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
-村西的老王
把这句话抄下来,做成一个字,框起来贴在墙上。让孩子从小看。他能让你的孩子明白这个世界90%的道理。这是家族史,这是家训,这是底层逻辑,这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框架。如果你对这个逻辑有深刻的理解,你的孩子可以是99%以上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可以自己拥有一切。绝对没问题。
人的格局,是什么决定的?
首先看世界观。如果世界观一样,那就看价值观。如果价值观相同,那就看看人生观。如果人生观是一样的,那就看认识论。如果认识论是一样的,那就看方法论。
为什么同样是清华毕业的人,北大毕业的人,王兴在他们班倒数第五,余在他们班倒数第五,但是他们能成功,其他尖子生只能打工?
按照考清华和北大的能力,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一样的,他们的智商也是一样的,甚至他们的学习都比王兴和余好,所以他们的学习方法论应该比王兴和余好。
有什么问题?
走出人生观。
因为王兴和余洪敏认为人生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创业,要当老板,而其他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则认为找工作稳定就够了。于是人生观才打开。人是不同的。
当你是老板,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坚持,就有希望。你和工人们不是一个级别的。
就像你买房赚的钱肯定比工作多,你从媒体赚的钱肯定比工作多。当你是老板的时候,不管老板多小,你肯定会比员工挣得多。我以前在大厂工作,从媒体赚的钱比在大厂工作赚的钱多得多。为什么呢?赛道不一样。我在大工厂。不管我的表现有多好,也只能拿到一个季度奖和一个年终奖。我在做自媒体,我是老板,所有的钱我自己拿。
所以这是人生观的问题。
人生观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度过一生?这是极其重要的。与你的学历和考试成绩无关。
你的人生观就是一辈子工作。我的人生观是我想改变世界。不管你学习比我好多少,都没用。不管你学习多好,但你的目标很小,你不会取得多大成就。我的学习不好,但是我的目标很大。只要我继续努力,你我就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因为这根本不是一维的东西。
为什么那些同样是企业家和老板的人?有些人赚了几年钱就不干了,然后开始挥霍。有些人90岁才退休?这是价值观的问题。
一个真正有事业的人根本不缺钱。他是为了社会地位,为了更多的成功,他并不是想赚多少钱来享受自己。所以你去找李瑟娥李嘉诚和巴菲特,你不会在90岁退休。他们不是比你有钱吗?他们退休了吗?然而,有些人在赚了一些钱后,挥霍无度,找女人,四处玩耍。这就是价值观不起作用。
为什么,价值观相同的人,比如有创业精神,有能力,但还是不一样?
因为世界观不一样。
比如马斯克就是最典型的。
马斯克认为人应该是星际物种,这是他的世界观,但是你的世界观是人应该待在县城,那你的世界观就不一样了,你们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同样,刘虽然也住在电站,但他的世界观与同事们不同。他一直在思考宇宙,就像爱因斯坦一样,所以他可以改变世界。
为什么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相同的人,依然有成功和失败?
那么是时候回到他们认识世界的具体方法的层面,以及他们做事的执行能力的层面,也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也就是他们有很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他们做事的能力不如马斯克和爱因斯坦,所以他们无能为力。毕竟能力有限。
所以,人都是这样的。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
先看世界观,再看价值观,再看人生观,再看认识论,再看方法论。
方法论是最不重要的。
但是大多数人只对方法论感兴趣。
就像很多钓鱼女,很多女性的兴趣爱好,还有很多PUA男人一样,她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成就更大的事业,只是想通过机会主义来占别人的便宜,然后学习很多投机取巧的技巧。最后整个人变得越来越不老实。这是价值观的问题。
人性本就不好,不管你怎么学习,你都是偏门的。不谈火星,不谈相对论。我到达不了这么高的高度。但至少——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性。
一个人的价值观差,人性绝对不好。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差——他一定是投机取巧,占别人便宜,好逸恶劳。这个人一定很坏。
所以我们总是不欢迎人性差的人加入我们的社区。即使我们付了钱,我们也不想要。因为人性差的人会给整个社区带来不好的风气。你说你赚了他一点钱,但实际上你为他提供了很大的价值。他会感谢你吗?他不会的。他会骂你的。他会不满意的。所以我们总是不愿意为人性差的人服务。敲诈勒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