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爆款:酸菜豆角肉丝饸饹
崔满红
把河水翻过来,吐出龙须,
糖醋菱角。
根据陶罐的清香,
轻轻拉金线,晴空万里。
又是一碗面。我不能告诉你它有多好吃,但这是我第六次来这里超过半个月。我和几杯“大咖啡”一起吃。
前段时间约了梁勇教授喝茶聊天,不小心聊到了饭点儿。我同意邀请他老人家吃一顿“大餐”。我下楼走到楼外。教授说要请我吃顿珍馐,就在平阳靖远——附近。
那就去吧!转个弯,举起你的手,指向这里!
哦!啊?哦!就在这里?
没错。就在这里!王教授说得很认真!
只是一个小门面,外面摆着三张长桌,却坐满了——名食客,两根棍子快速翻滚。
抬脚几步进店,哇!三五张小桌子都挤得满满的。我不得不再次退了出去,眯眼看着隔壁的肉汁面条餐厅,天空中没有一个人有同样的装饰.左边的面馆,一眼就飘走了,径直穿过大厅,约定只用一碗筷子装饰面条,老少皆宜,老人在给女娃娃吃面。
小丫头摇摇头,指着我这边。我想吃乐和,我想吃乐和!
下次,下次,下次爷爷会早点来排队!肉汁面,肉汁面,肉汁面,好吃!一样好吃!快吃,快吃!吃完饭我们去玩跷跷板吧!
耶!红烧面,也是面。一样好吃!小女孩没有大喊大叫,所以她停止了吃东西。
山西人喜欢吃面条,这似乎在世界上是众所周知的。不管是擀、压、踢、拉、拉、拉、挤,只要是面,倒点卤,开始吃!
不过真正好吃的面条是两件事:——好的面条要调和,调好的面条要顺滑,手点,盆点。没有几下醒发几下搓,面条就出不来,味道自然差很多。机器压制的面条不好吃,因为面条的揉面不到位。还有一点就是“陆”——就是在餐厅吃面的时候服务员问你“倒什么”的那个“什么”!这个“什么”很重要。除了面条的味道,关键是这个“啥”!我们老家有句话说的很到位:——“揉硬揉软,卷薄切宽,倒肉汤!”智慧的话语!
我现在真的很饿,所以我只想吃饭和工作!但是我就是找不到地方坐下。这时,我想起今天我是来吃面的。王老师在路上告诉我,今天吃的是面条里最简单的面条,但这是这里的那碗面条。他说这是一个品牌或“独特”的东西。
抽烟,聊天,消磨等待座位的时间,王小姐开始向我推销他所谓的“品牌”——。不要低估这个小卷首.
王老师说卷首,我才想起来,抬头研究了一下这个街边小店,小卷首.
哦!它叫“酸菜豆”
肉丝”,就这么简单,对,就这么简单!你觉得它看起来像酒店名字吗?真的,你就像餐馆一样小!是时候有一个严肃而恰当的名字了!不,真的不是。虽然有点近视老花眼,但还是能看清楚那些大字,真的不行!这是,这是这家小餐馆的名字——“酸菜”
豆角和肉丝”,但酸菜和豆角是上下叠放的!
仔细考虑这家店的名字真的很有特色,也很有时代感。——有一些企业或产品需要规模才能生存。这种创业叫做“内容创业”3354。这家小酒店不仅属于内容创业的类型,还属于内容营销的范畴。所有的内容都清晰醒目地放在你的眼皮上。
肉丝”!不要编广告,店名就是广告!不做广告,只提乐和是广告!精致!精致!低头一看,终于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店名上面有一行小字——羊城特有的味道。欢迎加入我们!电话号码是一串数字!哇哦!哇哦!哇哦!
这是内容营销店的名字,这是一家不显眼的店,这是一碗“酸菜豆肉丝”,这也是阳城的必备品。欢迎加入我们!小牛宝宝,我想去天堂!哦,牛!牛!
