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瓜视频中,100万年轻人向一位67岁的教授请教如何面对30岁的焦虑。
“三十岁了还灰心丧气怎么办?”“如果我没有房子,没有车,没有爱情,没有积蓄,是不是失败了?”“三十岁的时候,觉得自己背负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敢重头再来”.
复旦大学退休教授梁永安回答了这些问题。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西瓜视频创作者。梁勇安关于30岁焦虑的视频已累计播放超过百万次。
2017年,梁永安因为《单身的黄金年代如何面对爱情》的演讲走红。留下“爱情是个真假范畴,不是一个得失范畴”和
一个人35岁以前要把你该犯的错都犯掉”等待金句。
2020年11月开始在西瓜视频发表作品。“当代年轻人的困境”“年轻人需要考公务员吗”“男生需要阳刚之气吗?”这些话题大多来自他与年轻人的交流。
梁永安观察这代年轻人:“大部分在得失感中长大”、“需要生命中的高度投入”。
2021年10月,关注年轻人的“50后”决定系统谈论焦虑。他计划在三十岁之前用十个问题来分析焦虑的原因。目前,他的“新知十讲”视频系列已经更新到第4期。
面对年轻人的焦虑,梁勇安拿出焦虑,为网友分析。
他谈到“30岁还在发呆的时候该怎么办”:人最可怕的是30岁没有探索和选择。30岁最重要的不是你积累了多少财富和权力,而是你积累了什么对错。
他谈到了“如何规划你的下一个30年”:在30岁的时候,你需要一点异想天开来学习航海精神。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很难过,因为他从来没有尝试过。活得像堂吉诃德,永远把自己当成少年,而不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喜欢用作家的事迹作为论据。比如他论证了“三十岁之前的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并引用了村上春树的例子。
1978年4月1日,村上春树坐在棒球场上看球。看到外援打了一个好球后,他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开始写小说。这时,村上春树29岁,经营着一家音乐酒吧。他通常只是看书和听爵士乐。生活似乎与作家的职业无关。没想到,第二年村上春树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作品入围芥川奖。
“如果没有之前对生活和艺术的感悟,村上春树不可能突然成功。”
有网友表示,梁老师的视频不仅谈到了自己的内心,还传播了文学知识,“焦虑瞬间瓦解”。
当大多数人谈论焦虑时,他们会从心理学和人格的角度探讨焦虑的原因。另一方面,梁勇安把焦虑问题放在社会发展中进行观察和解读。
例如,梁勇安解释了“三十而立”的概念。在古代农业社会,普通人十五六岁就“成立”了。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创业比较简单,能掌握挖地种田。“三十岁”意味着当时的学者需要在这个时候积累足够的知识。他说,目前来看,“三十岁”并不代表你买房买车,而是
到这个年龄要有自我认知和方向.
视频中,梁永安的眼睛微微向下,不直视镜头,看起来温柔谦虚。没有说教的严肃,没有固执,只有真诚的解释。他还说,他喜欢看抓海的视频,这是他观察当代社会、了解年轻人的一种方式。
至于为什么要做创作者,梁永安表示,希望通过拍摄视频来传播自己的经验,让年轻人改变思维方式,让生活更美好。在他的视频评论区,很多网友留下了自己的感受。有网友说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也有人说自己有生活的勇气。
有网友认为梁勇安的观点过于理想化,梁勇安认为他只是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生活方式。他回应,睁开你的眼睛,选择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