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广州老字号糖水培训班,糖水铺加盟排行

  

  | 《财经天下》张梦怡周报   

  

  编辑|杨洁   

  

  娃哈哈“卖奶茶”一年多后,近日,娃哈哈奶茶店不少加盟商在媒体上爆料,称加盟后门店持续亏损,品牌“无直营店却直接开门加盟,口头承诺虚假消息”,部分加盟商称品牌没有加盟资格,但被误导与多家门店签订合作合同等。很多加盟商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关店转让。   

  

  为实现布局多元化,2020年5月,娃哈哈在江苏淮安成立第一家连锁店,推出以AD钙奶为原料的多款奶茶,聚焦国潮、情怀、营养元素,开启加盟模式。随即,娃哈哈奶茶店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业。2020年7月,娃哈哈在广州开线下茶叶店时,75岁的宗也亲自出席了平台。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娃哈哈的奶茶专营店,品牌提供的材料价格相对较高,品牌对年轻用户没有吸引力。很多抱着赚钱想法参与的加盟商,因为店铺的营业额,无法支付费用,亏本。   

  

  新茶品牌喜茶、奈雪茶的崛起,让巨头们忍不住了,纷纷冲向“奶茶店”。从2019年开始,包括香飘漂、娃哈哈、王老吉在内的传统饮料品牌纷纷布局自己的线下茶店。但不久前,王老吉的线下品牌“1828王老吉”也遭遇加盟商投诉,部分加盟商爆出“虚开招商、不兑现承诺”的消息,导致加盟商持续亏损。   

  

  娃哈哈想复制Xi茶和奈雪“后路”的人,在这个千亿市场上还没有挖到蛋糕。   

  

  亏损、关店的加盟商们   

  

  今年4月申请成为杭州一家娃哈哈奶茶店店长的小青,在工作一个月之后,接到一个通知,称该店正在亏损。   

  

  小青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她的老板是娃哈哈茶店加盟商,管理着5家门店。她加入公司的时候,有四家已经开了半年左右,她负责的那家店刚刚开业。在小青看来,这家店地址不错。附近有商厦、小区、车站,也吸引了不少奶茶品牌。一条短街上已经挤满了各种奶茶店,包括一点点茶、数百种茶和古茶。   

  

  “除了我们家,这条街上的其他茶叶店都做得很好,尤其是晚上车水马龙的时候。还是一个名字响亮、知名度高的品牌,比如生意不错的‘茶百道’。杭州茶店竞争激烈,稍小的品牌卖不出去。”小青说,为了吸引顾客,她的店在运营初期一直在做“买一送一”等打折活动,娃哈哈也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奶茶广告。“大家都想便宜,开业当天生意特别好,但活动一停,人就不来了。”为了增加营业额,小青说她的店也做社区运营,Tik Tok营销和外卖业务,但是营业额就是上不去。   

  

  小青透露,租金和原材料成本占这家茶叶店所有成本的大头,但店铺的营业额根本无法覆盖所有费用。“我们从公司进口的AD钙奶是大瓶装的,但不比外面的价格便宜。为了省钱,我们店甚至找到了卖家自己的八宝粥。我们店里有四个店员和一个店长,还要加上人工成本。”   

  

  关店前,小青粗略算了一笔账:“这个店一个月的营业额大概10万元,但是几个店平均每天亏损6000元,每个月的亏损可以达到18万元。于是,老板赶紧关掉了。”   

  

  去年5月,娃哈哈官方微博称,奶茶店项目并非娃哈哈公司直接运营,而是授权合作伙伴运营。官网显示,娃哈哈奶茶目前的运营公司为“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注册资本200万元。广东华冠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持股75%,娃哈哈商业有限公司持股25%。   

  

  然而,娃哈哈并不重视奶茶项目。2020年7月27日,娃哈哈奶茶在广州开第一家直营店时,宗也来到“平台”品尝了主打产品。当时在网上流传的一则《娃哈哈天生营养自然好茶合作手册》中,说娃哈哈与其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以轻资产加盟的方式布局茶店市场。003010,还附上了宗署名的留言,写道:“这是娃哈哈的‘第三次创业’,“我们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事关生死”。   

  

  很多加盟商也被“娃哈哈”这个品牌吸引,投入了大量资金。   

  

  官网显示,加盟费用方面,以50平米商铺为例,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乡镇城市的总投资分别为24.56万元、21.76万元、18.96万元。然而,一位来自新一线城市的加盟商向《手册》周刊透露,他对娃哈哈奶茶店的投资实际在50万元左右,远超官网预估数据。   

  

