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不再用投影仪看视频了。
其实投影仪很好。占用空间小,可以随时收好。它很容易被人随身携带。特别适合像我这样在北京租房的外国人。虽然在白墙上浇铸的效果不如窗帘好,但是可以接受。
虽然我放弃了投影仪,但没有说放弃大屏幕。我现在更喜欢用大屏幕看视频,因为现在我有一台比投影仪好很多的电视。即使它占用了很多空间,我也愿意为它留下更多的空间。
小米电视大师系列65“有机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小米电视大师),12999元的价格可能离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有点远,但却是小米第一台真正的高端电视。
用了几天,感觉对它的爱溢于言表。接下来说说这几天我对这款OLED电视的实际感受。
# # #熟悉的全屏,全新的渐变半透明底座
一般来说,高端电视的“高端”首先会被它的设计所折服,然后点亮屏幕感受画质,大概类似于一个真正的精英,能在形象、服装搭配、气质上展现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然后才展现出自己的会话知识。
就算高端的设计不能说太多具体的要求,只要看到就能感受一二。为了凸显高端地位,小米“大师”采用了两种可以体现的设计。
第一点是全屏的整体设计。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视,小米现在都非常擅长做全屏产品。这是在之前的小米电视全屏系列和小米电视5中。
已经在系列中有所体现,大师系列自然很容易继续打造全面屏。官方数据显示,屏幕比例已经达到98.8%。
第二,使用的材料比小米电视以前的产品高一个档次。部分边框采用金属整体折弯设计,低端电视上没有明显拼接痕迹。另外底座的设计也很有意思,玻璃材质有一种逐渐半透明的效果。
积极的一面,小米电视“大师”在高端电视阵营的价值也可以说没什么可挑剔的,简单全面的屏幕设计和索尼高端机型也不会落后。
为了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不需要背光模组和轻薄,小米电视“大师”也采用了薄顶厚底的设计。乍一看,像楚河汉界一样清晰。上面板最薄的部分只有
4.6毫米,比我们常说的轻薄手机还要薄。
背部下部的设计看起来比较稳定,电路板、扬声器等部件都集中在这里。这次正面没有Logo,背面中央有一个小米。
Logo,同时这一块也经过了不同材质的处理,采用了面料材质。据介绍,其实这就是小米电视低频单元所在的地方。后面我们会讲到小米电视《大师》的音响系统。
后面中间有两个把手。一方面是为了挂在墙上而设计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装卸电视时的杠杆点。
这次小米电视“大师”采用了底座的设计,而不是之前使用的支架。可惜底座后面的结合部是塑料材质,感觉有点遗憾。虽然不影响正面感知,但难免有三个遗憾。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
不过,这个基地看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从某些角度看玻璃底座会反射出屏幕的内容,反射的元素设计相当赏心悦目。
底座中上部还有一个呼吸灯,可以随着电视的开关、萧艾同学的使用、音乐的播放有规律地呼吸。个人认为也是非常不错的设计。
在电视背面的右侧(前、左、后),所有电视都有自己的接口,有三个HDMI接口,其中一个是HDMI 2.1,其余是HDMI 2.0。2个USB
2.0接口,1个S/PDIF接口,1个亚视/DTMB接口,1个AV接口。
这种设计使得侧边电缆的插入更加容易,但是如果像游戏机、电视盒子这样的电缆不够长,只能放在电视的左侧,对放置有一定的限制。
# # #这是小米电视第一次有这么好的画质。
287314731ab7abf07e9a73bc2' />作为一款高端电视,最重要的还是画质部分。这里先下一个总结: 画质很出色,不输给价格更高的进口品牌 OLED 电视。
