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几乎每年都是热点,变化很快,包括O2O、共享经济、短视频等。其中,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内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同时与各个行业融合。估值数百亿美元的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判断,短视频正在进入全民实现时代。
随着短视频创作者的快速增长,比内容更现实的是内容创作者流量的实现,这成为困扰创作者的痛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
短视频玩家现状:除了内容,关键是生存
随着微博、微信、西瓜、Tik Tok等社交和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短视频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游戏,吸引了一批创作者参与其中,并产生了数以千计的短视频创作团队和项目。国内流行的西瓜视频,从去年开始自耦。
5月上线,截至今年10月,累计用户数突破2亿,日均使用时间超过70分钟,日均播放量也超过30。
几十亿。短短一年半的时间,西瓜视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PUGC短视频平台。
对很多人来说,短视频团队是光鲜亮丽的:一个估值超过10亿的办公室小野已经成为脸书最大的亚洲网络名人之一,这听起来非常令人向往。于是,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和企业家纷纷进入短视频行业,希望分享短视频内容的红利。然而,创业之路必然充满坎坷。创作者的真实生活状态相当残酷。相关数据显示,全行业至少有50%的短视频博主没有实现收支平衡。
为什么短视频博主赚钱这么难?变现方式有限仍然是最大的问题。目前整个短视频行业的实现方式仍然是平台共享、广告投放和流量实现,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
首先是流量。为了吸引用户,创作者必须能够制作出好的内容。然而,随着短视频博主数量的不断增加,原创内容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包括创意、流量和推广。只不过创意枯竭是创作者遇到的常见痛点。目前,推广已经开始面临瓶颈。像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微信,包括优酷等视频平台,要么流量的分配已经基本完成,大尺寸占流量的90%。要么是很多平台已经习惯并倾向于支持著名的大号,并推送这些内容来快速安全地吸引用户流量。支持新号的不确定性太多,这也是很多平台不愿意投入太多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许多短视频团队在早期没有精力或能力在业务发展和商务谈判中扩大更多。同时,在和广告主谈判的时候,因为没有品牌影响力,没有讨价还价的成本,基本上是给广告主杀的。西南某美食短视频博主一集就播放了300多万条视频。由于业务能力不足,第一个视频中嵌入的一个广告只能卖到5000元。除去拍摄成本、人力物力之后,基本所剩无几,更别说运营推广了。但失控事件一期的广告价格应该在200万元以上,甲方不能干涉内容制作,相差甚远。这就是小团队和大IP的差距,市场上大部分团队都是前者。随着短视频的延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在行业内生动体现。
短视频平台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变现
从目前的行业情况来看,短视频已经进入精耕细作竞争的下半场,整个行业似乎依然充满活力。但如果不解决商业模式不清晰、创作成本高的问题,就会阻碍创作者和平台的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只要UPowner同意YouTube将在他们的视频前插入广告,YouTube将把55%的广告费用分配给UPowner。在真实方面
YouTube也提供相应的渠道,广告可以通过YouTube合作项目或MCN公司分发给UGC。前者主要是视频创作者和YouTube把视频放在广告上或嵌入广告,收入分成50-50。同时,平台也将长期挖掘和孵化UGC。YouTube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创意写作的发展。
由此可见,平台必须考虑帮助创作者解决变现问题,但仅仅给予支持是不够的,平台要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一系列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整个内容生态。在这一点上,中国平台比YouTube走得更远,也更全面。
