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下简称《浪姐1》)刚开完四个月,《浪姐2》就迫不及待的急着上线,有点太快了。
前者仍记忆犹新。相比之下,观众显然对第二季节目有更严格的要求。遗憾的是,从已经播出的两期来看,第二季的水准并没有达到观众的理想预期,姐姐们甚至因为“划水”和业务能力差而频繁搜索。
如果我们为《浪姐1》寻找最合适的注脚,那一定是“走高走低”,但《浪姐2》连高都没上。
2020年6月12日,《浪姐1》的首播成为现象级的爆款。在几乎零公告的情况下,开播第一天就报道了2.5亿的播放量,两天就进行了6次热搜,每周微博话题数突破80亿,讨论量接近380万,也让《浪姐1》成为2020年商业价值最高的综艺节目。
可惜节目组并没有挖掘出姐姐们该有的“打破年龄限制”主题的深度和价值,依然凭借“女艺人拉花”的低俗剧情抓人眼球,让《浪姐1》开播时达到了巅峰,随后口碑一路下滑。
本以为《浪姐2》可以吸取第一季的经验教训,继续写第一季的亮点,结果却令人失望。
在播出之前,《浪姐2》最大的传播竟然是黄晓明、李菲儿、杨颖的老故事被挖出来,最后黄晓明宣布退出《浪姐2》,难免让人觉得不舒服。
即使牺牲了一个黄晓明,《浪姐2》的首播表现依然不佳,播放量和话题讨论度远不如第一季。
第二期,观众看到了这群姐妹业务能力的不足。“节目组和这群姐姐们都想走红。如果他们的业务能力不好,他们就不努力。划水的时候,他们又笑又笑。芒果,要不要《浪姐2》走《欢乐喜剧人》的路线炒作圈?”观众小王质疑,在微博上,这样来自小王的质疑声时有所闻。
观众一年比一年聪明。如果继续这样套路下去,恐怕《浪姐2》不仅是“低开”,而且是“低开低走”,甚至是“低开乱走”。
据业内人士透露,《浪姐2》开局不顺,与最近娱乐圈爆发的“瓜太多,又大又圆瓜”有关。未来的趋势还是要看节目本身的质量。
虽然有高有低,但《浪姐1》巅峰时期创造的辉煌和商业价值是不可否认的。该节目为芒果TV带来了13个广告品牌赞助和超过5亿元的广告收入,为全年会员数量翻倍做出了巨大贡献。
《浪姐2》也拿到了第一季的奖金,开播时获得了15次赞助。据相关报道分析,《浪姐2》的投资规模可能超过10亿元,这将使芒果的投资收益翻倍。
大多数其他综艺节目是按年制作的。《浪姐1》直到2020年9月4日才关闭,《浪姐2》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匆匆出现。为什么呢?
相关人士告诉燃烧财经,《浪姐》节目与《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已验证的连续综艺节目不同。《浪姐》实际上没有长期持续性。一是因为娱乐圈30位优质女艺人存量有限,二是因为改变内容和赛制很难扩大此类节目的吸引力,大众的关注点其实在于女艺人本身,但套路已经看了很久了
如果这类节目想保持人气,几乎只有炒作。但单纯依靠炒作吸引眼球,本质上是口碑的流失。这样的节目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浪姐2》的复出或许很难重现第一季的爆款神话,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做一个有延续性的现象级节目。它存在的意义,只不过是在观众对美学彻底厌倦之前,透支《浪姐》招牌的价值,将其榨干,仅此而已。
一块金字招牌的诞生
从商业价值来看,《浪姐1》确实是一档现象级的综艺节目。
《浪姐1》播出的第一天恰逢微博热搜整改,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浪姐1》还是迅速席卷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据相关媒体报道,节目开播三天,第一期(分两期)总播放量达6亿次,微博#我的姐姐乘风破浪#话题阅读量近60亿次。
据《乘风破浪的姐姐》官方微博显示,从播出到大结局,全网共拿下2303个热搜,其中微博热搜645个,TOP1搜索96个。群发之夜最高的15个话题同时上榜,40个热搜24小时独占榜单,榜单热搜领跑。En数据12周夺冠,谷多数据11周登顶,Vlink登顶38次,微博综艺榜登顶28次。
