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高级记者邹娟。
今年的上海旅游节没有开幕式和闭幕式,运行时间比往年略短,但内容同样精彩。
9月15日,本报(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的旅游节,上海将深入挖掘建筑可读性的内涵,为建筑可读性旅游开通专线。未来,上海还将成立建筑可读性研究所。
上海旅游节标志
建筑可读标志。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程表示,本届旅游节从2021年9月17日开始至10月6日结束,办节时间较往年略短。
今年的旅游节将取消开闭幕式等可能引发人群聚集的线下重大活动,转而聚焦线上活动,重点组织各大网络平台,提升上海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同时,适度分批推出景区、文化场馆等线下惠民活动,通过“预约、移峰、限流”等方式积极引导市民理性出行。
同时,今年旅游节将以“可读建筑城市微游”为年度主题,聚焦旅游惠民、数字化转型、城市宣传推广、文化旅游消费等关键词,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动。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褚晓波表示,今年的旅游节将首次推出以“建筑可读”为主题的全媒体直播。9月16日晚9时至9月17日晚9时24小时内,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将联合策划推出12小时全媒体直播节目《建筑可读性》。
本届旅游节期间,官方微信小程序“建筑可读”也将发布,首条专用公交“建筑可读”将开通。春秋集团在市文旅局指导下推出的首款“建筑可读”公交,将在上海旅游节期间正式开通。整个公交行程约80分钟,全程22公里。途经黄浦区、浦东新区、虹口区。设五站,包括武30体育纪念碑站、外白渡桥站、城隍庙站、金陵东路码头站、东方明珠站。车站周围大约有30栋优秀的建筑。游客可以乘坐专车从浦西游到浦东,一扫经典的城市地标。
此外,还将发布“建筑可读、城市微出行”推荐名单;评选首届“建筑可读”全国十大书法礼品书法盛典大赛;在上海推出“可读建筑”最爱建筑精选。
“建筑可读性不仅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工程,更是城市精神和城市治理水平的历史文脉传承。”褚晓波表示,未来上海还将成立建筑可读性研究院,不仅研究建筑人文历史,还将通过多个平台和渠道进行推广。
编辑: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