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近日,据媒体报道,深圳对华强北商圈两个重点路段的两个非机动车道示范路段进行改造,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和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这一经验已在今年广东省会议上被CPPCC会员以《关于平等路权下全方位提升广东省交通安全的提案》的方式推荐推广。
城市交通管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是城市治理水平的外在表现。一个道路交通混乱、事故频发、纠纷不断、人员伤亡、交通拥堵频发的城市,是城市治理水平低下的结果。再者,过去城市交通管理重在多机动车道而非机动车道,导致在日益复杂的交通条件下,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通行条件较差,进一步影响了机动车道的通行条件。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混乱和相互作用往往会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节点形成结,严重影响车辆的通行效率和人们的出行体验。
近年来,随着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城市交通管理日益成为城市治理的重点。快递和外卖车辆的增加,不仅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也降低了人们在交通方面的出行体验。然而,简单的抱怨和指责并不能改善交通状况。一刀切的限制性措施不利于城市新业态、创新氛围的形成。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出行体验的下降不一定是生活便利性提高的代价,而是城市交通管理松弛带来的不必要的代价。探索深圳城市交通管理非机动车道示范路段的效果表明,城市交通管理和城市治理水平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著名的“深圳速度”以速度著称。然而,快速的基础是有序和稳定的。在秩序和稳定的基础上快速前进真的很有意义,也很有效。在深圳设置了两个非机动车道示范路段,将城市精细化治理推广到城市交通管理的非机动车道。通过改善非机动车道的“慢行处理”,将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从而取得更快的效果。这样精细化的交通管理和城市治理思路和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当然,深圳的做法不是凭空想象的。面对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带来的城市交通压力,深圳市相关部门走访了快递、外卖、单车群体,听取了CPPCC委员传达的民意,决定在全市重要商业区建设非机动车道示范段。示范段开通以来,周边地区的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这是一些CPPCC议员在广东省人大会议上建议推广这种做法的原因之一。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希望深圳“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努力寻找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径”,“注重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努力”,“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行得更智慧、更智慧”,从而彰显其他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从城市治理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非机动车道示范段的建设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细化城市治理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安排。开放、包容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是新商业形式形成和存在的必要环境。
(作者:牟士仁,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