  50万的投入也是当时奶茶比较高的加盟成本。加盟商所有材料必须统一向品牌供应商采购。“从内部购买的材料非常昂贵,很难降低成本。”上述加盟商透露。《财经天下》 Weekly发现,从娃哈哈奶茶产品的定价来看,最低10元的单杯只有20元,大多在15元左右。同时,加盟商还要承担高昂的人工、店铺租金等成本,利润率相当微薄。   

  

  因此,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娃哈哈奶茶业务遭遇了加盟商的“倒戈”。   

  

  “我老板名下的其他四家店一直在亏损。”小青说:“现在五家店都在转让,但是杭州租金贵,只转让出两家。据我了解,目前杭州有20多家娃哈哈奶茶店在营业,还有四五家店也在转让。”   

  

  从开店的数量和进度,也可以窥见娃哈哈奶茶项目的尴尬。项目启动之初,据媒体报道,娃哈哈表示未来10年将在南方市场开设1万家奶茶店。但据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娃哈哈茶店签约的线下茶店有300多家,距离其有上万家之遥。   

家店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娃哈哈奶茶现有门店399家,其中还有被标记“暂停”的门店31家。《财经天下》周刊在美团平台上搜索到多家娃哈哈奶茶店已经是“关店歇业”的状态。

  

“情怀牌”打不通了

  

在加盟商看来,除了通过高额的加盟费用割“韭菜”之外,娃哈哈奶茶的“情怀牌”,也打不通了。

  

娃哈哈的AD钙奶,曾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据官网介绍,娃哈哈奶茶是将童年初代营养品与时下情怀、新颖的潮流元素结合,开创国潮茶饮品牌,以“童年回忆”为产品亮点,以AD钙奶、营养快线、八宝粥为灵感创作元素,主打特色的AD钙奶爆款系列,主要面向16-35岁的消费群体。

  

  

《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目前娃哈哈在售的产品中,既有大满足水果茶、椰汁杨枝甘露、芝士脆芝葡萄等热门口味,也有主打AD钙奶的AD芒芒波波冰、AD葡萄波波冰、草莓乳酸钙奶,还有走养生健康路线的栗栗鲜牛乳、芋泥啵啵奶茶、芋泥青稞牛乳。

  

从产品定位来看,娃哈哈奶茶主打“情怀牌”,还包含了营养和国潮概念,十分迎合当时的消费潮流。

  

这一手“情怀牌”在当时产生了效果。2020年,娃哈哈奶茶一度引起网络热议,彼时不少网友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晒出了打卡娃哈哈奶茶店、试吃新品的分享帖,而草莓乳酸钙奶、雪山钙奶暮冬抹茶、AD芒芒波波冰等还成了诸多网友力荐的单品。

  

  

(图:社交平台截图)

  

但是,在实际门店运营中,作为店长的小青却发现想留住年轻消费者没有那么容易。“实际上我们店的单品定价和茶百道等品牌差不多,性价比可能还更高些,因为我们的配料很丰富。但很多顾客过来看一眼就走了,很多喝过大牌子奶茶的消费者也不愿意来尝新。我们几个店长曾一起分析过营业额为什么上不去,大家都觉得,娃哈哈就是一个饮料公司,品牌形象已经固定了,消费者没法把它和奶茶联想到一起。”

  

娃哈哈品牌固然知名度较高,但其本身也已经老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乳业专家宋亮解释称,“娃哈哈改变自己的风格,可能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现在奶茶的主流消费者已经不是90年代之前的人了,95后是不是对娃哈哈有情怀,还是有一定偏差的。AD钙奶本身也不比普通奶茶营养价值更高,一些高端奶茶添加的原料甚至比AD钙奶更好。”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娃哈哈奶茶品牌很难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内很多孩子是喝着旺旺复原乳长大的,但是长大后,还有多少人还会去消费旺旺的产品呢?”

  

此外,朱丹蓬还表示,娃哈哈的市场优势在三四线城市,而爱喝新式茶饮的新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两者的消费群体和产品定位存在差距。“娃哈哈产品的销量分布是以三四线城市为主,一二线城市很少;而三四线城市的人群消费能力不高,开新式奶茶门店销量也不会好。”

  

同时,会卖饮料,却并不意味着娃哈哈能卖得好奶茶。在朱丹蓬看来,“娃哈哈对奶茶项目的投入不够,没有将奶茶店作为核心业务,而是将其作为产品矩阵中的一个组合,肯定干不过喜茶、茶颜悦色这类专业选手。其奶茶项目被娃哈哈交给第三方公司运营,而第三方公司的运营模式、机制以及供应链方面都不到位。这也使得娃哈哈奶茶和娃哈哈可以说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只是相当于‘租借’了娃哈哈的品牌来做。”

