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隆新能源)创始人孙国华向媒体提供了多份材料,在这场“内斗”中对董明珠颇为不利。
银龙新能源原董事长、原总裁魏银仓的一致行动人孙国华近日向媒体提供了借款合同、银行转账凭证、财务文件等一系列书证,显示董明珠最初向珠海银龙投资10亿元,其中7.5亿元来自格力电器经销商,即北京史圣恒兴格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史圣恒兴)和湖北盛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盛兴格力),其余。
根据孙国华提供的材料,上述10亿元“借款”投资的支付方式经历了复杂的流转;其中,经销商的7.5亿元是向魏银仓公司“借”的,然后转入董明珠账户。
孙国华在一份书面文件中表示,董明珠个人直接收钱不方便,需要借用魏银仓公司的名义收钱,然后转给其个人用于银隆新能源增资。孙国华称此举是董明珠的安排,掩盖了格力电器经销商以企业间贷款的形式为其出资入股的事实。
根据孙国华提供的银行转账凭证和财务文件,上述董明珠10亿元贷款的还款过程也与格力经销商息息相关:其中,1亿元还款的付款人为格力东莞经销商“东莞史圣新星”;北京史圣恒兴、湖北盛兴格力前述借款共计7.5亿元,北京史圣恒兴、湖北盛兴格力债权通过董明珠转让,以抵偿董明珠对魏银仓的债务。剩余1.5亿元贷款中,董明珠个人账户还款1亿元;银隆新能源小股东金拓资本代表董明珠“偿还”5000万元。
孙国华还透露,银隆新能源此前已经签署了200亿元的合同。“大部分是格力为银隆新能源购买的。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生产线,格力电器都是从外部购买,然后卖给银龙”。孙国华认为,代银龙购买新能源的好处主要是延长账期,缓解银龙新能源的资金压力。
在孙国华继续被批评的同时,董明珠将继续“担心”银隆新能源利益被侵占的案件。此前,银隆新能源指控孙国华、魏银仓侵占公司利益超过10亿元。目前,该诉讼仍无定论。
银隆新能源称,魏银仓控股公司因融资租赁出售车辆后未能支付货款,导致银隆新能源子公司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本案涉案标的物总金额约2.58亿元。魏银仓、银隆新能源已进行债务转让、债权债务抵销,但未经华融国际书面同意,华融国际仍向银隆新能源催收款项,涉及金额约4.16亿元;此外,在魏银仓、孙国方化向银隆新能源转让专利过程中,发生专利重估增值9500万元,债务被资本交易冲抵,涉及金额约1.07亿元。
即使上述事件最终得到妥善解决,银隆新能源最终的运营走向依然让董明珠头疼不已。董明珠入股后,银隆新能源开始大规模“争地”。据媒体报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银隆新能源已在成都、兰州、南京、天津、洛阳、攀枝花等地新签约11个工业园区,累计总成本超过8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不同,银隆新能源采用的是钛酸锂电池技术,由于能量密度较低,一般被行业“传唱”下去。在采用“非主流”技术路线的情况下,银龙大规模投资新能源最终能否盈利,也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董明珠的《r