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吃,阜阳人从不含糊。
阜阳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美味的食物。
但是有一些。
富阳是个铁杆老品牌,有三个已经不卖了。
01
玉香
今年中秋节,玉昌祥又火了。作为一家四代致力于手工制作传统月饼的百年老店,在中秋节前几天从他家买月饼是一种奢望,尤其是那些完全手工制作的五仁馅和青红丝的月饼。
一年只有一季,一季一个多月,是很多老阜阳人都知道的店。手工制作的面团和家里传下来的馅料秘方,是他们家传承了几百年的手艺秘诀。
一百年来,许多老阜阳人一到中秋节就记住了这种老月饼的味道。我希望明年能吃到他们的月饼。
02
老张观嘉迪国模
老北关的人都知道,过去在北关,人们沿着阜城解放北街向北走。临近尾声,有一家当地的锅馒头店,由一对老夫妻经营,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这是一个完全用木头做成的锅包,几乎所有北关人都吃过。
老张的土锅馍坚持用土锅,手工制作“酵母馍”。所以他们家手工锅贴的颜色有点偏黄,碎了还会有洞。嚼起来有点甜。
随着老北关的不断拆迁,老张的锅包饭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不知道是换了地方继续坚持这门手艺,还是已经不做了。
03
东关龙徐苏
过去,在东莞吊桥上,一群老爷爷亲手做的龙须酥,是东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次路过都有很多人排队。
传统的制作工艺让每一个吃过的阜阳人都会回味无穷。而一群头发花白的爷爷们坚持用手做龙须酥,总让人觉得有些感动。
现在东莞龙须酥已经不在东莞桥了。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停止做这件事。
挪地方了。真的还想再吃一口地道的龙须酥。04
田三卷馍
田三卷馍,阜阳人心中数一数二的小吃。小编当年在外求学,最想念的就是田三家的卷馍。最开始田三是提篮沿着邮电局至文峰宾馆路段叫卖,1995年的时候在人民路原长虹商场门口支了一个小摊定点卖,1997年的时候有了自己的店面。直到现在生意越做越大,在阜阳开了无数家店面。
田三卷馍馍皮嫩却有嚼劲,面筋煮的很烂,豆芽口感又很清新。口感很符合阜阳人的口味,辣胡里!不过这两年吃田三卷馍总觉得好像没有以前好吃了,好像那个香不在了,只有辣味了。
05
三府街馄饨
在阜阳,如果要问最早最有名的馄饨,80%的人都会说三府街馄饨。上世纪解放时期的馄饨都是用扁担挑着来卖,三府街馄饨当时也是如此,到现在三府街馄饨也已经传承了四代人。
一家人,四代传承,靠的就是一份手工做馄饨的本事。老板包馄饨的手像是有灵性一样,一只手、一秒钟就能完成整个包的动作。
近百年,4代人,希望三府街馄饨一直红火下去,这份老阜阳的味道能一直传承下去。
06
洞天春
洞天春可以说是阜阳酒店的老字号中的老字号,创建于1902年。第一家洞天春位于北关老街,第二家位于以前的解放中路,最后盖古商城时,洞天春也就被扒掉了,直到华联重新启用洞天春的牌子。
洞天春擅长烹制各种菜肴及点心,有各种炒、爆、煎、烩等一百多种菜肴,各种以其独特的美味吸引着八方食圣。颍州万达开业的时候洞天春也入驻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悄然消失了。
07
陈记麻糊
陈记麻糊是很多阜阳人的共同记忆,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但是很可惜,小编特意去找寻过,却听闻现在已经不做了。
很多阜阳人喝陈记麻糊喝了几十年了,爱的就是它那一口浓香。虽然门面简陋,但是味道是真的好。
现在陈记麻糊也已经不做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吃到这一口阜阳味儿。
08
大隅口鸡肉煎包
老板一家都是回民,做煎包已经五六十年了,第一代人做的时候叫老洋人煎包,但是因为是长辈,所以后来老洋人改了名字,位置也挪到了东关白桥西边。
底脆、皮薄,隔着面皮就能看到里面的馅料,总觉得薄薄一层面皮要被馅料撑破了。因为是用酵子发的面包的,咬上一口,焦香酥脆,还有一股酵子香。
现在鸡肉煎包家的生意还是很好,很开心这种老手艺现在还是很受欢迎,以后也会一直受欢迎下去。
一个城市最让人记忆深刻的
一定是这个城市的味道
而这些百年老店就代表着阜阳的老味道
也许有些已经吃不到了
但那个味道会一直在每个阜阳人的记忆里
文章来源:吃喝玩乐在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