  

宋亮也认为,奶茶是个需要专业经营管理指导的零售业态,传统加盟模式很考验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开辟加盟模式时,后续管理也需要跟上。管理者还需要对全体员工给予激励,做到上市后,为大家提供变现等等。乳企去尝试进入这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时,相当于另起炉灶。娃哈哈在开奶茶店这件事上,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而在社交媒体上,如今也已经鲜见有关娃哈哈奶茶的讨论。外卖和点评平台上,消费者对娃哈哈奶茶口味的评价也存在一定争议,有部分用户认为娃哈哈奶茶“味道很一般,没有任何特点”、“奶茶味道很淡,感觉加了很多水”、“芋圆没有嚼劲,珍珠吃着像塑料”。

  

清华大学快营销创始人孙巍总结称:“娃哈哈开奶茶店具有供应链优势,但缺乏奶茶连锁经营的成功经验;其次,娃哈哈品牌虽然有知名度的优势,但在奶茶产品上还无法占领消费者心智,年轻人很难认同其为奶茶专业品牌形象。因此,娃哈哈首要应该做的是,将奶茶店做到‘网红化’和‘时尚化’,先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赢得年轻人的口碑。”

  

老企业做不好新茶饮

  

近几年时间,饮料和牛奶行业的老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由于市场趋于饱和,不少饮料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0年娃哈哈营业收入为439.82亿元,同比下降5.29%,已经不及2010年的营收水平。此外,2020年王老吉和香飘飘的收入也在减少,在今年上半年,香飘飘净亏损6225万元。乳企们的境况与之类似,今年上半年除了伊利等少数企业盈利,多数乳企业净利润水平处于下行通道,光明与三元都处于亏损状态。

  

主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娃哈哈等老牌企业相继冲入新茶饮赛道,想要讲出一个“丰富产品线”的新故事。

  

新式茶饮的“风口”已经刮了许久,“奶茶”也已经成了现代年轻人生活消费的“标配”。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现在有三成以上的年轻人每周都要消费一次新式茶饮,16%的用户每天会消费一次奶茶。据奈雪的茶联合CBNData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为4420亿元,其中新式茶饮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千亿元。与此同时,新式茶饮赛道已经走出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三巨头,以及大量区域性头部和中腰部品牌。这个新兴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20年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销售总额为152亿元,2015-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80.2%。

  

以瓶装饮品、冲泡饮品为主的传统饮品企业们,也被此所吸引,想要加入其中,切分蛋糕。

  

饮料企业、乳企们纷纷做起了奶茶线下门店生意。2019年,蒙牛开出第一家奶茶门店“南小贝”,将蒙牛系列产品和奶茶结合,推出凝纯孔雀丸茶、轻享慢燃乳酪鲜果在内的多款奶茶,并开放加盟招商体系;当年年底,新希望雪兰推出首个新式茶饮体验店“黑小优的茶”。卖凉茶的王老吉宣布进军奶茶行业,于2017年12月开出首个饮品店“1828王老吉现泡凉茶”,主打健康养生概念。在2019年,香飘飘、娃哈哈都宣布布局线下奶茶店。

  

但这些企业在线下门店的布局,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在开业初期火热一阵后,在市场上就激不起太大水花了。就拿蒙牛“南小贝”来说,截至目前,该品牌在营业状态的奶茶店只有27家,较此前定下的“2021年达到店面数量100家”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王老吉在奶茶行业的探索也不太顺利,还没来得及完成3000家门店的雄伟目标,就在不久前被曝出加盟商因持续亏损而投诉维权。

  

宋亮认为,以娃哈哈为代表的老企业做不好奶茶,和切入时机、专业化程度有关。“就拿娃哈哈来说,从外部环境看,资本现在十分青睐奶茶行业,造成了五花八门的奶茶店涌向市场,消费者对奶茶店的选择面也很宽泛,店铺高度同质化。在过去五到十年里,奶茶店十分火爆,而娃哈哈布局奶茶店时,行业的红利期已过;同时,娃哈哈向加盟商提供的原料价格还很高,店铺自然难以开下去。如果它不能向加盟商提供最低价,未来也难有更好的发展。”

  

随着新式茶饮逐渐步入垄断和品牌固化阶段,其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营销体系也形成了一套标准流程,这并非老企业的长项,很难和专业选手一较高下,又无法脱离旧思维,破釜沉舟地创新和变革。“新式茶饮店是新品类,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业饮料,无论是乳企还是饮料企业的奶茶店,都是立足于传统品类进行创新,很难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缺乏网红时尚基因,这导致很难成功。”孙巍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