电影是官方写的。   

  

     

  

  奎托斯在《战神:决定版》中的镜头都是取自2013年《战神:升天》的游戏预告,作者也使用了很多剪辑技巧。   

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f002977636bc475180ec3e2f717e2118' alt='山寨PS5游戏预告片,已经骗到了数十万次播放' />

  

《战神:决定版》预告“骗”

  

视频最后,作者还要煞有介事地标明游戏的预计发售日期,这一段随便截一张图都有用来单独制作一条假新闻的潜力。

  

  

  

作者也没有忘记伪造一段视频简介,简介的文案写的还算认真,如作为重制游戏的《战神:决定版》,一定要着重提到“4K60帧”。

  

  

简介中给出的网站都是索尼与各大工作室的真正的官网,并不是什么钓鱼或病毒网站。只是这些网址连带着视频简介的余下内容,很可能是从其他地方复制粘贴过来的,像是《最后生还者:归家》的视频简介,就有一行文字没删干净露了馅。

  

  

最后一行的俄语为“710条评论”

  

上传这些预告“骗”的作者账户名称,看似是PlayStation,实际上作者把小写字母“l”换成了大写字母“I”,即PIaystation,只是Youtube所使用的字体让人无法第一时间分辨。

  

再与官方账户比对一下就会发现,山寨账号没有Youtube用于验证身份的对勾标记,号主还有意隐藏了账号的订阅人数。

  

  

真正的官方

  

去年6月,山寨账号上传了预告“骗”处女作:《神秘海域(2021)》,因为没有借用任何素材来虚构出游戏画面,只骗到了7万人观看,反响平平。

  

  

半年之后,该作者的两部恶搞新作骗到了上百万次播放,还出人意料地收获了上万点赞,点踩的数量也不少,但评论区的态度还算积极,许多人高呼上当的同时,忍不住对作者的剪辑技术表示认可。

  

  

“读了评论才意识到是假的”

  

  

“向视频作者脱帽致敬,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赝品”

  

但归根结底,这样的预告“骗”在未阐明作者主观意图的前提下,与造谣行为无异,虽不至酿成什么商业损失,想必也会在分不清PIay与Play两个单词的绝大多数玩家中间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索尼官方与Youtube目前都没有对这个PS山寨账号给出任何的看法或处理措施,而Youtube与推特等社交媒体的大数据推送仍在帮助该作者的预告“骗”大肆传播。作者本人也在伪造官方的高冷气质,没有对赞扬与批评的舆论给出任何回复。

  

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肯定还会见到更多的预告“骗”,为此最好多留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