说到电视的画质离不开面板,电视的面板基本上决定了一台电视画质的上限和下限在哪个水平线上。
对于 OLED 电视来说,绝大部分的 OLED 电视都可以算是「表兄弟」,和三星几近垄断了手机上的小尺寸高端 OLED 面板类似,LG Display
也垄断了电视上的大尺寸高端 OLED 面板。
因为都是 LGD 的面板,而且 LGD 的高端面板每一代的改进并不大,所以这些高端 OLED
电视在底子上其实都是非常相近的,这或许也意味着只要厂商不乱来,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就不会太容易翻车。
至于小米电视「大师」为什么选择了 OLED 面板而并非液晶,其实和手机上的理由也十分类似,OLED
面板自发光的特性能够实现像素级控光,在必要时能够关闭像素获得接近 0nits 的黑位表现,这是液晶面板再多分区控光也比不了的优势。
OLED
电视在观看内容时能够显示更纯粹的「黑」,获得更高的对比度。为什么高对比度对观感的影响十分重要,简单说就是亮部和暗部之间的对比会更加明显,要想画面不会出现那种灰蒙蒙的观感,能够把「黑」这一点还原其实很重要。
在说更多实际观感之前,还是先把这台电视屏幕的规格和特性讲一讲。
从规格上看,小米电视「大师」采用了一块 LG Display 出品,分辨率为 3840×2160 的 4K OLED 面板,可视角度达到了
178°。屏幕的刷新率也达到了 120Hz,并具备超低的 1ms 响应时间,峰值亮度可达 1000nits(3% HDR 窗口测得)。
色彩方面高端 OLED 一直都有很好的表现,液晶电视也能通过量子点技术提升色域。这块屏幕的 DCI-P3 色域覆盖达到了 98.5%,同时支持 Ture
10bit 色深,能显示 10.7 亿种色彩。
比较关键的是色准表现,小米电视「大师」出厂校色的色准达到了 Delta E 1.5(游戏模式和电影模式),对于移动设备来说顶级的 OLED
还能控制的更好,但是对于电视来说这个色准表现已经属于顶尖了。
其它方面还有 MEMC 动态补偿以及动态 HDR 等特性的支持,其中动态 HDR 标准支持 HDR10+、HLG 以及对杜比视界,对于 HDR
视频能够做到准确还原。
简单总结一下,小米电视「大师」基本上把你能想得到的特性和规格都给你了,可见小米电视这次对于高端两字真不是说着玩玩。
对于这块屏幕数据上的测试在各种首发评测中大家都已经看过很多了,所以在这里我就不放那些色彩测试图、4K
分辨率测试图、灰阶测试图之类的,主要还是讲讲自己肉眼所见的观感。
从我个人的观感来看,观感漂亮肯定是第一印象,色彩表现丰富,可视角度十分宽广,这些方面几乎都无可挑剔,只有亮度上表现稍微显弱一点。不过 OLED
电视对于高端液晶电视来说本身在亮度上就处于劣势。如果你已经看惯了高亮度的液晶屏幕的确会觉得要暗一点。
MEMC 我很喜欢,可以说是目前高端电视标配的功能,但各家对 MEMC
的支持优化还是有差别,像索尼有多年技术积累和自己的显示芯片就会做的比较好。小米的实际表现也不错,但更建议在球赛等体育赛事中开启。
究其原因还是 MEMC
应付不了比较复杂的画面,看电影的时候个人建议关闭,因为很可能在镜头快速移动的时候出现画面撕裂现象,包括字幕也会抖动撕裂,看起来还是蛮不舒服的。
由于规格强悍功能丰富,这次小米增加了一个高级设置,这里能够设置 AI 画质、MEMC、降噪、动态对比度、色域标准等诸多和画面表现相关的功能。
这个 AI 画质倒是值得说一下,小米采用了 APU 神经网络计算单元对动态场景智能识别,对色彩、清晰度、对比度等相关参数都会有影响。
### 好电视需要好内容,不能只看「优爱腾」
从我个人方面来看,我认为这台电视最大的掣肘不在于屏幕本身的规格特性,而在于内容。
之前爱范儿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国内外流媒体视频质量差距的文章,国产三巨头「优爱腾」表现确实不佳。
所以我很担心一些用户或许愿意出钱买一台表现顶级的高端电视,但不愿意付费获取更高质量的内容,比如用这台电视看一些 720p
分辨率的国产流媒体内容,就会用一种大材小用暴殄天物的感觉。