在《浪姐1》的“带领”下,芒果超媒体在2020年的核心业务指标和业绩上取得了优异的表现。1月10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0亿元,同比增长64.32-72.97%。
芒果超媒体表示,报告期内,《乘风破浪的姐姐》 《朋友请听好》 《妻子的浪漫旅行》 《密室大逃脱》等热门综艺节目和《明星大侦探》 《以家人之名》 《锦衣之下》等热播剧有效促进了公司广告收入和会员收入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12日开播当天,芒果超媒体一度触及日线极限。截至当日收盘,股价上涨6.82%,总市值1003.95亿元。
芒果超媒体产业
绩一起水涨船高的,还有参加节目的姐姐们的人气和商业价值。万茜、金莎、王霏霏、李斯丹妮、孟佳等一众姐姐们都实现了“翻红”,商务代言、品牌推广、直播活动和商演都纷至沓来。根据搜狐发布的《浪姐商务价值验收报告》显示,在节目刚刚收官时,大多数姐姐就实现了商务资源的跳级,甚至已经有人实现了商务资源的“飞升”。
据悉,张雨绮是姐姐中新增代言数量最多的,一口气拿下了六个新代言,万茜紧随其后,也拿下了四个品牌代言和一个美妆形象大使。
但在开播之前,谁也没有预料到这档匆忙上线的综艺竟然开播后是这番好光景。
据相关媒体报道,《浪姐1》的前期招商开展的并不顺利,导致独家冠名竟然落到了微商品牌“梵蜜琳”的手里。据悉,梵蜜琳拿下《浪姐1》的独家冠名只花了4000万元。
而集结姐姐们的过程也多有坎坷。据悉,很多姐姐都婉拒过《浪姐1》的邀请,一方面是档期不合,另一方面,这档节目没有参照性,一切都是未知的,很多女艺人都不敢冒这个风险。袁姗姗就在《浪姐2》的节目里说过,第一季也曾邀请过自己,但她没有去。
第一季的意外成功,让《浪姐2》成了艺人和品牌商眼里的一块肥肉,许多女艺人都将《浪姐2》视为翻红的重要机会。
品牌商们也纷沓而至,据燃财经统计,包括金典、美团优选、vivo、唯品会、有道精品课、Swisse、LUX、豌豆思维、德芙、护舒宝、小刀电动车、美的空调、金龙鱼、纽西之谜、美赞臣蓝臻在内一共有15个赞助商登上了《浪姐2》的船。
据相关媒体报道,《浪姐2》的招商可能在十多亿元,可谓收获颇丰。
这一切都透露着一个讯息:《浪姐》成了金字招牌。
让人失望的开局
尽管招商层面获得了真金白银的肯定,但目前看来,《浪姐2》显然在开播阶段就没有达到资本的期待值。如果说《浪姐1》是高开低走,那么《浪姐2》连“高开”都没做到。
《浪姐1》的主打立意是“三十而骊”,向观众展现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自信和美丽,让观众看到这个年纪的女性与自己相处的最好方式。
这种概念在刚开播时固然令人耳目一新,但随着节目的进展,观众发现姐姐们开始越来越迎合观众审美,舞台逐渐趋于同化,而且这些有钱、有地位的女明星们的生活方式和普通女性也并不具备共性。
观众小雪告诉燃财经,“刚开始看姐姐们,确实被她们的自信感染到。但是节目后期,明显能够看出姐姐们对于保养的迫切性,还有对白幼瘦审美的追求,这让我很失望,这档节目的主题难道不是让女生们接受每个年龄段最好的自己吗?最后还不是走进了年龄焦虑和外貌焦虑的怪圈。”
而在内容上,《浪姐1》到后期也落入了俗套,暗箱操作、胡乱剪辑制造冲突、虚假演出等“骚操作”。另一观众小杨向燃财经表示,“看到最后,节目组就是在故意制造姐姐们的矛盾,引导粉丝撕逼去维持热度,实在无聊。”
许多观众都认为,这档节目不过是披着“她力量”的外衣去吃女权的红利,这导致《浪姐1》陷入了高开低走的窘境。
而《浪姐2》则在开局就遭遇尴尬时刻:首播当日,刚好赶上了张碧晨华晨宇未婚生子的“大瓜”,加上前两天郑爽代孕的热度未降,网友的精力几乎都被八卦话题所分流,《浪姐2》的首播营销显得极为被动。
截止发稿前,微博话题#乘风破浪的姐姐2#阅读量仅有12亿,播放量也远不及第一季。芒果超媒股价也没有惊喜,1月22日涨幅仅有1.62%。
事实上,由于第一季的烂尾,网友们也并没有很期待《浪姐2》的到来。早在2020年10月的芒果招商会现场,霍汶希、杜华透露《浪姐》第二季的嘉宾阵容剪影图的时候,就已经有网友表示,“浪姐1已经这么尴尬了,浪姐2就别强行出来挽尊了吧。”
节目组也在担忧《浪姐2》的热度能否延续上一季的神话,从节目组打算走“黑红”炒作路线就能看出来。这一季的阵容里,有不少姐姐都曾受过争议,例如董洁、张柏芝、王鸥、张馨予等。在名单刚曝光时,就有网友质疑,这档节目难道是给“劣迹艺人”洗白的?
