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公司面试结束,面试官问:你有什么问题?一个著名的学生提了两个问题,然后回家了。
选举失败的原因是他的问题,面试官认为他的格局非常有限.
马斯克想要一批有才华、有志气的杰出工程师,跟随自己一起去改变世界.
马斯克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期望面试官提出高水平、高深度的深刻问题,发出尖锐的问题,表现出非凡的热情和好奇心。
唯独不期待他们关注鸡毛蒜皮、“居家过日子”般的平凡琐事.
在这样的企业文化和愿景下,“面试成功率”和“晋升前景”的问题都将呈现不出格局。
02马斯克需要什么样的人?
马斯克希望建立一支SpaceX“特种部队”。
在SpaceX的招聘页面上,有一句醒目的话:“SpaceX就像一支特种部队。我们正在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以任何理性的标准来看,我们的目标都是疯狂的。但我们会实现它们。在SpaceX,我们有潜力对人类的未来和生命本身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
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的“特种部队”,需要的只能是A级人才,再通过A及人才吸引新的A级人才或者具有潜力的B级人才.
虽然如今的SpaceX和特斯拉都不愁招人,但马斯克的公司在成立初期被很多人认为是硅谷风险投资的一场荒唐闹剧,肯定活不了多久。
但马斯克不会妥协。
特斯拉和SpaceX成立初期就坚持A级人才招聘标准,他们的战略是:马斯克亲自上阵招揽领军人物,之后再让领军人物和HR―起招募其他的高水平人才。.
前6年,马斯克参与了公司前1000名员工中每一个人的招募,包括保洁阿姨成立于1989年。
为了招聘一名员工餐厅服务员,HR不得不按照马斯克的想法经营了很多麦当劳和星巴克,找到他们的“月度之星”,然后从这一堆全明星服务员中挑选MVP。
最后把他挖了出来。
那么,一大群不同领域的MVP人一起工作是什么感觉?
物以类聚,优秀人才的朋友圈里往往有一大批同样优秀的人。结果,特斯拉的一个。
个小组几乎都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成员。据曾在SpaceX的火箭发射部门实习六个月,后在北美福特担任变速箱系统工程师的Jerry回忆称,身边的人看起来都是天才,面对各种高难度的复杂信息时,他们都能快速理解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Jerry说:在美国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福特工作的年轻人,往往是密歇根大学这种名校的优秀学生,但是SpaceX吸引到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这种顶级名校的学生,而且还不是他们的一般毕业生,是拥有双学位、提前毕业、出类拔萃的学生。
在SpaceX办公室里这种精英云集,到处都是脑力激荡的感觉,让Jerry至今难忘。
SpaceX的员工食堂
03 没有体面,只有过关或者离开?
为了打造SpaceX“特种部队”, SpaceX的HR,经常会收到投诉信。
> SpaceX的HR常被投诉: 约好了面试时间却爽约、对已经面试过的求职者缺乏反馈、面试过程无预兆中止……
但这就是 SpaceX奉行的极度实用文化 ,效率和结果被摆在比人文关怀更靠前的位置。这样的工作文化表现在面试中,就是 不会太在意候选人的感受
SpaceX还有个很残酷的规定: 每一轮面试完结后,只要有任何一名招聘官说不,HR会立刻请面试者回家,毫不犹豫 。
按照这种做法,一个不合适的面试者就不会占用SpaceX员工更多的时间成本。
> 很多体面的硅谷公司,像苹果、Facebook、谷歌,非常讲究对人的尊重,面试流程一旦启动,无论过程如何,你都会相对完整的走完整个流程,最后客客气气地被送走。面试中途被直接走人的现象几乎不会发生。
但在SpaceX,没有绅士风度,每一轮面试都是“Win or Go home!过关或者离开)!”。
另外,不管从多远而来,参加了多轮面试,如果SpaceX决定不录取你,你将连一封拒绝邮件都没有。
更残忍的是,即使有无数面试者发邮件问询面试进程,特斯拉或SpaceX的HR的原则却是: 一律不回 。
总而言之,比起每一位面试者的个人感受,SpaceX显然更在意的是企业自身的效率问题。
一次完整的SpaceX面试,简直就是一次挑战。
你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充分展示自己卓越的专业技能,深刻地剖析自己,而随时都有可能被劝退回家。
但越是困难的面试,反而越容易赢得真正优秀人才。
与某种常识相反, SpaceX还一度被一家美国专业提供企业点评和职场信息的权威社区Glassdoor评为“Best places to
interview”(最佳求职公司) 。
正是因为马斯克坚持只要A级人才,才能将一大批名校毕业生和行业领军人物团结在一起,打造了一支自己的“特种部队”。
有了这支人才“特种部队”,马斯克要把300万人送上火星,让特斯拉在地底畅通过无阻,给人的大脑装上芯片,这些“改变历史、改变世界”的事,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