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科技星球”(ID:tech618)。作者:赖秋华,36Kr授权。
201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丹娘在海投招聘网站上发布了自己的简历。她的目标很明确,她想进入一家创业公司,“我想知道如何从零开始做一件事”;当时,由于新媒体的普及,丹娘的另一个需求是从事与内容相关的工作。
有一天,她收到一个“老板”的面试邀请,公司就在她所在的楼上。甚至连纸质简历都没有提供。谈完基本情况,老板看了她写的影评和视频,第二天丹娘就开始工作了。
就这样,丹娘成为了社交产品Soul公司的第一号员工,迅速雇佣丹娘的老板是Soul的创始人张璐。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员工,丹娘充分见证了过去五年Soul的变化。
这家当时鲜为人知的公司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他们的基地是陆家嘴的共享办公空间。当时张鹭还是社交产品的新招。他用PPT画出自己构思的产品原型,找了一个兼职UI做设计。所以最初的产品演示是一点一点完成的。
如今,Soul已经积累了超过1亿的用户。几乎每天都有数千万用户打开Soul,在上面发布自己的心情瞬间,交友聊天。其中,73.9%的用户是“90后”。
不看脸,强调真实社交和游戏玩法的Soul,近年来成为社交行业不可多得的黑马企业,绕开了社交产品面前的两座大山——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开创了一条属于Soul的道路。
5月10日,Soul正式向纳斯达克递交了上市招股书。6月23日,拟于次日上市的Soul突然宣布暂停上市。据市场分析,这一结果是社交软件Uki和Soul的民事诉讼导致的,但据相关人士透露,真实原因并非如此。IPO过程中有民事诉讼,Soul不是个案。
在资本市场,Soul原本计划募资2亿美元,但在暂停上市前,已经募资30多亿美元,超额认购了十几倍。知情人士表示,Soul暂停定价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临门脚下,新股东提出,除了资本合作,大股东腾讯也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Tech Planet还获悉,这一战略合作预计将在下个月宣布。
在Soul曲折的上市之路的另一边,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高喊新鲜概念“社交元宇宙”的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Soul的五次搬家
在丹娘的印象中,公司几乎每年都会搬一次家。
变化是一点一点产生的。2017年,Soul从共享办公环境升级,有了第一个独立办公室。虽然最多能容纳二三十人,有时候在公共空间“打游击”也是难免的,但这间办公室有冰箱,“你可以在办公室煮点面条”。
今年,丹娘和她的同事做了大量的数据标注工作。2017年11月,上线一年的Soul宣布进入“算法时代”,有了“可以实现千人千面的方块和行星”,帮助Soul快速积累了第一批用户。
不落俗套,魂不看脸,不靠面值。一个用户的基本信息只有卡通头像和契合度,以及用户发布的“即时消息”(类似微信朋友圈,但可以通过“Square”功能展示给陌生人)。
灵魂广场界面。
Soul自推出以来,推出了多种个性测试。除了三种基本的人格问卷之外,还有很多类型的测试,涵盖了人格、情商、财运、知识水平、趣味侦探等等。
这种以“灵魂”为核心的独特产品理念,使灵魂从当时的社交产品中脱颖而出。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人员的扩充,Soul在上海的办公室开始从一个房间变成一层,再扩大到三层。公司从来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在上海、北京、南京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Soul每年搬家的情况也从另一个维度反映了公司近年来的快速演变。
从2016年11月正式上线到今年第一季度,魂之DAU已经达到千万,同比增长94.4%,其中73.9%的DAU是Z世代。2020年7月以来,Soul的MAU用户月增长率平均保持在105%以上。
社会化一直是互联网厂商和创业者努力探索的领域,市场上总有新的挑战者。除了熟人的社交和陌生人的社交,依靠大量Z世代用户的Soul成为了第三赛道的“幸存者”和社交版图上的破局者。
Soul的诞生源于创始人张璐的个人感受:市场上缺少一款能让用户无压力地自由表达日常生活和感受,并获得立竿见影的品质共鸣的产品。
在多次采访中,张璐反复强调,Soul要做的就是让用户不那么孤独。“任何一款游戏的最终结果,无论是不同的场景还是不同的人,都是通过向用户发布真实信息,来推荐其他可能能够深度沟通的用户。”
Soul式进化
对于一家初创公司来说,Soul还在继续进化。
2020年初,张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她希望改变用户只能用单一信息流或标签找到同一商品,希望更好地实现信息的集群化,“让用户发送变得更容易、更简单。
现感兴趣的人,是我们想要去优化的。”从社交平台的发展规律来看,但凡有公域流量池子的平台,无论微博、知乎、公众号、抖音、快手,最终都会有一批用户能够凭借优质产出而积攒关注量,称之为“大V”、“头部创作者”。这部分人为社区用户的创作提供某种示范,也能聚合影响力。
在Soul,这样的用户被称作“SSR”,全称为“Soul Super Real”,是社区中优质创作者的称号。Soul
鼓励这些有才华、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勇敢表达、展示自我,传递Z世代有趣、多元、温暖、真实的社交面貌,通过圈层社交引导正向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SSR也是Soul提交上市招股书时,所申请的交易代码。
