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兴盛优选加盟团长招募,兴盛优选和新加盟哪个好

  

  【亿邦动力新闻】社区团购值多少钱?   

  

  亿邦动力独家获悉,美团抛出数十亿,争夺对繁荣的优先控制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亿邦,兴盛此前报价100亿美元,而美团给出的最终价格是60亿美元。   

  

  在这方面,繁荣否认了这一点。   

  

  虽然双方没有谈,但社区团购第一张王牌的估值逐渐浮出水面。“基本上,它在这个范围内。据说资本方(传闻主要指今天的资本)其实是同意的,但是兴盛内部有争议,老岳(岳利华)自己认为应该再打一打。”前述爆料者补充道。   

  

  随后,美团和拼多多先后进入欣欣向荣的湖南大本营,与之对峙。”王兴说要打得红火,黄征也说要打。最后,我花了40亿(美元)买下了繁荣。”一位接近美团的内部人士告诉亿邦,随着十社的另一个旗帜式社区团购股被阿里巴巴进一步蚕食,兴盛优选已经成为互联网和电商巨头的最终阵地。   

  

  在大厂眼里,要么买,要么杀。旅行一旦发生,社区团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   

  

  被大厂冲击的“兴盛优选们”   

  

  对于盛兴优选、十大俱乐部等独立平台来说,巨头的进入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据36Kr报道,在巨头进入市场之前,武汉十社的毛利率稳定在19%,但随着美团、拼多多、滴滴的进入,“十社的毛利率立马下降了4、5个点。”为了对抗豪门,十社增加了对一些人头和商品的补贴。“饼干补贴后原来的毛利为20%,毛利只有15%,但价格还是很难有优势。”   

  

  一位业内高管也告诉亿邦,今年4、5月,在大厂还没有进入市场的时候,公司就赚到了钱。但是到了10月,公司又亏损了。“美团和拼多多瓜分了大量流量,我们现在都很难过。”   

  

  作为赛道的领头羊,压力来了,顺境更是首当其冲。   

  

  一位接近盛兴优选的内部人士表示,在美团和拼多多的冲击下,除湖南外,盛兴优选整体GMV下降30%至40%。“美团和拼多多虽然在物流和供应链的后端表现上没有那么红火,但两家公司的前端流量却不容忽视。”   

  

  社区团购一直被互联网厂商视为极其重要的商业场景,成为2020年下半年兵家必争之地。一个月前,滴滴CEO程维首次在内部发布会上公开表态:橙心的最优投资没有上限,他会尽全力拿下市场第一;黄征在五周年内部讲话中作出结论:买菜将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美团创始人王兴在公司中高层会议上不止一次表示,“这场仗一定要打赢。”   

  

  据媒体报道,在相应的投资金额方面,据说第一批投资购买更多的食品已经达到了10亿,并且还在继续筹集。在人力配置上,美团和拼多多都在内部大力调配人员,相当一部分员工甚至被迫转行做杂货生意。   

  

  美团的一名员工告诉亿邦,他所在部门的大部分员工都是被迫转岗的。在职场社交平台上,我获得了品多多员工上岗认证,正在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转岗来扩充团队。   

  

  大厂困局:   

  

  100亿本金,3年零回本   

  

  与此同时,十大俱乐部和兴盛优选不断曝出新的融资消息。11月30日,第十俱乐部再次获得1.96亿美元的C3回合融资,阿里继续主导投资。12月1日,有消息称,盛兴优选寻求新一轮2亿至5亿元额度。   

  

  亿美元融资,融资完成后,优选估值预计在50亿美元左右。   

  

  一位在电商行业有多年经验的人士告诉亿邦,这条赛道上的战争是一场消耗战,这无疑需要大量的粮草,但此时披露融资的目的是一个   

  

  某社区团购平台创始人表示,仓储配送是社区团购最重要的环节,资金要投入100亿元,资金要准备三年零回报。   

  

  社区团购其实是一条跨越多条赛道的复合赛道,处于“死亡十字路口”。在很多领域,如便利店、社区群、社交电商、生鲜电商、终端物流、外卖等。在过去的几年里,菜鸟、美团等物流巨头已经形成,还有努力了几年却没剩骨头的生鲜电商巨头。   

  

  在投资最大的仓配体系中,美团、拼多多、滴滴都跟随兴盛优选构建了“中心仓-网格仓-头”的三级仓模式。为了减少损失,三家公司都采用了加盟的模式。亿邦了解到,大部分加盟商尚未盈利,有的甚至出现亏损。   

  

  从10月份开始,林力承接了从网格仓到团长的大量杂货采购配送,但目前营收低于预期。他告诉亿邦,对网格仓加盟商的补贴分为订单补贴和点费补贴。“订单补贴金额为每笔订单65美分,积分费补贴为每名团长32美分,具体视所覆盖的团长人数而定。”   

  

  他算了一笔账,每天用一万张票据算,每天收入接近7000元,基本平衡了盈亏。“很难做,也赚不到钱。”他补充道。   

  

  美团网格仓的一位物流加盟商告诉亿邦,美团优选日订单7000,美团给的补贴是0.5元起的产品,但自有成本包括500平米的网格仓,包括司机和分拣员,每个月要贴5万元。据悉,无论是美团还是买多菜,对于网格仓加盟商都有仓面积要求。   