而开播之前,黄晓明将与前女友李菲儿同台的料被爆出,旋即Angelababy发文后,黄晓明宣布退出节目的录制,让《浪姐2》未开播就为观众留下不适观感。
从第一期的内容和赛制上来看,《浪姐2》依然在走第一季的老套路,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颠覆性创新,与第一季不同之处仅在于姐姐们的初舞台唱跳分开展示,赛制上也仅是分为两个战队,由经纪人杜华带领“破浪挑战组”,霍汶希带领“乘风首守擂组”,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乏味。
第二季的初舞台表现也并不亮眼。与第一季的“惊艳”相比,这一季显然缺少“唱跳俱佳”的实力派,唱跳分开表演评级,暴露了姐姐们的短板,唱得好的跳得不好,跳得好的唱得不好,这导致第二季几乎没有一个初舞台出圈。
《浪姐2》的主题“三十而奕”,也与第一季的主题大差不差,至于这一季是否还是披着女性力量的皮去吃红利,还待节目后程验证。
第一季的遗留问题没有解决,而可取之处也没有被很好的继承,这让《浪姐2》不仅“低开”,可能还会面临“低走”的问题。
关于杀鸡取卵的质疑
第一季已经“烂尾”,为何不到半年,芒果依旧匆匆推出了第二季?
2016年,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规定同一档真人秀节目原则上一年内只播出一季。事实上,一个节目从筹备到播出,需要消耗巨大的精力和财力,间隔一年播出一季,的确是更健康的模式。
而《浪姐2》与《浪姐1》的播出时间仅仅隔了4个月,未免显得太急切了。外界也有质疑,这种做法相当于杀鸡取卵。
某文娱投资机构投资人李卫告诉燃财经,《浪姐2》之所以如此急不可耐的开播,是因为这种节目模式很可能不具备延续性,无法形成长线的品牌效应,所以芒果需要趁着第一季的热度还在,尽快推出第二季来将这个节目的价值榨干取净。
李卫告诉燃财经,这类综艺最核心的内容其实是“人”,阵容的强大与否是这类综艺的收视基础。
优酷推出的《追光吧!哥哥》为何没有达到《浪姐1》的声量,其实并不是因为网友所调侃的“油腻”,而是《追光吧!哥哥》邀请的嘉宾份量不够,《浪姐1》和《浪姐2》都有大咖位或是正当红的女艺人来压阵,但《追光吧!哥哥》的嘉宾阵容基本上都是“过气”男明星,从阵容上就输了姐姐们一截。
虽然年轻的女艺人早晚也会来到30岁,但短期来看,娱乐圈里能够吸睛且有人气、有话题度、有市场的30岁+优质女艺人其实是个存量市场,数量相当有限。
尽管有那英、张柏芝压阵,但第二季已经能看出来阵容的疲态,网友指出,《浪姐2》存在总体年龄偏大的问题,艺人平均大众知名度也低于上一期。
两季浪姐已经邀请了60位女艺人,如果持续办下去,势必要面临“没人”的困境。
这类节目另外一大困境就是创新。如果后续的节目只是去“套模板”,没有真正颠覆性创新的话,观众的新鲜感很容易被消磨殆尽。目前来看,《浪姐2》虽然在赛制上做了一点小改变,但套路总体与上一季一致,甚至姐姐们的“人设”定位也与上一季的姐姐群像几乎雷同,观众难免有疲惫感。
而第一季节目的“烂尾”和各种炒作“骚操作”,已经或多或少透支了大众对于《浪姐》系列节目的好感度,热度和流量是一时的,只有真正具备口碑的节目才值得反复品味。如果《浪姐2》后期依然按照现在的套路来进行,恐怕仅剩的口碑也将被消耗殆尽了。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浪姐1》的爆红,带动了芒果TV会员和广告收入的爆发性增长,其中,付费会员是视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芒果超媒2020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年末芒果TV有效会员数达3613万,相比2020年中报披露的2766万,增长约30.6%,与2019年年末的1837万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
其他视频平台,如爱优腾,则普通面临会员滞涨的问题。
2019年底,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会员数量先后突破1亿,但与此同时,会员增长也开始放缓,以爱奇艺为例,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爱奇艺总订阅会员数量为1.048亿,同比下降0.9%。
事实上,芒果TV也是唯一一家盈利的长视频平台。2017年,芒果超媒首次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净利润7.15亿元,而“爱优腾”仍在亏损。
可是,网络视频平台的三巨头,还是爱优腾。如今的芒果TV在体量上仍然不足以撼动现有的“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但《浪姐1》的爆红为芒果TV验证了一条或许可以“弯道超车”的道路:芒果TV的自制内容能力和对女性市场的深度锚定上,或许能够支撑起芒果TV区别于优爱腾的成长方式,在巨头的挤压中赢得自己的生长空间。
但要做到这一点,仅靠一档现象级爆款节目还不够。《浪姐2》或许能够继续为芒果带来利益收入,但可以预见,如此消耗下去,这个招牌很快就会后劲不足。如何稳定、持续性地获取更多用户、挖掘更多价值,成为芒果TV必须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