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夕,工信部相关部门针对互联网常见的外部链接阻断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微信、Tik Tok、淘宝等平台于9月17日按照标准对网站链接进行畅通。对此,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回应,表示会积极配合。
腾讯:
坚决支持工信部决策,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步实施。
阿里巴巴:
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阿里巴巴将按照工信部相关要求,与其他平台共同面向未来。
字节跳动:
保障合法网站链接和互联互通的正常接入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关系到用户权益、市场秩序和行业创新发展。字节跳动将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决定。字节跳动还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行动起来,不找借口,明确时间表,积极落实,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网络空间,让用户真正享受互联互通的便利。
三家互联网企业的回应看似诚意满满,可在实际操作上,他们对于如何开放生态,开放到何种程度都非常谨慎。毕竟,这些平台目前的盈利点都在其封闭的生态系统。一旦打破,无限制的开放,不仅会提升监管执法的难度,也将损害平台的利润。
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理想状态,但解除外链屏蔽只是它的开始,并不是终点。
_01_
9月17日来了
互联网巨头落实了哪些?
9月9日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
之后大家一直期待着17号的到来,想看看之前“老死不相往来”的互联网公司是否真的能握手言和,实现互联互通。比如测试了几个平台,结果和我们理想的互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微信生态,是进行的第一个测试。
在这一幕中,小茹尝试在微信上打开淘宝和Tik Tok,发现淘宝和Tik Tok官网链接到了仅支持在一对一的聊天中打开的,群聊和朋友圈都无法访问.而且,Tik Tok和淘宝的具体短视频或产品链接不能直接在微信分享。微信显示可以继续接入链接,但是仅能跳转到网站,商品购买页面无法访问.
内容方面,如果你想和微信好友或好友分享短颤音视频,Tik Tok默认会先下载视频,用户也可以选择复制密码和链接,而不是直接点击跳转。
淘宝商城,是进行的第二个测试。
小茹抄了颤音短视频和微信文章的链接进行测试,发现Tik Tok和微信都不能直接在淘宝开通,但令人欣慰的是,
我们不需要手动复制到浏览器上,而是通过淘宝直接打开浏览器来阅读和观看。,然而,在淘宝上打开短视频和文章并不经常被用户使用。
抖音APP,是测试的最后一项。
三大生态中,Tik Tok是落实政策精神最好的一个,或许是因为微信文章的链接对Tik Tok不构成威胁,或许是因为淘宝是Tik Tok早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测试结果表明,
淘宝商品的微信文章的链接在抖音私信中都可以打开.
_02_
解除链接屏蔽
或以这三种形式展开
工信部能否重拳整顿屏蔽外链,打破互联网巨头中的“藩篱”?还没有。
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要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假如现在就将所有的链接无限制的开放,会给互联网生态带来巨大且恶劣的影响。彼时,微信整个生态充斥着商品的信息,用户使用体验下降,信息安全无法保障。第三方流量不停地导回微信,形成流量大循环。这种循环背后的混乱,会降低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让平台的价值大打折扣。
实现跳转链接,是结果。但以何种形式呈现,目前权利还在平台方。屏蔽链接解除,追根溯源,其实就是社交平台与电商平台开放互通。此时,各个平台最需要考虑的是以何种方式来有限制的开放。
从微信的角度出发,大概会出现这三种情况:
一、全面开放
微信作为社交平台对一切第三方(抖音、淘宝)大幅开放,允许内部登录、唤起APP、读取微信社交关系链等第三方可以对微信予取予求,却不必让出任何利益。
二、选择开放
微信对第三方选择性开放,严格限制。比如它可以要求淘宝、抖音的链接仅能以小程序方式打开,不得唤起APP,从而阻断用户流出自身平台。
三、各退一步
微信允许淘宝和抖音可以唤起APP,但不能诱导;微信用户可以在第三方链接内登录,但不得被读取社交关系链;通过微信分享所产生的电商交易,必须使用微信支付。
以上三种情况,小如认为只有第三条是可能发生的,因为这个方法,双方都有所收获,抖音淘宝获得了流量,微信也得到了好处。
_ 03_
外链屏蔽解除政策
给商家带来的影响
外链打通已成定局,大平台流量的竞争发生了变化,在平台上经营的众多商家也会受到影响。解除屏蔽链接,会给商家带来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商家和平台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每个品牌都有获得流量的条件和能力,建议企业为自己开发一款专属小程序商城搭建私域流量池,来迎接这个红利。
近年来,私域流量一直是热议的话题,过去流量掌握在各大平台手里,企业搭建了私域,不懂运营私域没有流量,可一旦解除链接屏蔽落地,私域的流量就不再是问题,而且开发小程序商城还有很多优势,如
降低运营成本 , 全方位的品牌形象输出 , 100%掌握客户数据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