▲ B 站的 4K 视频,来自 UP 主影视飓风
我个人建议想要购买该电视的用户至少要有获取正经 4K 内容的方式,比如腾讯之前做过杜比视界的专区(但后来似乎因为杜比回收算法调优,目前 App
中已经看不到杜比视界支持了)。B 站如今的 4K 内容也不错,当然更好的方式你有存储了大量高质量 4K 内容的 NAS 或者是 Netflix
之类国内外流媒体用户。
当然在电视上看 Netflix 可能需要一些软硬件配合,喜欢原生 Android TV 的可以购买小米盒子海外版,苹果用户可以选择最新的 Apple
TV,通过安装应用的方式配合特殊设置过的网络就可以观看海外内容。
事实上我自身选择了 Apple TV 与小米电视「大师」进行配合,所以接下来我也想讲讲 Apple TV 配合其使用的体验如何。
由于小米电视搭载了 MIUI for TV 系统,在易用性上非常适合国内用户,同时也能很好支持大部分 Android 的 TV
版应用,在资源聚合上支持爱奇艺、芒果 TV 等资源,有不少自己的优势,不愧是国内互联网电视耕耘最久的品牌。
那在这些国内资源以外,我个人有订阅 Netflix 这种海外流媒体提供商,选择 Apple TV
的原因是因为界面看起来更美观舒服,同时自己平时也有使用是苹果全家桶,协作起来会更加方便。
其实电视本身也支持 AirPlay 协议,但只有苹果自家的设备才是最完整的协议,无论是投屏分辨率还是音质都明显要比电视自带的投屏好一大截。
第五代 Apple TV 在外观上依旧是一个方形小盒子,十分小巧,但内置了 A10X 这种性能强悍的处理器,所以在响应速度等方面表现比 Android
盒子要更好,只是遥控器用起来稍微有点不习惯。
我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触控滑动过于灵敏,经常定位不到自己想要的位置,需要慢慢习惯或者在设置里稍微降低滑动的灵敏度。
为了解决电视输入不方便的缺点,Apple TV 在登陆 iCloud
设置完毕后,在大多数需要输入的情况下比如内容搜索,都可以用手机输入的方式同步到电视上,这一点是其它电视盒子没有做到的。
另外在将 Apple TV 接到电视上之后会自动询问用户是否切换到 4K 杜比视界显示模式。
HDR 标准的核心是高动态范围,而杜比视界和 HDR10+ 的这些 HDR
标准可以参考爱范儿以前报道过的文章。这两个标准的核心特点是支持动态元数据,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动态显示 HDR 效果,而并非头到尾都是一个死板的参数。
从肉眼上看,在 Apple TV 切换成杜比视界模式之后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界面有点「泛黄」,色温对亚洲人来说明显较暖一些,4K HDR
模式色温明显较冷,整体的观感也变得挺不一样,具体喜欢哪个自行设置就好。
这里再提一下,如果是看电影的话,可以在电视的图像设置里选择电影模式(实际色准最好),观感会变得有点偏老旧黄色的质感,但并不会让显示质量下降,反而有种挺舒服的感觉,如果你们之后买了这台电视的话可以试试看。
哦,对了,不少主机玩家比较关心 HDMI 的输入延迟问题,其实这个倒不用太担心,小米电视 5 系列和红米电视的输入延迟表现就已经很不错。
我手上现在没有 PS4 所以用了 Switch 的底座模式来体验。游戏方面我选择了《任天堂明星大乱斗》这样对手速要求较高的格斗游戏。
从实际感受来看,作为非专业格斗玩家来说没有感受到明显的输入延迟,可以说和直接用 Joy-Con 玩感觉没什么不同,所以输入延迟的问题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除了《大乱斗》之外我也尝试了横版过关动作游戏《茶杯头》,操作上也很流畅迅速。剩下可能有问题的是第一人称射击
或者《太鼓达人》这种游戏,这个我暂时没有游戏可以进行测试。
对了,如果你是核心主机玩家的话,今后应该会入手索尼的 PS5 或者微软 XSX,这两款机器都是最高支持 4K 分辨率 120Hz 游戏,这对于 HDMI
