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Tik Tok联合西瓜视频推出“知识创造者”激励计划,将在一年内投入数百亿流量,打造100位优质知识创造者。
短视频正在慢慢成长为知识传播的媒介。继百度、知乎之后,Tik Tok联合西瓜推出了“知识创造者”激励计划,将在一年内投入数百亿流量,打造100位优质知识创造者。
计划涵盖教育、科普、人文、个人技能提升、生活小贴士等多个学科。将通过线上活动、深度服务、流量补贴、影响力共建等一揽子双平台激励策略,帮助知识创造者实现快速成长,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即日起至11月13日,创作者可通过# Knowledge Creator #主题发布知识内容,参与活动并进行列表。
活动还邀请了洪晃、于、作为专家组成员,为大家推荐高质量的知识创作者,并提供实时辅导。最终,榜单前十名以及专家组推荐的作者将有机会获得来自Tik Tok和西瓜视频的双端流量、分发支持和个性化服务解决方案。
据了解,创作者可通过在西瓜视频、Tik Tok发布科普、社科人文、教育教学、技能提升等多方向知识内容,上传提交“知识创作者”活动等方式参与活动。活动第一阶段以热点榜积分抽奖月榜线下活动的形式,补充专家组的热点游戏,让优质内容的创作者有机会通过“知识造星计划”获得签约、变现、PR、崛起的机会。
建设“云上学校”,将充分释放认知剩余价值和知识共享的聚合价值。同时,“知识创作者”活动也将帮助内容创作者走向专业化,提升中短视频知识分享的内容和认知。
这背后的商业套路不难看透。短视频下,各大平台都在努力挤进去。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提高,人们不再把短视频当作一种娱乐方式,而是想通过学习一些东西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带动主播创造更好的内容,提高用户粘性,增加平台的日常活跃度。
去年3月,平台责任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协科学部、中国科学报、中国科技馆发起了全国首个短视频科普活动——“豆知识计划”,号召具有知识创造能力的组织和个人,以短视频为载体,创作科普知识内容,服务大众的知识需求。
今年,“知识创造者”计划直接启动。此时,知识市场的内容正在攀升。据了解,西瓜视频和Tik Tok平台的泛知识内容消费在过去一年增长了十倍,是所有品类中增速第一的;截至目前,平台泛知识视频日均播放量50亿,西瓜视频日均播放时间2000万小时。
Tik Tok和西瓜视频的用户主要在18-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需要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所以西瓜和Tik Tok整个市场都很有前景。而且大部分进驻Tik Tok和西瓜的人都会用视频来拍东西,这与知乎的百度等图文平台相比有先天优势。
Tik Tok和西瓜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赋能的。Tik Tok强大的日常活动为西瓜带来了流量。西瓜视频可以帮助Tik Tok解决知识内容的载体问题。
目前,Tik Tok和西瓜视频的内容分发已经顺利完成。用户可以使用Tik Tok创作工具进行剪切和反思,编辑完成后,可以同时在Tik Tok和西瓜视频上分发。长视频的“精华”、“笑点”、“梗点”可以剪成小段贴在Tik Tok上,而“完整视频”
流量互通,互相带来新的流量。“知识创造者”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Tik Tok与西瓜视频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共同营造积极开放的知识创造社区氛围,帮助知识创造者增强自我认同感和平台归属感,激发其创作热情,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在为所有人提升知识的过程中,创造者是宝贵的“知识生产力”。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普惠平台,Tik Tok将与西瓜视频携手,赋能每一位知识创造者,通过短视频服务大众学习、分享、交流知识的需求,构建多维度、可持续的知识内容生态。我希望每一个致力于推广普世知识的创作者都能看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据了解,Tik Tok、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三大终端互通,共享全网最大流量池,覆盖智能手机8亿用户。短视频和长视频的知识内容会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会提供给不同风格的创作者。
供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经业内统计,截至2019年12月2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7.4万名,这些优质知识内容创作者累计创作了1985万条优质知识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9万亿;他们创作的知识内容在抖音的日均播放量超过了52.1亿次,日均点赞量超过1.6亿次,每一条知识短视频,触达了近10万人次。这意味着,短视频已经成为向大众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抖音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知识普惠平台。
在各个领域都有布局的字节跳动,布局越来越大,在互联网流量增量见顶的现状下,字节跳动开始布局各个市场分食流量,可见其野心勃勃,而不久的将来,在短视频知识市场各个平台将免不了掀起一场流量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