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强制性的收费主张,打破了快递员和消费者之间的微妙平衡。
这一周时间里,网友们自发结成了反丰巢阵线,分享了在手机上设置拒绝将快递放入丰巢的经验,也有很多淘宝店主收到了买家点名不使用丰巢快递柜的留言。
但大家很快发现,设置和留言基本没有任何效用,第二天,许多快递员们还是顺利地把快递存进了丰巢。
文 |汉仪
编辑 |金莎
运营 |一帆
中央花园社区着火了。作为上海第一个宣布停用HIVE BOX快递柜的社区,该社区行业委员会于5月10日发布公开信,砸了网络。
公开信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成为公众对HIVE BOX收费事件的情感宣泄口。通常阅读量在1000左右的中央花园微信官方账号很快就达到了100万,点击“关注”的人数达到了1.5万。
这与HIVE BOX高调宣布收费有关。4月30日开始向非会员用户收取加班费。免费使用12小时后,收费0.5元/12小时,3元封顶,法定节假日不收费。
关于暂停使用花园中心小区HIVE BOX的通知
5月8日,从杭州袁新东社区开始,苏州、滁州、广州、青岛等地多个社区宣布暂停HIVE BOX快递柜,以保障业主利益。在上海市业委会委员交流平台“蚂蚁社区”里,“对HIVE BOX说不!”活动启动后的第19个小时,88个社区的行业委员会成员纷纷留言表示声援,其中最主流的投票意见是,“HIVE BOX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对业主缺乏尊重!”
五毛钱一千浪。
HIVE BOX中的一个收费决定,逐渐演变成消费者为知情权的集体斗争。用还是不用?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费用谁来出?这些问题的背后是HIVE BOX、物业、快递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 1
对于生活在上海闵行区的岳夏来说,HIVE BOX快递柜是她的另一个“家”。像大多数90后一样,岳夏的生活离不开网购。她只为所有电商平台的收货地址填写了一个HIVE BOX快递柜。
取快递的地方甚至不是岳夏自己家所在的社区。老小区没有快递柜,她要走500米才能到隔壁小区的HIVE BOX。
作为一个独居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岳夏不愿意让快递员把货物送到他家。小区楼下的干洗店和菜鸟驿站可以免费存放快递,但她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回到家早已过了取件时间。HIVE BOX成了她唯一的选择,快捷方便,不需要和任何人进行任何交流,并告诉她这是完美的。
5月9日晚上,岳夏发现他的两个快递员已经超时了。HIVE BOX快递柜中弹出一条信息,提示她选择支付一元加班费,或者成为HIVE BOX会员,月卡5元,季卡12元,有效期内无限存储次数,每件快递可存储7天。
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Jika,甚至觉得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折扣。算了一下,就算快递每天加班,一个月也只需要付4块钱。她花了几十秒选择会员,扫码付款。
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像岳夏一样依赖HIVE BOX。同一天晚上,住在北京朝阳区的梁峰和快递员李佳发生了争吵。
梁峰经常出差。当他接到快递员的电话时,他会反复强调“送到走廊的小门口”,但快递员仍然会把它放在HIVE BOX里,因为他担心会丢件。
矛盾会在五一之后升级。快递员李佳没有打招呼,又一次把快递直接放进了HIVE BOX。梁峰看到手机上的提醒,忍不住打电话投诉。“既然可以进入小区,为什么不把快递送到楼上呢?
比起放在快递柜里,很多人更喜欢小伙伴送快递上楼。图/视觉中国
李佳回复他,如果以后不在家,想把HIVE BOX留在门口,一定要回复一条短信“丢的那块跟快递没关系”。梁峰拒绝了,觉得被要求发这条短信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快递继续滞留。梁峰去取包裹的时候,已经12个多小时了,要交0.5元的费用。
“是否使用HIVE BOX,不应该
对于快递员李佳来说,让梁峰发那条短信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李佳一天要跑七八个社区。每天的发货数量在200到400件之间。每件可以赚1.1元。然而,如果任何一块丢失,索赔将远远超过这个数额。
4月30日之前,直接将包裹放入HIVE BOX快递柜几乎是每个快递员的首选,李佳也不例外。每件,HIVE BOX向快递员收取0.35元。对于李佳来说,收入一下子下降了30%,但他还是觉得很值得。
HIVE BOX提高了调度效率并投入
快递柜的这部分,他不用挨个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询问收件人是否在家,不在的话快递要放到哪儿,也省掉了爬楼和等待的时间,他可以利用这些节省的时间,再多送一些快递。除此之外,还能保证安全,投诉也少了。李佳曾经因为丢件,赔付过一位客户近千元,据说丢失的包裹里是一个名牌的二手除螨仪。赶在客户投诉之前,他私下出钱解决了这件事。从那以后,遇到不在家的住户,他都尽量放在丰巢里。
身为快递员,他为了效率和安全自己花钱投递,这一次竟然遭到抵制,这让他也感到委屈。
▲ 许多快递小哥为了提高送货效率与安全性,自己垫钱也会选择使用快递柜送件。图 / 视觉中国
# 2
梁峰和李佳作为丰巢的使用者,到底应不应该付费?