接口的带宽产生了极高的要求。
小米电视「大师」搭载了一个 HDMI2.1 接口,这个接口支持包含动态
HDR、可变刷新率(VRR)自动低延迟模式(ALLM)等诸多新特性,对于下一代主机能够很完美支持。
既然是视听的享受,在画质之外,小米这次在声音方面也堆料很足。采用了 9 单元扬声器组,不过并没有采用屏幕发声技术。
这其中包括 2 组全频发声单元,每组包含 1 个高音扬声器和 1 个低音扬声器。2 个穹顶环绕扬声器,让声音通过向上反射进入人耳模拟天空声道。此外还内置了
1 个 1.9L 超大音腔的独立低音炮和 2 个无源辐射器,就是在背后那个织物处理的部位。
这次扬声器组加起来功率达到了 65W,是小米电视目前的最高水平。从听感上来说,整体效果确实足够让用户舍弃低端的入门 SoundBar
了,如果想进一步增加声音的表现力建议直接组 5.1 声道以上家庭影院。
小米电视「大师」搭载了一颗联发科的 MTK9650 处理器,采用了四核 A73
设计,按理说性能方面还是很不错的,但可能是电视系统还没有优化好,有时候会出现反应迟滞的现象,我觉得这应该属于可以优化的范畴。
此外,这两天主页的布局样式也进行了一次更新,信号源被放的更大,同时最顶部的几个应用也直接在主页显示了出来,不再需要进入我的应用。你也可以手动将第三方应用置顶,这样就会在主页显示。
一次简单的小升级,系统的易用性变得更好,即便是电视系统,MIUI 也还是 MIUI。
### 小米冲击高端,高端 OLED 下探
从正面全面屏颜值设计,到几乎无可挑剔的面板规格,再到电视上最好用的 MIUI for TV 系统,小米电视「大师」是小米电视在 2020
年交出的一份几近完美的答卷。
高端产品背后总是背负着更多的意义,就像今年小米 10
系列正式冲击高端一样,舒舒服服过了几年的小米电视推出这样一款产品自然也是为了争取在高端站稳脚跟,同时也带动了高端 OLED 电视下探。
然而品牌的固有印象是很难一下子打破的,低价电视中小米或许很无敌,但反过来看在 6000 元以上的中高端领域却几无建树,让大众形成了高端买索尼 / 三星 /
LG,低端买小米的印象。
如果稍微研究一下就能发现,高端品牌也各自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索尼的工业设计顶尖,色彩和算法有很深厚的积累,但在 HDMI 2.1
的跟进上不太积极。三星的综合实力也相当强劲,但这些年致力发展 QLED,心不在 OLED 上,LG 采用自家面板,画质表现出色,HDMI 2.1
跟进也很激进,但品牌对比索尼和三星弱势一些。
小米电视「大师」这次在面板规格上不输,出厂校色 Delta E 1.5,同时跟进了 HDMI 2.1(虽然只有一个),其实整体相当全面。
但电视不是规格高表现全面就能一下子卖得好的,去年一加 7 Pro 在手机领域一炮打响的情况其实很难在其它领域复制。
小米要真想冲击高端,恐怕要做好第一代和第二代大师系列叫好不叫座的准备。只有从产品的厚积薄发到品牌的厚积薄发,从量变到质变,届时才能逐渐摆脱「小米品牌无高端」的印象,而这就要看小米整个品牌冲击高端的愿望有多强烈了。
但总的来说,小米电视大师系列还是打了一个极为漂亮的开头,今年的小米,也当得起那句「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
PS.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广告问题,媒体机是没有的(首发评测的几家都有提到),爱范儿这台一开始也没有,但是这两天自动联网 OTA
之后有广告了。不过想买的别着急,现在产品详情页已经没有开机广告的注释了,目前传闻是将 OTA 取消广告,至于是否属实我们后续会进行相关跟进。
优点:
* 面板规格优秀,画质出色,支持杜比视界等 HDR 标准
* 支持 HDMI 2.1 接口
* MIUI TV 依旧好用
* 同规格价格竞争力强
* 色准好,达到 Delta E 1.5
缺点:
* 亮度不如高端液晶
* 系统偶尔反应迟滞待进一步优化
* 开机广告是否取消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