但是,王先生还是提醒我,人家有——的注册商标。仔细看大字左边的字母和数字。那是注册商标!
啊?啊,哪里?昏暗的灯光下,我真的没看见。到了前面,我爱上了我的眼睛,仔细看了看——。是的,有一个大写的T,后面是一组数字串3354,看起来像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读数。终于看清楚了——T1589。这是他的注册商标。我不明白,我不明白,我不明白。直到今天,我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在内容营销中会有这样的注册商标。后来我问店主——,他不知道。
我说,如果你连注册商标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你会付钱吗?你知道店主是怎么回答——的吗,因为它好吃,卖得好。你为什么知道这些?
真的是,啊!卖得好,不知道注册商标是什么意思,那还好吧?
等了很久,面还是没有上来,但我已经抓了一个角凳坐了下来。
和小老板聊天,才知道这是一家——的加盟店,是一对从永和县来太原加盟店的年轻情侣!我问小两口入场费多少,小两口笑着说,不要了,不要了,就一万块!
不多。就是这么一个小店。初装费一万块,不多说了。
后来吃多了,成了常客。我悄悄问夫妻俩一天能卖几碗。——不算太多,也就是170或80碗。
这家加盟店的店面很小,10多平米的空间。放两排桌子和凳子很挤!柜台后面有一个煮面条的锅,柜台上有几个煮好的“卤”锅和小碟锅。帅哥压脸,美女跑来跑去,好忙!
右边墙上是产品介绍——,没什么奇怪的,大部分
店面基本都是如此!就是他不说,我也知道饸饹是个啥啥啥哦!饸饹,是用饸饹床子把和好的面团轧成滚圆长面条,直接入锅煮熟,笊篱捞出,浇上熟羊肉、葱花及茴香、花椒、胡椒、当归、西洋参、桂圆、红枣、枸杞、麦冬等熬制的羊肉臊子,特别是再加点色鲜味美的辣椒油,就更是别具一格,色、香、味俱佳啦。
在我们老家的县城里,饸饹面是红白喜事招待来客——流水席的主角,烧开一锅水,架上饸饹床,来了客人,拽一块面塞进床钵子,嘎吱吱一压,粉丝一样的面条入锅,大风箱呼哧呼哧一扇呼,锅开如浪,反转已熟,大笊篱下去,一碗面就此出锅,交上大盆子里热乎乎的酸菜豆腐羊肉哨子,美啊!香!往那叽里仡佬一蹲,嘴不离碗,碗不离嘴,吸溜溜的响声响起,开吃!腿还没有蹲麻,三两碗已经下肚,站起来,油油的袖子擦擦油油的嘴唇,打个饱嗝,饱啦!舒服!真舒服!走人!
俺们那里的流水席当年就这么个坐法儿!所以,饸饹面真的不稀罕——高粱面、荞面、玉米面、豆面还有二合面——白面加粗粮面等等,更恐怖的是没有白面可加的时候,高粱面、玉米面是没法做饸饹面的,老百姓就给它加点榆皮面——就是榆树的细皮晒干碾磨下的面,是用来增加粗粮面黏度的。白面饸饹是80年我来太原才吃到的。
今天被请客,很多年啦,再吃饸饹面,真的有点忆苦思甜的小心思在里边。
饸饹面没什么神秘的,老百姓人人都会,我们老家家家都有一种叫“捏钵儿”的工具,就是做饸饹的手上工具,所以我们那里叫今天吃的这种饸饹面叫“捏钵儿”!
这里的“捏钵儿”,居然做出了不一样的风采,我真想看看他家是怎么讲“捏钵儿”故事的。
饸饹原名“河漏”,清康熙年间,康熙帝圣旨专人排查统计上报凡间小吃,“河漏”也在期间,因“河漏”与康熙很在意的河道治理有悖,所以提笔把“河漏”改成了“饸饹”。这样一改字面上就看不出这是个啥玩样儿啦!人家“河漏”就不一样哦——大锅像条河,河床支上锅,嘎吱一声响,龙须漏入锅!翻身捞一碗,浇上羊肉汤。多么形象的表达哦!