中环花苑小区的公开回信中,业委会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们觉得快递柜是资本为迅速获得市场占有率,不得不付出的基础建设成本,帮助丰巢完成了寡头垄断,获得市场70%的份额,“从这个角度说你们不是弱者。”
业委会还以中环花苑小区为例,核列了丰巢一年的收支状况,指出已经投入使用的快递柜完全可以实现自我造血。文章里同时提到,丰巢进驻小区的费用并不高,已经向快递员收费,“已经投入使用的丰巢柜每天的利润率为240%甚至更多。”
让人玩味的是丰巢这次的态度。舆论发酵期间,丰巢的公众号在5月9号的夜里推送了一篇《致亲爱的用户的一封信》,提到了对收费引发的关注“深感不安”,表示因为场地问题,柜机投放数量不能增加了,而收费能够提高快递的领取速度,让用户的体验更好。
但对于收费这件事本身,以及收费规则,丰巢没有丝毫的松动。
另一个动作是,丰巢5月9日发布了《东新园业委会事件声明》,称业委会如执意继续停机,是严重的违约行为,丰巢将依据合约追索相关经济和商誉损失。
不论是公开信、声明的内容,还是高层在接受采访时的表态,都显示了丰巢这次铁了心要收费的决心。
这家原本要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的公司,已经苦盈利久矣。
丰巢成立于2015年,由顺丰、申通、中通、韵达和普洛斯在内的5家物流公司,一共投资5亿元。此后,资本给它带来快速扩张的底气。2017年,丰巢进行A轮融资,获得25亿元,2018年1月,它又完成20.7亿元的B轮融资。
除此之外,丰巢曾斥资6亿多,收购了中集e栈,今年5月份,又再度出手,买下了中邮速递易。这之后,已经由顺丰控股90%的丰巢,称得上是快递柜市场里的寡头了。
比起资本的绚烂操作,丰巢的盈利模式一直在遭受质疑。向快递员收费及柜体广告,仍然不能覆盖它的运营成本。2016年,丰巢净亏损2.5亿元,2017年,亏损数字涨到3.85亿,直到营收大幅增长的2019年,它仍然有7.81亿元的亏损。
年年亏损下,收费势在必行。
丰巢一度尝试了很多收费的办法。包括2019年曾经推出的赞赏业务,在那个明亮的赞赏按钮旁,还有一个不起眼的灰色按钮可以取消赞赏,一度让很多没有细看的业主误以为只有付钱才可以取得快递。
▲ 许多反对收费的用户表示,丰巢明明就有贩售蔬果生鲜、提供广告位等赚取利润的渠道,并不是所谓的“免费提供服务”。图 / 视觉中国
但今年4月,丰巢不愿意再遮遮掩掩了,“滞留件收费+会员”模式,意味着它开始试图以收费实现扭亏为盈。
# 3
丰巢强制性的收费主张,打破了快递员和消费者之间的微妙平衡。
这一周时间里,网友们自发结成了反丰巢阵线,分享了在手机上设置拒绝将快递放入丰巢的经验,也有很多淘宝店主收到了买家点名不使用丰巢快递柜的留言。
但大家很快发现,设置和留言基本没有任何效用,第二天,许多快递员们还是顺利地把快递存进了丰巢。
快递员李佳明显能感觉到,很多消费者其实能够接受丰巢收费这个事实本身,他们反抗的,是快递员擅自投递的行为。梁峰也是如此,“说到底,我们捍卫的不是5毛钱,而是消费者的知情权。”
而只免费12小时的时间限制,也成了新的争议点。梁峰和夏月都是对丰巢有使用需求的用户,12小时的免费时限,对经常“996”或“007”的他们来说太过于紧促。
针对用户的不满,丰巢科技CMO李文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后续丰巢会采取一些补充性的措施去争取客户,会员使用丰巢寄件除了可以享受额外优惠之外,还可以拥有一些品牌联合权益,如视频网站、生活服务网站会员的购买折扣。
丰巢是否能靠收费扭亏为盈,还是未知数,但竞争对手们一定不会放过这一波舆论。一位长期关注电商行业的一位投资人指出,丰巢收费的举动,这是变相地向菜鸟驿站引流客户,或将给菜鸟驿站一个更大发展的机会。如果顺丰过度关注快递柜这个基建的盈利问题,很有可能会影响顺丰生态圈中的主营业务顺丰快递的盈利,舍大取小。阿里巴巴入股韵达之后,在四通一达都拥有股份,而菜鸟驿站的业务不限于免费代收快递,还包括洗衣、团购等多种服务,相比之下,更有优势。
不论怎样,资本仍然青睐快递柜这块蛋糕。天眼查统计显示,截至5月11日,与丰巢快递柜同为竞品的企业共有29家,比如“近邻宝”,已获首泰金信战略融资,“全日通”也拿到了金库资本的B轮融资。
就在夏月充值成为丰巢会员的前一天,顺丰的股价已经连跌两日,跌幅达到2%,但随着舆论热度的逐渐消退,它的股价已经再度飘红。
今天凌晨5:20,中环花苑的公众号又更新了,重申了两点诉求:收费按24小时计算,以及在快递柜上张贴醒目提示,请快递员必须先行联系客户同意下方可投入丰巢柜。同时,也再次表达了业主们强势的态度:“接下去如果丰巢依仗市场独大的优势仍然不做任何让步,我们呼吁反垄断部门针对其涉嫌行业垄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开展调查。”
看起来,这场利益博弈,还远没有结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涉及人物为化名。)
▲ 图 / 视觉中国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ID:meir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