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音频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产业角度来看,喜马拉雅、蜻蜓、荔枝在前几年主导音频领域的局面,在今年被彻底改写。新玩家的加码,强大外部伙伴的渗透,尤其是产业链中自带优势的新玩家带来新的玩法,这些都在形成行业变量。
短视频行业正在入龙,长视频行业暗流涌动,而在线文字行业正在发生变化。相比之下,音频市场开始打桩还不算晚,商业模式也逐渐成熟。但是,相比短视频、影视、网络文学行业,音频市场还是有点冷清。
可以说,没有微信官方账号,就没有今天图文自媒体的繁荣,也就没有今天如火如荼的视频自媒体。而图文和视频行业也在进化中探索出了自己的自媒体形式,而音频是唯一一个尚未从自媒体模式中脱颖而出的蓝海。
久而久之,音频也会找到适合国情的自媒体形式。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播客,甚至可能是一种尚未出现的形式。
音频本身给自己贴上的标签,其实是安抚、陪伴、专注,导致其行业增速这么多年没有突破。我会发现,在谈音频行业的时候,大家都会讲听的优势,但你会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你会认为它是第二梯队,是伴随着一个大业务来抢占市场。
相比之下,短视频和直播可以更有力地调动用户丰富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近年来发展迅速。“伴听”,音频行业的独特场景,赋予了音频独特的价值,但也禁锢了音频行业的发展空间。如果音频市场的竞争停留在伴听场景的竞争,这个行业的渗透率将永远停滞不前。
随着音频体验和交互的提升,未来音频的使用场所会越来越多,使用场景也会越来越丰富。陪伴
随着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适应语音交互的音频内容成为智能家居、可穿戴、车联网终端所创造场景的主角。
音频市场被筛选的像一个大浪,拥挤的赛道越来越宽。如果你真的想改变和创新一个行业,你不仅要有足够的资源和领先的模式,还要有开放包容的思维。
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各种新技术的快速变化,表明在线音频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挖掘这些潜在空间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生态链,不仅会以新的势能拓展市场,还会给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带来更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