在中国,率先推出支持计划的今日头条,昨日再次报价20亿元,西瓜视频宣布[3 X]变现计划。在中国,西瓜视频是最早解决视频创作者变现问题的方案。尤其是这次。
20
提前为创作者支付1亿元,解决创作者视频前期拍摄费用问题。也从多方面实现了:包括粉丝观看收入的3倍。一旦被粉丝点击,获得的收益是非粉丝的3倍。其次,介绍了视频电子商务功能。作者可以在短视频中插入与视频内容相关的商品卡,然后通过自营商品或与电商平台分享佣金赚取利润。参与内测的创作者,9位聪明的女性,
8天时间里,她通过视频卖出了30吨帝后,销量接近40吨。
一万。接下来,直播功能将使短视频创作者与粉丝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实现粉丝的流量。
tiaoimg.com/large/470e000494279d6c4eaf' alt='短视频风口正劲,但活下来是最关键的问题' />在西瓜视频上,一个专注农村生活的博主乡野丫头,专注做一些像采摘玉米、钓鱼、打稻谷、农食...这些田园生活的原创内容。迄今为止,她在西瓜视频的视频播放量已经接近
7000 万,半年时间已经从获得西瓜视频 15
万元收益。这对于一个靠农作物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而另外一个创作者顾爷,他的艺术科普短视频内容,仅在西瓜视频上,播放量就超过
7230 万,平台除了分成,也参与了联合出品。于是,他在西瓜的收益超过百万。这可能比很多融资千万的项目收益还高。
流量可以吸引创作者入驻,但变现能帮助创作者沉淀下来。能帮助创作者赚到钱,是平台吸引短视频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创作者而言,在行业发展风口期,尽可能通过一切的途径变现,维持团队的生存,再谋求路径内容的进一步优化,这才是视频创作者的基本。
MCN 和平台,两者缺一不可
就像直播爆发时,平台需要网红经济公司一样,短视频行业的人潮涌动,同样也让MCN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MCN,其实说白了更多像是短视频网红孵化和经纪公司,能让短视频的创作者通过MCN,获得更多流量、品牌的曝光、商业变现。MCN帮助内容创业者孵化IP,并实现内容品牌化,商业化、头部化。
在目前的短视频行业中,内容创作者、用户、广告主之间的关系,还处在比较早期的状态,大量的内容创作者,根本不懂如何吸引和维护粉丝,更不了解如何吸引广告主。这时,MCN的诞生,就解决了红人养成问题,包括筛选、定位、养成、流量放大、社群维护等等一系列靠个人团队几乎不能完成的工作。术业有专攻,让内容的只专注内容,流量和商业交给合作方,这已经是许多内容创作者的选择,成为了一个行业趋势。
但是,由于成本和内容的限制,规模化是MCN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并非所有内容创作者都有与MCN的机会。MCN选择内容创作者的要求并不低,新片场MCN的CEO尹兴良就曾透露他们签约者的条件:对内容的理解、感觉和天赋、做的内容是否是年轻人喜欢的而且未来有商业化价值的。可见,并非所有创作者都有机会与MCN合作。中国最大的MCN,目前旗下总共孵化和签约了200多个账号,而在今日头条平台上,仅仅头条号已经超过了40多万个,这对于中国做短视频的创作者来说,与MCN只是属于极少数优质账号。
MCN极大的推动了头部内容的发展,帮助一些有潜力的账号发展成为头部内容,从而赢得更多的流量和商业机会,最后有机会成为头部IP。与此同时,MCN与平台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平台给与MCN更多流量和资源,扶持,MCN对于平台政策和合作反馈,也会帮平台发展的更好。从而更好的推动了整个行业发展。
但从覆盖面上看,对于中长尾创作者,相比MCN,平台的准入门槛宽松得多。实际上,不管是个人团队还是MCN,都能让内容被更多用户看到。入驻对个人团队有流量有扶持有收入的平台。能够帮助他们发展的更好。
西瓜视频,依靠今日头条的人工智能推荐以及创作者扶持体系,让很多短视频有了发展的基础。
“原创倍增计划又保证内容创作者发布的原创短视频,有不低于10万次的推荐量。而在刚刚推出的「西瓜出品」计划中,20
亿创作者预付制作费,对不少短视频创作团队来说,解决了资金困难的痛点。
乔治奥威尔说:“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一部分。”
对创作者而言,既然短视频风口这么剧烈,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避免不了。选择合适的平台,让自己在短视频大潮中活下去,再图发展,这才是当下之急。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创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联网明星创业公司脸萌、FaceU等品牌操盘手,关注互联网和科技创业。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