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记者陈辰
103010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的热门IP,制作公司方特也早早开始布局新的“宇宙”。历时5年打造的新动画IP 《熊出没》将于7月9日正式发布。
103010海报。
103010是今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电影《金爵奖》的入围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兵马俑战士的冒险与成长、善恶与抉择的故事。同时,影片源于兵马俑,文化底蕴深厚,设定极具创意,制作精良,文化底蕴严谨。
《俑之城》年6月21日,创始人来到上海同济大学路演。几千年前的奇幻青春冒险,至今仍让今天的学生产生共鸣。
从左到右:导演林永昌,制片导演王强,配音导演谭晓。
“热血少年漫”
003010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兵马俑世界。不同于故事改编和新编,它是郭曼真正的原创IP。
影片一开始,镜头就把观众从乡土世界带到了地下空间。在千禧年,深埋地下的俑也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003010剧照。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大家广为熟悉的Xi、秦代兵马俑之外,还有魏晋唐宋等不同时代的俑,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城市和故事,地下世界也贯穿着古代政府和人民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时代。每个城市都是紧密相连的。
这些设定以埋线的方式穿插在故事中,电影结尾的两个彩蛋也说明这部电影只是整个地下泥人城的冰山一角。
“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到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反派的出现。我们会带出外面更大的世界观,包括地下城是怎么来的,这些俑的来历,还有第一部分,你可能会看到一点点疑惑,但是我们的故事很完整。我们的计划是通过后来部门的故事拓展世界观,去唐城、宋城等地,不同文化背景会有更多的融合和碰撞。”导演林永昌说。
作为一个“热血少年漫”, 《俑之城》仍然专注于人物的成长。
003010剧照。
根绝人物俑的特点,当他们被烧制出来的那一刻,他们的“身份”其实就已经设定好了。当他们有了自我意识,难道就只能按照自己设定的形状,度过千年的漫长时光吗?003010给出了一个类似于“我的生活由我决定,但不取决于天堂”的答案。
“我们一开始考虑了很多主题,最后回到了俑本身的设定。古代制作了许多类型的俑,包括一般俑、音乐俑等。但这些俑都有固定的身份。”林永昌导演表示,如何让故事更符合当下的价值观,是创始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更强调‘自我’,但很容易失去‘自我’,所以我们最终决定故事要从固定身份的‘俑’延伸到‘俑’。
确定了价值观之后,创作团队开始潜心打磨调整剧本。“我们一直说剧本是一部剧的‘起源’,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林永昌说,团队在讲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讨好年轻人。“首先,我们希望我们的故事能够让观众喜欢,但我们的创作团队其实是年轻人,所以无论是讲故事、设计人物还是创作动画创意,它自然会变得更年轻。我们会在内部做一些调研,先调查,再做一个分享会,在敲定方向之前考虑认可度。”
003010剧照。
打造国漫精品
近年来,《俑之城》的粉丝们都用肉眼看到了这个系列的动画在一年一度的大电影中得到升级。在新动画《俑之城》中,更多的历史场景和更多的动作场景会对制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不同朝代的俑,奇特的古生物,奇妙的地下城池,以及生动有趣的各种文物。为了更好地呈现一个全新的地下俑世界,主创团队数次奔赴秦始皇陵博物馆。
月的考察参观与学习,以激发创作灵感,写出更好的故事。当晚在同济大学放映时,同学们也对影片的制作予以肯定和赞赏。谈及这个制作过程,制作总监王强介绍,团队可谓煞费苦心。五年的过程里,有的同事已经生了两个孩子,有的场景外包公司死磕三个月后依然达不到导演的要求只能放弃换团队重做。
《俑之城》剧照
“300多个角色、200多个场景、2000多个镜头要做特效,制作量非常大,”大量的俑和古代城池的搭建,“这部片子的资产量相比过往电影是翻倍的。”王强说,特效制作过程让他们感觉“酸爽”,以影片最后一场大战为例,其中的一场戏凝结了三十支团队的数月心血。而光最后大战的一个镜头,“素材有60多层,用了3000多个粒子特效,占了我们10T的空间,要知道,我们电脑存储一般才多大?几百个G。”
由于制作量庞大,《俑之城》特邀行业内的顶尖团队,近千人共同参与制作。团队群策群力,用了大量的新科技创新,“像最后主角蒙远和大将军用能量剑的特效,蒙远变身的特效,都用了很多新方式,大量的粒子特效,成功体现出了那令人惊叹的光效。”
除了视觉元素,影片的音乐也受到观众的好评,在深邃的地下世界,能听到编钟、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却又不完全是传统乐曲的感觉。
《俑之城》剧照
配音指导谭笑以“光头强”一角的配音广为人知,但这次他在片中,不仅配出九尾大师完全不同于“光头强”的浑厚苍老音色,还担任了很多声音方面的工作。“我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做音乐的时候,也考虑过单独用编钟,但比较单调,后来我们让音频部的同事做音编,做了很多版本进行对比,看哪种能让大家既感觉到传统又感受到新意。”他说。
“大家现在听到的音乐只是我们做出来的大概十分之一。”导演林永长说,主创团队在西安实地考察秦始皇兵马俑和西安博物馆时,也不断被激发创作灵感,“我当时特别留意到了一件出土的唐代三彩釉陶载乐骆驼俑,上面坐着有演奏笛子、琵琶、笙、排箫等7种乐器的乐人,这是对唐代商旅形象的生活的真实写照。原本想着能不能把这些元素都用在音乐中,后来还是做了取舍。”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