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游戏平台设立家长守护平台,倡导“家庭成员组队,培养健康游戏习惯”。对此,我们来说说短视频和游戏对孩子大脑的影响有多大。有没有“健康的游戏习惯”?
# 1.大脑功能分区。
我们的人脑是被分割的。它在脑岛和大脑额叶.可以分为两个区
大脑额叶是我们进化来负责理性决策的中心,而脑岛更多的是我们的情绪大脑,我们是动物本能和原始的功能区。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人是有理智的.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应该被大脑额叶暴露在多巴胺的刺激下,产生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计划、自我管理、长期决策。.
# 2.多巴胺愉悦系统与大脑额叶.
多巴胺是大脑中一种让人上瘾的递质,是一种能让人产生快感,通过快感产生欲望,进而引导我们重复产生多巴胺的行为的物质。
70.80后,大多经历过贫困。小时候赚了很多零花钱,得到了父母的称赞,也受到了身边朋友的羡慕。这会给你成就感和快乐感.
接下来,你的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这会让你想在接下来的暑假里工作,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继续获得金钱之外的金钱和精神奖励。
在工作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单位时间的工资就越高,投入的体力就越少,也就是我们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员常说你的人力资本提高了。
在多巴胺的刺激下,大脑额叶,人有了改善自己人力资本.的需要和愿望此时,学习是快乐而有价值的。也就是你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人是需要意义的动物。意义是动力,所以我们成年人学习、工作、成长,孩子的学习也需要意义。
总结一下:我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获得成就感——产生愉快的心情——分泌dopamine-大脑额叶-make长期决策——管理自己——并重复它。
这是我们正常的大脑运作过程。
# 3.多巴胺愉悦系统和脑岛。
所以,长期玩刷短视频、打游戏的孩子,他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目前短视频的运行机制是15秒奖励制,要求每个视频都要在15秒内快速掌握个人情绪,让人感到愉悦。
甚至如果前3秒抓不住人的情绪,就是一个失败的视频。
15秒的快感是什么?是直接刺激人的脑岛原始的底层情绪.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有大量的主播做各种各样的H色停播,骇人听闻的吃播,辱骂性的播。
?' />因为只有 能够刺激到我们本能的、动物的、欲望的地方 ,才能快速抵达我们的脑岛,才能让我们孩子的大脑瞬间大量分泌多巴胺,让孩子上瘾。
这种上瘾是不经过大脑额叶的,没有任何理智的。所以看刷完短视频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今天刷了几个小时,时间过得很快,然,刷的什么内容?根本记不住!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大脑特别喜欢这种15秒刺激。
# 4.普遍低欲望的小玩家
长时间接受15秒刺激后,我们孩子的大脑就不会再做任何长期决策和自我管理了
。而且习惯了这种刺激后,就对其他事务再也不感兴趣了,比如学习、交友、甚至恋爱、结婚、生孩子。过去,很多父母害怕孩子早恋,现在不用怕了,因为他们一旦玩上游戏,根本不想恋爱。这就是这代孩子的
普遍低欲望 。
孩子一旦被培养出习惯于打游戏、刷短视频,他是不会做任何长期行为,也不会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忍受当下学习的痛苦的。更不会把学习当作是一件有乐子的事情。孩子的未来,后果可想而知。
但是绝大多数家长根本不能理解这件事,因为家长也一样喜欢玩。
# 5.游戏平台对家长的X脑
更可怕的是,现在很多游戏平台,还开设了所谓的家长课堂。
在里面跟家长讨论游戏到底有利有弊,到底游戏能否给孩子减压,如何引导孩子合理玩游戏......还有很多的家长投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就一步一步被游戏请来的心理专家X脑了。家长们会看到很多家长都是允许孩子玩游戏,会认为自己的观点错了。慢慢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督和管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沦为游戏、短视频的成瘾患者。
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学得进去呢?
# 6.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短视频、游戏对孩子的第二大伤害是破坏我们的注意力。
短视频游戏的帧率是非常快的。当我们孩子的大脑习惯了这样快帧率的闪动后,他是看不进去静止的、平面的、黑白的书的。
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学得进去呢?家长再着急再吼骂孩子也是没用的。因为学习是要以脑功能为基础的。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讨论相当于你们看到这些文字材料后,产生自己思考的过程。
我们大人习惯于讨论,看到现象,有自己的思考辨识能力,我们才有可能培养一个具备思考能力的孩子。思考、决策、规划能力会成为手机时代孩子最稀缺的能力。
#教育微头条##心理咨询师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珊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