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供销社,对于老一辈来说,大家都心知肚明。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供销社在全国迅速发展,形成了自上而下、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
店员正站在高高的柜台上,柜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当孩子来到这里,他们的眼睛不够像寻宝。
供销社最鼎盛的时候,这里人很多,有的卖米醋,有的卖衣服鞋袜,有的卖被褥等等。
时间正在改变一切。随着改革开放,供销总社逐渐退出了它应有的历史舞台。曾经随处可见的场景不复存在,甚至曾经的地方也消失了。
让时光供销社的繁荣留在当年,斑驳的墙壁不再诉说这里的过往和孤独。
豫北博爱县只有一家供销合作社。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特色,高高的柜台,墙上挂着无数那个时代的物品和图片。
唯一不同的是,原本熙熙攘攘的人流变成了空洞的孤独。
原来柜台的帅哥已经满了岁月,同样的米尺已经丈量了几十年的时光,消散了荣耀,等待着孤独。
这样的场景你熟悉吗?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很悲伤?
每个时代都有其流行的符号,衣服的款式最能代表时代的特征。
旧的门,旧的车,旧的记忆.
三个年龄段,老年、壮年和童年,就像供销社一样,从出生到辉煌,到生命的终结,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
我只希望时间能慢一点,记忆能长一点。
来这里买房的人基本都是老一辈,或者是情感牵引,或者是习惯使然。
同样的商品,同样的空间,有不同的品味。
欣赏自己的青春,和供销社一起成长,欣赏曾经如昙花一现的美,欣赏终将迟来,岁月已逝的美。
时间还在继续。不知道在什么时间点,有着岁月记忆的供销社会在我们身边彻底消失,只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