“爱画画的扁扁”就是SSR的其中一员。她是一位绘画达人,作品上过中国国际时装周秀场。扁扁在Soul上记录了自己从做影视动画工作到做服装设计,再到自主创业,创办自己的服装品牌的过程。扁扁说,在分享原创绘画作品的同时,“也会经常更新一些废话”,比如插画创作的步骤、创业经历、糟糕或者开心的心情等。
2019年,Soul的用户数和生产信息总量都到达一定基数时,Soul内部做了分门别类统计后,发现在细分的兴趣领域,已经出现一批类似“爱画画的扁扁”一样的,有拔尖的产出能力的用户。
"记录者北江"也是一位“SSR”用户,注册Soul1075天的他,一共发布了3313个瞬间,相当于几乎每天,他都会在Soul上分享三条自己的动态。
某种程度上,SSR用户作为资深Souler,也是Soul上用户画像的一个缩影。
在Soul的上市招股书中,有一个数据,在用户粘性上,2021年3月,每月活跃天数超15天的用户比例达56.4%。2020年12月活跃超15天的用户中,有78.4%的用户在三个月后仍维持同样的活跃度。
Soul
SSR运营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SSR用户领域标签包括音乐、旅行、摄影、装扮、手工、潮玩、生活等27个兴趣领域。截至2021年一季度,在Soul上有2097名SSR。
在Soul上,既能关注有深度交流的好友,也可以关注兴趣向的SSR。为了保持在分发上的去中心化,即便有对SSR提供流量扶持,Soul也把决定权交给了用户。
每个季度,Soul都会根据SSR用户的信息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礼物――SSR专属扶持计划。为了避免类似抖音、快手更偏向算法、标准化的信息分发,Soul将扶持的选择权交给了SSR用户,SSR用户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将流量给到具体想要获得更多曝光的信息。这是极其具有Soul特色风格的规则。
### “元宇宙”是社交的明天吗?
过去,外界对Soul的对标企业有过很多判断,有人认为是Instagram、有人将美国约会交友软件Bumble作为对比。
但Soul给出的答案是,Roblox,是第一个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书的公司,成功股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引爆了科技和资本圈。在Roblox上,任何用户都可以自主开发各类形式、类别的游戏,同时兼具社交的属性。
Soul则想参照Roblox,做一个“社交元宇宙”。Soul对社交元宇宙定义是,基于用户的社交画像和兴趣图谱,通过机器学习来推荐用户可能会产生的高质量的新关系。通过反复的动作,让Soul的用户能快速被推荐给与自己“灵魂契合”的用户,并可以很低成本开启交流,获得高质量的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找到更多场景和玩法,用更加游戏化的社交方式,来实现人和人的连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现在社交产品的进化趋势,通过更创新化的方式,提供更多游戏化的社交体验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
对Soul来说,能发布瞬间动态的广场是作为社交产品的根基。而如何让不同用户真实的表达,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进行社交,产生互动,则决定着Soul这幢大厦的最终高度。
在Soul内部每个月的高管会议上,“创新”、“好奇心”是长期强调的。产品侧,Soul也在不断更新玩法满足用户需求,构建用户画像的方式除了最早的灵魂测试之外,还增加了个性捏脸、广场。此外,Soul还有包括群聊派对、语音互动、脸基尼视频互动、Soul狼人、校园吧等游戏化的社交通道,涵盖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新型兴趣社交体验。
无论是时下最火爆的狼人游戏、语音聊天室,都可以以社交功能卡片的形式嵌在Soul中。这些功能的推出也始终围绕两件事,一是提供UGC的输出窗口沉浸式的体验,二是达成社交,根本作用都在于降低用户的孤独感。
对于Soul主流的Z世代人群来讲,通过兴趣将关系连接,也是粘性更强的,更具备想象力的产品模式。Soul上极高的Z世代用户比例也在促使Soul在这一群体中成为一种社交货币,有自扩散效应。毕竟,抓住新一代年轻用户,才能抓住社交的未来。
从上线初期,Soul就不支持真人头像,弱化颜值、外形,也不通过导入通讯录建立关系,从而完全独立于用户原有的社交关系,免除了因发布信息而暴露身份的焦虑。
而随着Soul的进化,无论信息质量还是分发的准确度都在提高,这就让用户们能快速与相同兴趣、有相同话题的用户建立关系,找到同好,获得共鸣。
这同样是社交产品永远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更准确和快速的用户连接,同时更自然的破冰。
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上,Soul构建了一个更私密的环境,也提供了最大的宽容度。在Soul上,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用户,自由地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和热爱。比如通过Soul记录苦练绍剧日常的00年绍剧演员;比如在海拔3200米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了大半年,22岁的可达;又比如专门收集故事,把故事转化成插画发布的插画师,Soul用户的故事成为了他重要的信息来源。
这些用户的故事,都隐藏在发布了大量“瞬间”的个人主页里。愿意分享真实感受的用户,成了Soul的宝藏,也成了Soul星球中的一个个支点。
而Soul社交元宇宙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