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从“双速”到“三速”,观众越来越焦虑。专家认为,双速选项将迫使国产剧提高质量,精品短剧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山海情》有多美?我是以原来的速度看到的。”在评分网站豆瓣上,电视剧《山海情》页面以9.4的高分,对此评价给予了高度评价。评论反映了一个事实——如今,开始双速追剧已经是人们的标配,不按“加速键”成了对剧集最大的褒奖。
曾几何时,很多网友都爱上了极其“方便”的双速看剧模式:长按屏幕将自己不喜欢的剧情“加速”,放过好的地方。现在,“双速”似乎已经不能满足网友的需求,优酷、爱奇艺、腾讯等很多平台都相继推出了“三速”。业内人士认为,双速播出可以看作是观众对空洞冗长的注水剧的“反击”,也会迫使国产剧的质量升级——只有一部剧的质量足够优秀,节奏足够鲜明,才能吸引和留住观众的注意力。
剧情注水、节奏拖沓,网友迫于无奈只好“加速”播放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不断赋能观众――通过看电视上播放的任何内容的阶段,观众可以选择看什么或决定如何看。有学者指出,在互联网环境下,很多用户希望在单位时间内享受更多的内容,因此可以通过倍速播放,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表面上看,现在双速剧越来越受欢迎了。事实上,许多人被迫按下加速键。比如有些观众在视频网站上追古装剧《上阳赋》,但有些故事特别“鸡肋”,让他们觉得牵强,浪费时间。不追就不能放弃一个让人上头的角色,最后还要以“三倍速度”看自己不喜欢的故事。剧情注水、节奏慢、演员表现差或者语速慢被网友总结为最常见的开始倍速的场景。有网友尖锐指出,视频网站发明双速功能只是为了“自救”,观众每次遇到有注水的剧都可以“就地快速脱水”,这样才不会反感弃剧而走。
当“以双倍速度看剧”成为观众对那些内容平庸或“高开低走”的剧的真实评价时,越来越多的影视从业者意识到,“原速度”的考验首先是创作者的初心。“很多观众看剧的速度是双倍和四倍。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他们?”
103010的明星郭京飞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砍掉了所有应该砍掉的部分。这不是对观众的尊重吗?讲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受到了无数人的称赞。
以《神剧》的《我是余欢水》为例。该系列英剧故事容量大,语速快,曲折多,穿插各种幽默梗。镜头语言工整,画面细腻;几条线索并行交织,既烧脑又煽情。很多网友表示,看这样的剧不会倍速播放,“怕错过精彩的故事,有时候甚至会回去再看一遍”。003010《神探夏洛克》编剧杨哲表示,如果剧本没有水字和过场镜头,“每一个镜头都是一步一步拍出来的”,观众怎么忍心按下“加速键”?
节奏紧凑、悬念突出,精品短剧让受众乐于以“原速”欣赏
无论是影视从业者还是国内外观众,对于倍速选择都有着复杂的感受。2019年,美国视频网站网飞测试新的双速播放功能时,一些好莱坞演员和导演认为双速会进一步降低人们的观看体验。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应该预留时间,让更多值得欣赏的好作品以原来的速度呈现。快节奏的流行其实是在逼着影视剧提高质量,让每一帧都能吸引观众。
近一年来,《龙岭迷窟》 《危险的她》 《隐秘的角落》等不到20集的国产短剧集中爆发。没有注水,节奏紧凑,悬念突出,有些观众甚至没有时间以双倍速度开车。“没有套路,这些作品能在年轻人中赢得特别青睐,跟套路减负有很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毛健认为,短剧就像短句,保持唇齿间的张力,快语有效抑制套路的发酵。
与一些因被套路塞满而被拖垮的长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短剧的体量非常适合节奏紧凑的网校生和用户一代。正如爱奇艺相关负责人所说,内容更加精炼的短剧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创作趋势。近几年经常做剧本审查的毛健也表示,爱奇艺迷雾剧场的短剧路线有示范效应。“今年很多剧明显走了短而快的路线”。
但是,不超过20集就会让人想快进——从《沉默的真相》的53集、《摩天大楼》的54集、《北平无战事》的46集,到《琅琊榜》的最新39集、《大明王朝》的33集、《大江大河2》的23集,观众想不到。
“长”,甚至觉得“不够”。
归根结底,无论剧集长短,停止“加速键”的关键,是要拿出剧本过硬、制作精良、演技在线的好作品。(记者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