  

  他还告诉亿邦,过去光是他能拿到的补贴就有0.7元,但现在美团把每笔订单的成本降低了2毛钱。“看看能不能在两个月内冲到1万单,不然就做不到了。”他说。   

  

  亿邦采访的很多加盟商表示,目前压力“很大”。   

/p>   

“采取加盟的形式,算是把压力转嫁到了加盟商身上,想想如果大厂直接做物流,亏损会更加严重。跑马圈地跑得越快,死得越快。”一位物流行业人士如此总结。另有业内人士将可能的结果描述为“加盟商干了5、6个月不赚钱,最后拿回加盟费走人。”

  

而随着加盟商的盈利不及预期,后端的交付体验也直接被影响。

  

林立告诉亿邦,一开始多多买菜在当地并未设有业务员。遇到商品破损、退款等售后问题,团长直接推给了送货司机。“很多团长都不知道什么情况,等货来了,多多买菜都找不到业务员处理。”

  

“加盟商和供应商不赚钱,还要给你送货,长期又看不到希望,他们只能克扣成本,最终一定会影响C端的交付体验。”一位行业前高管如此总结。

  

在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多多买菜的投诉多达291条,且投诉多集中在产品质量、退款延迟等售后服务上。

  

除此之外,买菜业务涉及大量采购,这又成了滋生腐败的沃土。“不仅仅是采购,还有分拣等外包劳务,都存在造假风险。”一位前呆萝卜员工对亿邦表示。

  

2019年11月,生鲜电商平台呆萝卜被传资金链紧张,杭州分公司300多人近1800万的工资被拖欠。随后有媒体曝出,呆萝卜采购额高达9000万的采购部缺乏有效监管,人员外包也存在洗钱嫌疑。

  

亿邦独家了解到,或是为了减少腐败,拼多多和美团都将分拣等外包工作转移给了供应商或加盟商。在合肥招募供应商时,拼多多和美团就明确要求供应商必须自行完成商品的分拣、加工。

  

物流仓储的重模式导致三方加盟制,但短期难盈利影响加盟商的激情,进而导致用户的交付体验,叠加腐败的可能,都意味着资本必须做好长期无法回收成本的打算。

  

“社区团购资产太重,实现盈利的前提是保证对供应链和后端配送方面的整合,而这是需要高度精细化管理的模运营才能实现,一切需要时间,需要磨合,至少需要3、5年,这对资本也是考验。”一位业内高管表示。

  

收购成熟的独立平台,几乎成为大厂最为取巧的一个选择。而在独立平台中,以兴盛对供应链及物流的把控能力最强。此前,兴盛优选高管告诉亿邦,兴盛融资的钱极少做补贴,主要来做自营物流。2020年7月,兴盛拿到了腾讯、红杉资本跟投的8亿美金投资,这也是当时社区团购最大一笔融资。

  

而兴盛优选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CEO周颖洁。作为一位女性CEO,业界评价“行事低调、内心坚定”。11月30日,她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可能也侧面揭示了兴盛优选创始团队的心态。

  

  

图:11月30日,在大兵压境长沙时,周颖洁发了如上朋友圈

  

横在这个问题面前的,既有垂直平台与垄断级平台的市场博弈,更有创业英雄和资本巨鳄间的价值观分歧。

  

“兴盛优选”们的命运

  

多位业内人士向亿邦表示,在大厂面前独立平台只剩下两条路:要么消亡,要么被大厂收购,后者是最好的结局。

  

“现在的形势就变得很微妙,资本对于独立融资的公司就非常谨慎,所以后者融资会变得异常艰难。”该业内人士亦告诉亿邦,曾经就有互联网大厂找过自己谈及收购。

  

而兴盛优选是否会被收购,或者将被谁收购,将成为影响战局的关键。

  

“至少美团、拼多多想要收购兴盛的意向已经十分明显了。”上述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兴盛内部围绕当下是否被卖存在严重分歧。

  

最新传出的一轮融资兴盛的估值已达50亿美金,与此前传出的美团60亿美金收购,金额相对接近。

  

“不管谁拿下兴盛优选,那么另外的独立平台就会成为其他互联网巨头争抢的对象,收购潮无法避免。”上述人士表示。

  

对此。一位接近兴盛的业内人士认为,对兴盛的收购预计在半年内会有结果。

  

“一是已接近年末,公司要做财务报表,还要做明年预算;二是每年的3月到8月,是生鲜消费市场的淡季,流量下滑是必然的,兴盛会承受销售压力;三是夏天一到,生鲜的损耗变大,而对冷链物流的投入又是巨大的耗费,这些都是兴盛要考虑的。”

  

“最晚可能是明年年中,就会有结果。”他补充道。

  

而在兴盛背后,独立平台公司还有食享会、十荟团以及同程生活等。而兴盛的走向,极有可能会搅动近两年社区团购最大的漩涡。

  

对于收购,部分独立平台则是持欢迎态度的。“我倒很期待自己公司能卖一个好价钱。”一位创始人直言。

  

在流量严重内卷化的电商市场,兴盛优选可能是第一个被众多巨头围攻的垂直电商,但显然,这并不是最后一个。

  

(以上受访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