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行业非常不稳定。连续三个月达不到目标,直接被辞退,但我喜欢工作内容,愿意学习。
今天是转行系列的第五期。
一般来说,在没有合适机会的情况下,跨境转行的难度令人望而却步,但“新媒体运营”似乎是个例外。至少,写文章、拍视频的操作门槛远低于专业技能强所依赖的技术工种。当然,任何职业都很难做好。
离开东城稳定但枯燥的会计岗位,加入这个极具挑战性的行业,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几乎完全可复制的转行之路。同时,在最终选择自己的道路之前,我们仍然需要看到他的得失。
东城/自述
小女孩/作家
#当了半年会计,开始跟气说话。
我是东城。毕业时在江苏一家准上市的海底电缆制造公司做会计。我不喜欢当会计。就因为我考上了,而且我大学的专业也是一样的,我就想先找个工作,万一去不了转行.呢
刚踏入会计室的时候,感觉工作时间不长,气氛很压抑。几乎没人说一句话。当我问老员工一些事情时,他们都气得说不出话来。如果我想大声说,我觉得我要宣布一个伟大的事件。
待久了我也开始用气说话,越来越木讷。
转行新媒体运营压力很大,但也很有活力'/
毕业的时候,我非常有激情,想做一些很牛逼的事情。我受不了这种环境,所以我一去,就开始计划攒钱,为以后的出发攒一份安全感。
工作半年多,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我每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比如检查发票、装订凭证、付款和收款。而且,因为公司忙着上市,我每天都加班,比后来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加班还严重。虽然会给加班费,但我还是渴望释放自己。
转行新媒体运营压力很大,但也很有活力'/
有人羡慕会计的稳定性。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性格。他们不太喜欢说话。有耐心细心的人可能适合,但喜欢挑战的人不太好。
说白了,如果有人想当会计,我肯定会辞职,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喜欢。如果你是财经类大学的研究生,进来的时候不用从基础做起,这样还行,但是如果你是普通的大学,一进来就要干杂活。
我觉得大多数人熬不下来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拯救了一万多人,裸辞转行.
后来转行的引爆点是我半年后调到广东子公司,那地方偏僻,环境太差。工作一个月后,我在裸辞果断了。那时候我已经存了一万多元了,有些垫底。虽然有很多空余时间不用加班,
但那种环境下我就算有时间也学不进去,所以我选择了裸辞,而不是在工作的时候找转行。
辞职后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休息时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寻找方向。在此期间,我的思考和研究相当复杂。看了网上的体验帖,看了哥们朋友圈的内容,了解了新媒体的运营,发现这个行业在我深入了解的时候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加班,行业差距没那么大。
也被浇了冷水.我又研究了UI设计师这个职位,直接被两万多的培训费给劝退了。
想起大学的时候,我经常接一些网络影视会员,卖游乐园的票,建立一个集团,一年赚一两万,当初觉得自己很适合做生意.
现在我知道这是一个社区行动。另外,在咨询了内容营销的前辈之后,我发现很多这一行的人最终都会创业,这也符合我的计划。最后,综合各种因素,我选择了新媒体运营作为转行.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我学习和面试了运营、客户管理和作品输出的基本知识,包括ho
起初,我准备自学,但都是零敲碎打。后来我花了5000元,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买课程。刚学的时候觉得自己被割了韭菜。但是,当我回头看的时候,发现那些课程平平无奇,但是对于零经验的人来说,我还是需要别人的指导。
转行.
计裸辞转行做新媒体运营,压力大了,但也有干劲了' />一起报课程时的小组团队
学习过程的困难不多,主要的困扰是整理作品集(知乎,豆瓣,小红书等平台)时量一直上不去。
接下来就是投简历面试了,因为老家是东北的,我想选择北方城市,就锁定了北京。一开始会很紧张,不太想让人知道我是转行的,怕被看低,慢慢心态转变了,
意识到这是个双向选择 ,重要的是能力匹配,我会准备面试话术,每投一家都针对性的修改简历,把相应平台的简历部分放大。
简历投出去后,面试机会还是很多的,我当时莫名只有一个感觉:我肯定能找到工作,时间问题而已,我面试了5家,有的通过了但我不太想去,有的是觉得我不适合,最后经过3轮面试和试稿,我选择了目前刚入职的这家北京公司,薪资比会计多一倍。
# 不一定能扎下来,但还会做这个方向
刚入职最大的感受是不稳定,压力大是肯定的,也因此发现了会计的好,没有大问题不会辞退你,但在内容运营里, 三个月连续完不成转化率指标就要辞退了 。
优点也很明显,工作内容是我喜欢的,所以我就愿意钻研,氛围也好太多,同事不会相互猜忌,加班问题还好,没有我最开始做会计时严重。
我现在住在离公司很近的民宿,没有租房住的原因是,觉得可能在这个公司扎不下来, 而且我感觉自己更想往短视频方向发展 。
就算最后我离开这家公司,新媒体这个方向也不想变了,想先修炼技能,帮公司搭建起矩阵,以后持续能产生转化,未来应该还是创业,感觉自己适合做生意,也喜欢和人打交道。
新媒体运营这个行业,喜忧参半吧, 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差 ,虽然入门门槛低,但我觉得年龄是一个问题, 因为更新太快了
,经验很快被更新掉,反而新人可能更适合,个人觉得30岁往上如果做不到管理层,就很难发展了。
如果有人也想做新媒体运营,我有几个朴素的建议:
> 优先选择100人以上、有单独运营部的公司,不然逃脱不了打杂命运
> 仔细看招聘内容,很多不是互联网的公司挂一个运营岗位蹭热度,要分辨一下
> 对新人而言,自学代替不了课程的系统性
> 面试紧紧围绕“我热爱并且能胜任这份工作,能与团队融洽相处”来回答
* * *
采访计划
往期采访:
从一名化学工程师转行开麻辣烫店,他是怎么做的?
离开新东方,28岁的她承包了30年的农场,她却说不要轻易做农业
毕业四年跳槽4次,从传统500强到互联网大厂仍迷茫,年轻人要换多少工作才能看清方向?
大二任性辍学,一年内换了7份工作,她是如何从前台转成老师的?
我正在做2个议题的长期采访系列:一个是从“ 一线城市迁徙回二三线城市 ”的议题,另一个是" 转行
"的议题,期望能找到有相似处境的同伴深度交流。
如果你是或者身边有这样的人,可以留言或推荐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