山西人是聪慧的,不管皇帝老儿怎么个“忌讳”,面是一定要吃的,不管是老百姓的“河捞”,还是康熙大帝的“饸饹”,几百年来从未离开过老百姓的餐桌。
这不,阳城人原家宏赶着时代的好时候,做起了“饸饹”小生意,琢磨来琢磨去,还做出了门道,创出了本地品牌——阳城一绝”酸菜豆角
肉丝饸饹!时间到了1995年,老原的关门弟子马天亮先生,算一位聪明的“阳城猴”——很了不起的大胆探索——给饸饹申请了注册商标——T1589,有了推向全国的想法,想出了加盟路径,有了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安徽、甘肃等地的三百多个加盟店。
有点意思吧?今天中午,我带着两位创业阶段的小朋友,来吃这碗“酸菜豆角
肉丝饸饹”,让他们看写在墙上的那段自我介绍,看完了,摇摇头,又点点头——“有点意思!”“太有点意思啦!”
是的,很有点意思!就是一碗饸饹面,一把酸菜、几颗豆角丁、几根猪肉丝为配料做成的“卤”,这么一浇,一碗热腾腾的饸饹面,居然“浇”出了三百多家“加盟店”——你不觉得有点“大”意思吗?
一碗饸饹,十多平米的小店面,一天一百七八十碗,一年下来就是6万多碗。六万多碗哦!
山西的面食,号称天下闻名吧!分门别类,据不完全统计,有不下几百种,但是有几“碗”是能真正有点“意思”的哦!还真少见!真不多!
每次,去吃这碗“饸饹”,我总会看着“酸菜豆角 肉丝饸饹”这几个大字,想同样的一个问题,阳城家是怎么做到的哦?其他面食怎么就做不成个样子,做不出个气候呢?
也许有四句话是值得各位“面家”认真琢磨琢磨的——“小成靠智、大成靠德、以德服人、赢得天下”——这家阳城“酸菜豆角
肉丝饸饹”的经营理念!“智德赢天下”——智慧超群的谋略,周周整整的德行,赢取天下的“小野心”,成就了这碗“酸菜豆角 肉丝饸饹”!
很想告诉山西所有“面家”,都来吃一碗“阳城一绝”——“酸菜豆角 肉丝饸饹”吧,也许你真能吃出点做个“一绝”的门道来呢!
写完了。忘了校对,就着急着发出去了,好家伙,错的离谱哦!所以还得改改!借修改的机会,还想唠叨点什么。
山西的面食呀,既是山西人的骄傲,也是山西人的痛点。过去写过“赵老七刀削面”,写过河南“羊肉烩面”,还捎带写过太原“炝锅面”,今天又写“饸饹面”,写了这么多,我还真不是给谁家做什么“推送”,只是想表达一种心情,一种感受——如果山西几百种面食,都能像“酸菜豆角
肉丝饸饹”一样,不因小而不为,都能做出点“意思”来,做个“一绝”出来,都能做出他几百家“加盟店”来,做出一个“山西面势”来——大街小巷“一碗面”,走遍天下“山西面”——扯面、拉面、刀削面、擀面、切面、勾刀面、挂面、拨面、大刀面、剪子面、剔尖面、饸饹面,面面俱到,面面“一绝”,那是多么“有意思”的山西面哦!真切期待这样一种景象归来!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那天顺便溜达的时候再碰到“有点儿意思”的什么什么面,咱在慢慢聊!
明天、后天、大后天,以至……,如果有朋友约茶,聊晚了——我还是会领你去吃这个稀罕——“酸菜豆角 肉丝饸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